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庆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唯一号: 310330020220000009
人物姓名: 刘元庆
文件路径: 3103/01/object/PDF/3103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100.pdf
出生年: 1924年
卒年: 1974年
籍贯: 大武口村

传略

刘元庆(1924年--1974年),大武口村人,自小好学上进,聪慧过人。少时入平罗一完小,后就读于黄渠桥绥宁师范,学历中专。 在师范读书时,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和同学的爱戴,因身体瘦长,外号刘长子。 一九四七年师范毕业后,在平罗城关一小任教。 解放初期,平罗县中学师资奇缺。为此,选拔了一批优秀小学教师到甘肃省立师范学院进修,刘元庆是其中之一。 进修期间,刘元庆主攻音、体、美。 进修结束取得大专学历,在平罗中学任教。主教音乐、美术。并担任班主任。 刘元庆多才多艺,书法猷劲流畅,素描形简而神似,尤长于国画。学生们喜而效之。 音乐课堂尤其活跃,刘老师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脚踏风琴尤其娴熟,和弦分明而协调。他歌喉纯正,标准的男高音。听觉灵敏,大可指挥几十人的合唱团,举手就能指出谁的音调不和,可谓一天才。 只初中一年的教学过程,一个班能念谱和演奏的学生就不下十几人。由于多才,学校布置会场,书写标语,会场主持样样少不了他。 他知识全面,当一批教师被打成右派,教室无人上课时,他兼教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深受师生的尊敬和认可。 一九五七年,刘老师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师。 一九五八年秋,受政治迫害,被打成历史反革命,遣送原籍大武口劳动改造。由于所在生产队是刘氏家族队,在父老乡亲们的庇佑下,他没有受到多少阶级斗争的冲击,还学了瓦工技术。 一九七四年,给骡子戴笼头时被骡子一头撞死,因公身亡。文革结束后平反昭雪。

知识出处

崇岗乡志

《崇岗乡志》

《崇岗镇志》的内容涵盖了崇岗地区南起暖泉、兰丰,北到大武口,即历史上所谓“山八堡”的自然环境、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凡志书应包括的内容。既描述了己逝去的沧桑岁月、又记录和歌颂了今天的辉煌、和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