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历史沿革简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固原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420020220001910
颗粒名称: 海原县历史沿革简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3月21日,固原报登载了关于海原县的历史沿革简述。
关键词: 海原县 历史 沿革

内容

海原古属“禹贡雍州之域”。战国时,为古西戎族的义渠乌氏戎地方。秦汉至南北朝初,境属安定郡,唐朝广明年间没于叶番,宋初为 南牟会地方,元符二年(1099年)五月,宋朝大将折可适攻 取天都山,“以南牟会新城建为西安州”,并筑州城,管辖四堡五寨。这是海原最早的行政建制。它和镇戎军、怀德军互为犄角之势,防御 的侵略。明洪武二年( 1369年)四月,以地赐朱元璋第六子朱祯(封楚王)为牧场。成化四年(1468年),将西安州改为千户所,属固原卫。乾隆年间,裁千户所,改游击为都司,移治海喇都堡(即今海原县城),设盐茶营都司一职。乾隆十二年( 1747年 ) ,巡抚黄廷桂奏请将海喇都堡改为海城。设盐茶同知,驻固原。由于当地农民交租纳税,民事诉讼都要到固原来,十分不便,而且在管理上也鞭长莫及,于是就将盐茶同知移驻海城,又以官名改为海城盐茶厅,初步形成一种政区建置,分掌粮务、水利、管河诸职。
  同治十三年(1874年),陕甘提督左宗棠扑灭了陕甘回民起义的烈火,为加强统治,于是在同年十月,裁去盐茶同知,改设海城县,海原建县,即始于此。并因西安州地处膏腴,四望平衍,数十里外重沟复岭,为毗连各县要冲,就把原来的盐茶营都司移设西安州,而把原设在西安州的千总一员,移设海城县城仍归部司管辖。海城县归属固原直隶州管辖。光绪六年(1880年)海城县创设义学六处,并兴办了各种部门和行业,使县的建置完全趋于合格。民国三年(1914),海城县又改名为海原县。

知识出处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

《固原日报》是中共固原地委机关报 ,1984年12月创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佘贵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