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的紧迫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5478
颗粒名称: 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的紧迫性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乡镇企业,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在贫困落后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脱贫致富的主渠道,而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乡镇 企业 管理

内容

编前语: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乡镇企业,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在贫困落后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脱贫致富的主渠道,而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报从今天起转载《提高乡镇企业管理水平讲座》,供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管理是生产力。乡镇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身管理素质的提高。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两个方面。所谓经营,就是企业根据其内部优势、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济活动目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等有目的的活动。企业经营为企业管理指明方向,企业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手段。经营和管理是个有机的整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管理、四靠基础而获取的。一位台湾企业家在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说,他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有位外国朋友估计,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不增加投资和设备,只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改善经营管理,就可以提高产值50 %,甚至一倍。这些有识之士的见解,〓促进我们搞好管理工作,也是有所裨益的。
  当前,改善乡镇企业的管理素质,还由于如下因素,显得更加突出和迫切。
  第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由于这个理论观点的明确,乡镇企业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地推动它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化。乡镇企业一旦冲出了生产型和封闭管理的樊篱,展现在它面前的是一种崭新的市场机制。无论哪个企业都得面向市场,都得冒一定风险。只有努力掌握市场信息,研究市场需求,确定经营目标,采取适用的技术与技艺,疏理流通渠道,讲究经营方式,实行经济核算,才能减少风险,尽量减少商品生产的盲目性,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第二、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不但乡镇企业之间要展开竞争,而且还会遇到国营企业这一强劲的对手,不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素质,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或有一席之地,是难以奏效的。
  第三、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发展,以及管理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极大地推动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管理与方法,日益被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与方法所取代。我国乡镇企业从总体上看还属于草创阶段,担任经理或厂长的人员,绝大部分是从农业中改行的。原来农业中的管理人员就较少,而且管理素质较差,他们有办好乡镇企业的热情和抱负,但对乡镇企业的管理不熟悉,尤其缺乏现代的科学管理知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改善乡镇企业的管理素质,是当务之急。
  (摘自《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