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西吉县马莲乡苟堡自然村富起来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4528
颗粒名称:
西吉县马莲乡苟堡自然村富起来了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苟堡自然村搞起了沙石粉碎加工业,脱贫致富。
关键词:
苟堡自然村
沙石
致富
内容
苟堡自然村有两个村民小组,300多口人,人均耕地1.17亩。1973年以前,一个劳动日值只有7分钱,人均年收入仅36元。现在,人均年收入达900元。
他们是怎样脱贫致富的呢?原来,苟堡紧靠张塬河湾,沙石资源丰富,是搞建筑的好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无暇顾及这些不起眼的沙石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活起来了,苟堡人也在寻找咋样才能尽快脱贫致富的路子。1983年春天,有30多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向河湾进军,搞起了沙石粉碎加工业。由于事前就与建筑单位联系好了沙石的销路,当年就收入2.7万元。农民吕如林一家投入3个劳力,一年就拿到了600张“大团结”。这下子可轰动了全村的男女老少。不用动员,大家都干起来了。现在,苟堡的50户人家就有40多户进入了沙石粉碎加工行业,不起眼的沙石成了宝贝。4年多来,全村仅沙石粉碎加工一项就收入6万多元。
有了钱,苟堡人并不沾沾自喜胡花钱,而是扩大再生产,舍得把钱往地里扔。他们养牲畜,攒土粪,改良土壤;买化肥,引进作物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增强农业后劲。他们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是搞花架子,而是搞一块,成一块,而且渠系配套,充分发挥水地的增产效益。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全村水浇地发展到300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大家畜由14头发展到87头(匹),户均1头猪。今年种的36亩玉米,由于种的是英粒子新品种,加上科学管理,所以虽然旱、雹、冻、虫、热干风五灾俱全,仍然获得了好收成,总产达到1.31万公斤,最高亩产412公斤。全村人均四旁植树50棵,其中有9户共培育树苗5万多株,年收入相当可观。有4家搞起了饲料、油料、面粉加工。
(杨永汉 罗存仁 永化)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永汉
责任者
罗存仁
责任者
永化
责任者
吕如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苟堡自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