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945
颗粒名称: 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
分类号: X171.1
页数: 2
页码: 528-5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煤矿区经过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2009年,对沉陷区全面进行绿化,在沉陷区西侧形成一个绿色屏障,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森林化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 采煤 沉陷区 综合整治

内容

石嘴山煤矿区经过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沉陷面积已达33.8平方公里,最大下沉深度达24.4米,受灾居民1.5万户、4.8万人。个别沉陷裂缝直通矿井下,使矿区地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了彻底改变沉陷区面貌,在实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的同时,2004年以来,先后实施了石嘴山一矿矸石山环境治理项目、一矿南湖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二矿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对7座煤矸石山进行搬迁填埋,治理了最大的矿井排水大坑,完成了沉陷区净土覆盖及种植土回填60余万立方米,栽植各类苗木56万株,种植草坪2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885亩,使废弃的土地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将沉陷区建设成集“矿山文化、科普体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国家级矿山公园。2009年,采取生态招商、地方政府统筹等多种形式,对沉陷区全面进行绿化,在沉陷区西侧形成一个绿色屏障,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森林化城市建设模式。当年5月,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视察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工程,对采煤沉陷区绿化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石嘴山市采煤沉陷区的绿化模式为全国的采煤沉陷区起到了示范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今日惠农区采煤沉陷区,正从过去的恶劣环境,向绿草萋萋、水木依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转变。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下卷

《石嘴山史纲 下卷》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