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世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4701
颗粒名称: 裁缝世家
分类号: G210
摘要: 回族老人郭金林和他的5个子女,依靠缝纫谋生,服务于民,走上了富裕路,成为他们家乡西吉县兴隆镇的一夫新闻。
关键词: 缝纫机 富裕路 锁边机

内容

回族老人郭金林和他的5个子女,依靠缝纫谋生,服务于民,走上了富裕路,成为他们家乡西吉县兴隆镇的一夫新闻。
  52岁的郭金林在他8岁时就开始跟父母学缝纫,走过漫长而曲折的大半生。父亲郭兆瑞是当地有名的裁缝,也是8岁时拜师于一个四川江湖裁缝,辛辛苦苦学习后,在兴隆镇闯出了自己的摊子。那时候,全靠一双手缝缝补补,赚几个小费糊口。直到解放后的1952年,才想法子从平凉购得一台缝纫机,时年郭金林18岁。父子二人不断踩动缝纫机,手艺出了名.但没过上几年舒坦日子,缝纫机归大堆了。不久父亲抱病而死,他们的日子更艰难。劳动一天后,晚上偷偷做些缝补零活,又被发现,缝纫机干脆被没收了。在几经折腾后,那台兴隆镇历史上最长的缝纫机归了原主,但却老得不能再转动了。这时郭金林已是五个子女的父亲,往事不堪回首!
  1980年,郭金林有了向往,党的富民政策给他拓宽了路子。他去银行贷款300元,加上原有一点积蓄,买了缝纫机、锁边机,和妻子、大儿子、二儿子一道开始经营,众乡亲捧匾前来道贺, 恭贺郭家裁缝铺的复兴。后来郭家娶了俩儿媳,她们也学得了好手艺。
  俩儿子另立家户后,兴隆镇便多出了两家缝纫铺。不久,郭金林又教会高考落榜的两个小儿子缝纫技术。至于仅有的一个女儿,郭金林更是心负重望,出嫁时索性陪送了一台上海产“蝴蝶”牌缝纫机,让她带婆家干出个样样来。
  现在的郭金林,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的了,他时常在几家铺子转悠,把着质量关。儿女们的手艺也并不比他差多少。
  三代人靠缝纫谋生,微利多收,小本经营,直到今天才过上了舒坦的生活。在当地,“郭裁缝”喊过了几十年,这位本份、憨直的回族老人倍受人们的尊敬。至于他的子女们,不仅继承了父业,更继承了父亲的美德。面对江浙来的裁缝竞争,也能在顾客心中独树一帜。
  (张强)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强
责任者
郭金林
相关人物
郭兆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