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人儿掉进「蜜罐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4646
颗粒名称: 苦人儿掉进「蜜罐罐」
分类号: F129
摘要: 本文写了杨保清一家通过搞养殖业致富的事情。
关键词: 养殖业 羊毛 羊肉 油籽

内容

我叫杨保清,今年56岁,家住西吉县偏城乡高崖村下土桥队。我是个残疾人,一家6口全靠老婆一人在队里劳动养活。为给我治病,家里负债一两千元,自留地边上栽的成材树都卖了,日子过得很艰难,顿顿是清水汤兑面,洋芋成了主食,更没有零花钱,是全村出了名的“三靠户”。
  1982年,我家承包土地25亩,分了一头驴,两只羊。我和娃他妈起早贪黑,苦干一年,产粮1200多公斤,基本上有了饭吃,但是花钱还是没来路。我思忖着,要有钱花,就得寻找多种经营的门路,光死守几亩薄地是治不了穷的。
  1983年,我认准走养羊致富这条道。可没有本钱买羊,就向亲友借了300元,在银行贷款500元,自筹200元,托熟人在甘肃买回15只绵羊和两箱蜂,干起了养殖业。到年底,我家羊毛、羊肉和油籽收入达1000元。从此,我手头有了零花钱,心里热呼呼的。这几年,我家养的羊多了,我和娃娃广积羊粪,一有空就朝地里运肥。肥多粮多。1986年,我家产粮3000多公斤,油籽600公斤,养羊、养蜂和油籽收入达3200多元,人均540元,人均有粮1000公斤。今年,虽然遇到大旱,但我家粮油生产基本接近去年,经济收入比去年还好。
  现在,我们家里变了样,原来的旧房子翻新了,又盖了四间新房,房子里摆上了新家具。吃饭顿顿几乎都是白面,银行还存款1000元,还养大牲口9头,养羊65只,蜂10箱,家里存余粮3000多公斤。大旱之年,我家不缺粮,不缺钱,日子过得非常红火。党的富民政策就是好啊!我们家的日子有奔头了。平常,村里人一提起我家的变化,都说我这残疾的苦命人掉进了“蜜罐罐”。
  刘长青 记述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长青
责任者
杨保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