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幸福之花为勤劳者开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4130
颗粒名称:
幸福之花为勤劳者开放
并列题名:
——记回族农村妇女马洪秀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7年8月14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三八红旗手、精神文明积极分子、回族农村妇女马洪秀的文章。
关键词:
妇女
农民
致富能手
内容
那是1981年元月的一个深夜,雪花飞舞,寒风入骨。
一个荒僻的山坡下,木然伫立着一位妇女。她面容憔悴,布满血丝的双眼痴呆呆地望养眼前一座被雪花覆盖了的新坟,一腔苦水翻腾着,翻腾着……终于,她撕心裂肺地恸哭了,一双颤抖的手恨恨地拔自己的头发,打自己的胸部……因为,那里面有她年轻的丈夫!
这位妇女名叫马洪秀,家住海原县关桥乡关桥村。
几天前,她还和丈夫商议着如何把日子过好,不料灾难降临,她那30岁刚出头的丈夫死于车祸,给她留下了4个孩子和1400余元的债务……。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对于一个失去了精神支柱的孤弱女人来说,马洪秀只有用酸楚的泪水冲洗生活留在她心灵上的伤痕……
“人死了哭不活,你得想办法过日子,拉扯娃娃!”乡亲们劝她。
”现在党的政策好,只要你有信心,我们帮助你致富!”乡领导开导她。
整日在泪水中过日子的马洪秀,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振作起来了,她决心要把日子过好,把4个孩子抚养成人,这样才对得起去世的丈夫!
这年春天,同心县举办裁缝培训班,马洪秀决心去学习。可她手无分文,学费、生活费从何而来呢?就在她犯难时,乡亲们你三块我五块地给她凑了学费和生活费,马洪秀拿上这些钱,禁不住泪水刷刷而下。
一次、两次……十次。学习班上,别人学一遍能会的技术,马洪秀得学三遍五遍,但她宁肯不休息,也要把技术学到手。
夜深了,马洪秀还拿养一块布料比划着。学友从梦中惊醒,劝她;“快睡吧,看你都累瘦了。”她却笑着说:“我笨,少睡没啥。”
经过上百个日日夜夜的努力,马洪秀终于掌握了各种裁缝技术,结业考核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回家后,马洪秀在众乡亲和乡领导的关怀下,在关桥乡街面上办起了缝纫部。
白天,她忙着收布料、剪裁;晚上,娃娃们都睡了,她就开始做衣服,几乎经常在深夜三四点钟她还踩动着机子……
她的第一批成品送出去了。当学生娃娃们背上好看的书包时,便憨憨地叫她“巧手阿姨”;当大人们穿上美观得体的衣服时,便乐呵呵地叫她“女能人”。这一叫,马洪秀的名子不胫而走,送衣料的群众一下子多起来乡供销社一次就送来1000余件书包的布料;关桥小学一次送来100余套学生服装的布料。她生意兴隆,一年多时间,不但还清了丈夫留下的债务,而且有了积蓄。
幸福之花为勤劳者开放。马洪秀经过勤奋而又艰辛地劳动,终于致富了。但她没有忘记处于贫困中的乡亲。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村里的冯彦花、田进亮、马洪才三户贫困户购来磨面机、碾米机,联合办起了综合服务部。
几年来,这个服务部每年平均收入5000元左右。现在,这三户农民已经致富了。他们打心里感激马洪秀。
马洪秀被地县两级多次评为致富能手。1985年被自治区妇联树为“三八”红旗手。去年又被县妇联和县委、县政府分别评为“三八”红旗手和精神文明积极分子。
面对成绩,面对荣誉,马洪秀笑了,但又哭了。她深知,生活的路是漫长的,她所做的一切只是刚刚起步。现在,她正准备联合更多的人去致富,去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陈亮)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亮
责任者
马洪秀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海原县关桥乡关桥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