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系列讲座(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5639
颗粒名称: 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系列讲座(六)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8年4月6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的系列讲座。
关键词: 乡镇 企业 管理

内容

二、系统原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原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必须掌握系统的以下共性和特征:
  1、目的性不同系统有不同的目的性。混淆了目的,不仅达不到系统目的,而且会给管理上造成混乱。一个系统通常只能有一个目的,如果一个企业有多种目的,必然会在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上互相干扰,从而使管理达不到最佳化。何况作为管理手段的人,在智力、精力和时间上是有一定限度的。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现代心理学从定量分析上证明,对于大多数人,要是同时考虑2个以上问题,其思维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2、整体性系统是若干〓互联系而又互相作用的要素的有机结合,并形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本质的特征就是整体性。
  系统的目标、性质、运动规律、系统功能,只有在整体上才能表现出来。整体性是系统各部分的统一。系统要素的功能必须服从系统整体的功能,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现代科学管理所追求的不是某个局部或某个环节上的夺魁,而是整个系统可能达到的最高经济效益。
  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但系统整体的形式并不是一个模式。从系统的规模及其复杂程度出发,系统的整体可分为简单整体和复杂多层次的整体。系统科学把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功能综合、目标多样的系统称为大系统,或叫特大系统。
  虽然系统整体存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系统整体联系的有机性,它不仅表现为整体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表现为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系统学认为,企业是一个系统,但它本身也是更为宽广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它在与环境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一个企业与它的环境(包括顾客、竞争对手、原材料供应者以及社会各有关部门)有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它从环境中接受能量、信息、物资的输入,经过企业的转化系统,成为形式是产品或服务的输出,返还给环境。企业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与环境相协调,进行消极的适应,而是要遵守社会系统的要求,执行社会系统所赋予的职能,对社会系统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行积极的适应。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