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的『三个转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2532
颗粒名称: 陕北地区的『三个转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8月22日,固原报登载了文章“陕北地区的『三个转变』”,讲述了陕北地区是我国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陕北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
关键词: 陕北地区 中国革命 三个转变

内容

陕北地区是我国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陕北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历史方面为原因及工作的失误,陕北地区在经济上仍很贫困。一九八〇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陕北榆林地区,指示要在五年内实现「每户一头大家畜,九亩林草,人均八百斤粮,每人五只羊』。一九八三年,胡耀邦到延安时又作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增产粮食,治穷致富」的指示;一九八五年,胡耀邦到陕北时又提出「一定要把陕北大地变成乔灌草的绿色宝库」。胡耀邦同志的三次指示,为陕北地区的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深刻地揭示了振兴陕北农村经济的内在规律。
  陕北的=林、延安两地区,在贯彻中央的这些指示与方针时,总结了以往三十多年的经验,分别提出了「三个转变」。
  榆林地区「三个转变」的内容是:从满足于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搞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迅速转移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上来,从过去的传统农业技术和技术无偿服务转移到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
  延安地区提出的「三个转变」是:一,由单纯搞农田水利等工程措施转为林、草、田、水综合治理,逐步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二,由广种粗作转向「四法」种植,努力解决「薄,粗、旱」的问题。三,由单一抓粮食生产转到同时抓多种经营,按照干旱山区特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按胡耀邦同志的指示和「三个转变」的思想改造、建设陕北,这几年,陕北地区生产有了一定发展,群众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
  (摘自有关材料)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地名

陕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