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河畔的回族之乡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2618
颗粒名称: 大夏河畔的回族之乡族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大夏河畔的回族之乡——临夏回族自治州,举行了盛大的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回族 宗教信仰

内容

最近,大夏河畔的回族之乡——临夏回族自治州,举行了盛大的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出了贺电;我地区也派代表前往祝贺。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总面积7983平方公里。在这片土地上,生养着回、汉、保安、东乡、撒拉等各民族的141万6千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2%以上,回族有51万人。这些少数民族大都信仰 教, 享受着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临夏,山河多姿,景色秀丽。境内山岭重叠,河流纵横,积石山巍巍,为西部屏障;太子山磋峨,是临夏的骄傲,每年吸引着许多游客。
  临夏原称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中路的必经之地。从汉代开始,就是西域通往中国的一条古道。居住,在这里的回族人民勤劳质朴,热情好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同汊族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被誉为中国彩陶之王的马家窑彩陶文化,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彩陶发展鼎盛时期的文物,在甘肃及全国的文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上也有较大影响。马家窑生产的青铜刀,历史上也很有名。临夏的保安刀是保安族著名的手工艺品,它做工精细,样式美观,深受人们喜爱。临夏砖雕是临夏回族民间艺术的一颗明珠,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久负盛名临夏是著薪的西北民歌“花儿”的故乡,它具有高亢、优美、悠扬、嘹亮的艺术魅力,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喜爱。
  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富有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在清朝,这里曾爆发过五次震撼人心的回民反清起义。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临夏的回民部队应征调往华北驻防,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1949年三8月,临夏解放。 1956年6年 11月 19日正式成立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三十年来,各项事业都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形势发展很快,生产稳步上升,整个自治州的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回族及其他兄弟民族走上了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
  (原载《民族团结》1986年第7期本文赂有删节)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地名

临夏回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