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南行日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5419
颗粒名称:
南行日记
分类号:
G210
摘要:
南国的十月,天气还正炎热。我们背着画具,当进入绿荫映掩的曼飞龙寨子时,早已是大汗淋漓了,于是在一家傣族院落前歇息下来。热情好客的傣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
傣家
竹楼
印象
内容
访傣家竹楼
10月22日(大勐龙)
去曼飞龙佛塔寺要经过曼飞龙寨。
南国的十月,天气还正炎热。我们背着画具,当进入绿荫映掩的曼飞龙寨子时,早已是大汗淋漓了,于是在一家傣族院落前歇息下来。
好客的主人邀我们上楼喝茶,我们欣然有礼地脱去鞋,踏上竹楼。这是一个6口之家,三代人。男人们外出做活,在家的是三位女公民:老咪涛(老妈妈)、孙女和母亲。孙女约上五、六岁,念过书,讲着流利的汉语,而老咪涛的语言我们就不懂了,只能通过孙女的翻译。
傣家的住房为干栏式的竹楼,两层建筑。走上楼梯就是一段走廊,走廊一边是露天凉台,一边是住室。室内用隔板隔成两半:堂屋中间有一个火塘,这是接待客人和做饭的地方;一半是家人的寝室,一家人住在一起,各有自己的地铺,铺着厚厚的褥垫,罩有蚊帐。傣家竹楼通风、防潮,但光线很差,大都在走廊和凉台上做活。楼室下面无墙,四面通风,用以饲养家禽家畜、堆放杂物。这家“竹”楼其实是傣家第二代,不是过去那种完全用竹子搭成的,大部份建筑材料是木板。我们在景洪县城周围还看到用砖木水泥建造的“竹楼”,那上面没有一根竹子,但仍仿竹楼的样子,这大概是傣家第三代竹楼了吧,——不管用什么建筑材料,傣家习惯都叫“竹”楼。傣家干栏式竹楼是摹仿传说中的凤凰站立、回头顺羽的美丽姿态建造的,竹楼四周总是在绿丛之中。
在同主人攀谈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画速写和拍照的好机会。热情好客的傣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维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