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图书馆
固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固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要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4025
颗粒名称:
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要点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7年7月24日固原报登载的关于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要点的文章。
关键词:
玉米
田间管理
种植技术
内容
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标志着玉米生长已进入盛期。这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为此,要认真抓好以下几点:
1、及时追穗肥。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应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碳铵20—30公斤。基肥不足、肥力瘠薄的田块,可适当增加追肥量。施肥的方法是采用在垄底外侧打孔穴施或开沟条施,深施8—10厘米,施后复土。水地应结合灌水(灌水前5—7天)追肥。露地玉米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2、防治病虫害。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和瘤黑粉病等。防治的方法是:在大小斑病发病初期,用50%敌菌灵500倍液,90%代森锰1000倍液,或65%代森锌1000倍液喷洒,可控制其蔓延。瘤黑粉病为我地区玉米的常见病,一旦发现要及时摘除烧毁或深埋,避免或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
据预报,今年宁南山区粘虫将中度偏重发生。各县要密切注视粘虫发生动态,力争将粘虫消灭在三龄前,防止麦收后粘虫大批向玉米田转移为害。麦田粘虫大发生时,麦收前要在玉米田四周挖“封锁沟”,沟内撒施或喷施杀虫剂。
3、重视叶面追肥。开花至灌浆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尿素0.5—0.75公斤,兑水50— 60公斤,喷施1—2次,可起到护叶、养根、增粒重的作用。
4、隔行去雄,辅助授粉。在雄穗(天花)刚抽出,未散花粉时人工摘除雄穗。每隔两行去雄一行,以减少养分消耗,集中供应籽粒发育。在开花吐丝期,于晴天上午9—11时,用木棒轻敲未去雄植株,使之散粉。每隔2—3天敲一次,可进行2—3次,以促进授粉,减少缺粒秃尖。
5、适时收获。当玉米苞叶黄枯,籽粒变硬发亮,剥掉尖冠出现黑层时,为成熟标志,即可收获。过早收获时粒重低。如急需腾地,可全株带穗收割,以利茎杆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转移,提高粒重。
(慕松 严中成)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慕松
责任者
严中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