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重阳过后话重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4545
颗粒名称:
重阳过后话重阳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7年固原报登载重阳节由来及重阳时节观赏菊花的习俗。
关键词:
重阳节
由来
习俗
内容
按《周易》九为“阳数”,九月九日即为两阳相叠,故称重阳。“重阳”之称最迟可在北宋,宋人韩琦有诗为证:“及到重阳景自新”。古代风俗,这天吃重阳糕或九重糕。《岁时杂记》:重阳尚食糕,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的。这些现在都不流行了。
重阳节由来已久。《风土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茱萸至此日,气烈孰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能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里虽不曾冠以“重阳”二字,但九月九日已成为古人的习俗,并将此日佩茱萸囊(茱萸,是一种植物,有浓烈的香味,可入药)的风俗传了下来。及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一种蒸糕),饮菊花酒,大大丰富了节日气氛。南朝梁时吴均所撰《续齐谐记》曰:“东汉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今世人每逢九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庾囊是也。”按此说,九月九日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在东汉已有之。时至南朝,每年九月九日就已经成为民间约定俗成的节日了。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韩琦《重九会光化二园》)深秋重阳时节的景色不逊于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别有情趣的。魏文帝曹丕曾给钟繇书信说: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认为菊花之所以芬芳有淑气,是天地纯洁之体的结晶。故古人游之、饮之、乐之。今虽不登高宴饮,可重阳时节观赏菊花的习俗沿袭下来。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振昌
责任者
曹丕
相关人物
钟繇
相关人物
韩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