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回族著名人物(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5211
颗粒名称: 中国历史上回族著名人物(五)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8年2月17日,固原报登载了文章「中国历史上回族著名人物(五)」,介绍了王岱舆和李贽。
关键词: 历史 回族 著名人物

内容

王岱舆 (约1570——1660)回族,明清之际 教学者和经师。名涯,字以行,别署“真回老人”。金陵(今南京)人。其先人由朋太祖(1368——1398年)赐居南京,世代在钦天监任职。因承袭家学,熟悉 教经籍。成年后,读性理、史鉴之书,旁及百家诸子,被誉为“学通四教”(即佛、道、儒、 教)。后专攻 教义,立志用汉文介绍 教。长期从事译著,主要译著有《正教真诠》、《 大学》、《希真正答》等。晚年北上京师,于正阳门外讲经。死后葬于北京三里河 寺附属墓地。
  李贽 (1527——1602)回族,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出身于回族世家,做过云南姚安知府。祖父以上几代人都从事航海贸易或担任翻译。其哲学思想受王守仁和禅学影响很大。然而能标新立异,向封建思想挑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重视功利。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对建封传统教条和假道学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认为《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种离经叛道行为,招致封建统治者的强烈反对。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迫害致死。在文学方面,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从“绝假纯真”的“童心”出发,反对“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对封建的传统思想有所突破。同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在当时颇有影响。但其“童心说”的理论根据是唯心主义。曾评点水浒传》,今传本有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及杨定见、袁无涯刊《李卓吾评忠义水浒全传》两种,但都有人疑是后人所托。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李温陵集》等。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岱舆
相关人物
李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