海原县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亟待解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6078
颗粒名称: 海原县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亟待解决
分类号: G529
摘要: 1988年5月28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海原县教育经费紧缺的文章。
关键词: 教育 经费 入学率

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重视和山区农民认识的逐步提高,海原县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7年,全县有小学598所,在校学生达429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5.7 %; 普通中学己有27所,在校学生9670人。目前,全县有教职工2168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经费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下拨教育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最近,我们调查了全县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各学校普遍反映教育经费紧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的增长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海原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仍处在普及小学五年制教育的阶段,这是由山区经济文化长期落后造成的。根据全县教育事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全县基础教育设施很差,不能满足普及小学五年教育的需求。单是校舍、课桌、凳就有很大缺口。根据1987年统计,维持目前85.7%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全县尚需校舍5500平方米,尚需课桌、凳4162套。至于教学仪器、体育器材,在许多乡下小学更是奇缺。海原县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偏僻山村没有学校,这里的农民子女到目前还没有上学的机会。这个县较偏僻的郑旗乡中坪村共有8个自然村,目前仍有5个自然村没有学校农民孩子无法上学。由于缺学校、缺教室、缺桌凳,致使一部分已到7周岁的孩子无法入学,有些农村小学的个别班级,孩子站着上课。另外是原有校舍破旧,危险房屋逐年增多。海原县农村校舍相当一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靠国家补助、农民投工修建起来的。这部分校舍绝大多数是土木结构,年代一久,土墙风化严重,大多数成了危房。据统计,1987年年底,全县学校危房面积已达14713平方来,严重地影响着教学工作。这个县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 %以上,但民族教育还是比较落后的,到1987年,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县学生人数的比例仍很低,其中小学为56.9 %,初中为31.1学龄回族儿童入学率只有76.1,回族女儿帝入学率仅有53.2 %,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步伐,就应增加一定数量的经费。
   二、维持正常教学的经费缺口很大,严重地影响着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近几年来,教育经费虽年年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赶不上学校教职工、学生的增长速度,使用于教学工作的经费反而逐年减少。以全县条件最好的中学海原中学为例,目前学校的一些正常开支没钱支出1986年,全校公用经费实际支出103600多元,其中电教设备的购置费12200多元,维持正常教学用的力、公费、烤火费、水电费等项开支为91400多元。1987年,由于个人部分增加(教职工增加),教育经费远远跟不上去,全年用于维持正常教学用的办公费、烤火费、水电费等项开支为76600多元。1988年,教育科下达的包干经费,除去个人部分和专修锅炉房设备的经费全年用于维持正常教学的办公费、烤火费、水电费等项开支只剩下35700多元,按照去年的情况计算,这笔钱连烤火费、水电费的开支都不够全县小学中条件最好的城关小,1988年包干经费除去个人的工资、节支奖、书报费等,公用经费只剩10010元,而教师和学生的烤火费这一笔必须的开支按上级下达标准计算就需10181元。学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反映,每年仅维持正常教学用的教具、清扫工具、水电费支出就需24700多元。今年的包干经费,到下半年连买教案、粉笔、墨水等办公用品也非常困难了。根据以上情况看,全县教育经费缺口很大,很难保证正常的教学开支。
  三、有些科研活动、教学活动、文体活动更是无法开展。
  由于缺少经费,近几年来,许多学校连购置一般文体用具的经费也无法筹措,学校的文体活动越来越单调。相当一部分中学教学仪器损坏后无法更换,化学药品也得不到补充,目前,有此物理、化学,课的实验已无法正常进行。许多学校连正常的运动会、职代会都无法开。有些教师是自治区学术团体的会员,但学校无法开支差旅费,许多学术会议无缘参加。学校的各种建筑、设备、器材损坏后无法维修1986年,海原县一些乡陆续通电,机关单位和农户都拉上了电,就是学校没钱拉电。据调查,一此山村小学由于学生少、经费少,甚至连给学生批改作业用的照明煤油也满足不了。
  综上所述,海原县教育经费的短缺情况是十分严重的,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天录
责任者
杨廷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海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