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凡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45
颗粒名称:
凡例
页数:
2
内容
1.全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运用唯物史观,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实事求是,客观、辩证地总结历史,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2.本书为石嘴山市历史上第一部史纲。记述范围,以石嘴山市现行辖境为基础,历史上所涉地域亦有简要交代;记述时间,上限不封顶,追溯至各项事业的发端,下限统一截止到2009年年底,个别地方延伸至2010年8月。
3.由于石嘴山市在历史上区划变更大,书中所称“建市前”“建市后”,以1960年3月26日石嘴山市宣告成立为界;所称“石嘴山”“石嘴山地区”“银北”“全市”“市境”等概念,均指今石嘴山市。
4.全书文字量约40万字。其中清朝及以前约15万字,民国时期约5万字,以上合为上卷,计约20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石嘴山地区解放)成立以来的60余年,独立为下卷,计约20万字。
5.按照图文并茂的编纂设计要求,在书前和文中,选配大量图片,不仅有效提高史学书籍的可读性,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观赏价值。
6.书中所配各种地图,均为帮助理解文字的参考示意图,不作为疆界划分的依据。
7.书中的历史纪年,民国及以前,采用历史年号并括注公元纪年。地名采用当时的名称,并在第一次出现时括注今名。数据以地方官方统计部门所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准。其他如计量单位、简化字、标点符号和称谓等,均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范要求进行规划。
8.编撰书稿时,翻阅了正史资料,也参考了有关研究部门和个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市县区志鉴等地情资料。其中所配图片,有的为编者自拍照片,有的为石嘴山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石嘴山市成立50周年大庆筹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也使用了他人的作品,但受篇幅所限,加上主要转录于各地的地方志等书刊,原件多未署名,本书只能在《附注》中以《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图照资料出处》注出以备查对,恕难——标明作者,请予谅解。
9.为了让读者扼要了解石嘴山古今历史的全程脉络,帮助理解境内所发生各种事件与人物的历史背景,特于书末以《附录》形式,提供《大事年表》,以资参考。
10.全书由上、下卷组成。上卷为历史部分,从秦朝至民国,按朝代分期述史;下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历程,分大类横排竖写,两者结合均与“史纲”的要求相吻合。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