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948
颗粒名称: 信息通信
分类号: TN91
页数: 4
页码: 534-5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的信息通信情况,包括电报、长途电话、市内电话、无线寻呼等发展情况。
关键词: 电报 通信 石嘴山

内容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石嘴山工业开发建设,通信建设不断加快,增加了石嘴山(今惠农区)至银川的电报线路,开通了至河滨区和火车站的话传电报线路,开通了至大武口和石炭井的人工电报线路,1971年开通了至大峰沟电报线路。建成了覆盖石嘴山市全境的公用电报网。1989年石嘴山市的电报业务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全年收发转电报41590份,平均每天发生电报1150余份。此后,随着固定电话的普及,传真机进入企业、机关,电报业务量逐年下降,到了1998年,平均每天发生电报80余份。后由于电报业务量急剧萎缩,全市停止办理电报业务。
  长途电话
  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时,全市共有长途电话电路5条。1966年长途电话电路增加到14条,1973年增加到23条。当时长途电话实行四级汇接制,不能直拨,耽误时间,有时半天都打不通一个到银川的长途电话。1992年8月,首次在大武口开通300路长途程控交换机。1994年实线话路全部停开。1996年载波话路全部停开。至此,实线话路和载波话路全部被微波话路和光纤数字话路取代,程控电话实现了长途电话即时直拨通话。
  市内电话
  石嘴山市内电话始于1954年。当时石嘴山(今惠农区)、黄渠桥、宝丰等地共有各式人工电话交换机4部,电话总容量35门。1960年石嘴山市成立后,电话总容量发展到360门,1966年市话网覆盖石嘴山(今惠农区)、大武口、石炭井和石嘴山河滨区、火车站(今惠农火车站)。交换机总容量710门,实有电话用户308部。从1960年到1981年的21年间,石嘴山市内电话总容量由360门过渡到910门。1981年,在石嘴山首次开通市内自动电话,容量1000门。1987年大武口开通1000门市话自动交换机。1993年石炭井开通1000门市话自动交换机。至此,石嘴山地区的市内电话全部实现了自动化。2009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30余万户,平均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71.4部。
  无线寻呼
  1991年,大武口开通容量1000户的无线寻呼设备,采用人工寻呼方式,向社会推出无线寻呼服务(俗称BP机),成为宁夏由邮电系统首家推出无线寻呼服务的城市。1993年,建成了覆盖石嘴山全境的无线寻呼网,实现了石嘴山全市无线寻呼联网同播。1994年建立了127无线自动寻呼系统。同年出现了汉字显示无线寻呼机。无线寻呼发展的最高峰是1999年,后随着“小灵通”、无线移动电话的逐渐普及,BP机迅速退出石嘴山历史舞台。
  移动电话
  1993年石嘴山首次建成移动通信网。当时开通采用的是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制式,手机个头大,俗称“大哥大”,购买一部手机需要1万多元,另交入网费5000元。开通当年发展800M移动电话239部,1994年达到433部,1995年猛增到1015部。石嘴山800M模拟移动电话开通后只风光了3年,到1996年,第二代移动通信900M数字移动电话登陆市场。数字通信技术通信质量好,功能强,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1999年全市已有6000多移动电话用户。当年8月8日,根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有关进一步深化邮电体制改革的精神,移动通信业务从原电信企业剥离出来,宁夏移动通信公司石嘴山分公司正式成立。2000年8月31日,联通石嘴山分公司成立。2008年8月14日,移动公司在惠农区及大武口区安装了24小时移动自助服务终端,将自助缴费机、自助清单打印机、自助多媒体查询机等合为一体完全代替了过去的人工服务。2009年全市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用户达50多万户。2008年10月,电信行业重组,联通公司CDMA业务出售给电信公司,网通公司并入联通公司,联通石嘴山分公司更名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石嘴山市分公司”。2009年联通石嘴山分公司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2万户,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移动石嘴山分公司在网用户数量近60万户,网络覆盖石嘴山地区主要城镇、乡村、交通干线、工业矿区。
  互联网与宽带
  互联网通信在石嘴山市发端于1995年,当时用电信163电话拨号上网,网速很慢,除医院、学校、科研单位上网查询业务信息办理此项业务外,个人用户办理得很少。1995年到1998年的3年间,只发展公用计算机互联网37户。2003年以后,电脑在居民家庭中的迅速普及,石嘴山电信公司开始为用户提供宽带上网业务。加之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等移动电话经营商纷纷开办互联网与宽带上网业务,遂使互联网开始迅速进入石嘴山市千家万户。2006年全市互联网宽带用户突破2万户,2009年全市建立了4套移动通信网,拥有互联网宽带用户4万多户。
  伴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兴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全市建立了政府电子政务宽带局域网,数字认证体系(RA)、网上信访、网上环保监测、政务大厅行政审批等信息管理系统,“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户联网达到90%以上。从“有事呼我”的BP机,到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再到QQ、MSN等通信软件,电子邮件、视频通话……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便捷。全市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页)或单位局域网,集电子商务、供求处理、信息发布、市场分析、咨询、政策法规汇总等多功能模块为一体。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