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64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文化机构
分类号: F590.3
页数: 3
页码: 1330-1332
摘要: 本章记述了平罗县文化机构列如平罗县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平罗县广播电视台等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文化 机构

内容

第一节 文化行政机构
  一、清代、民国时期
  清代,文化事宜由县知事、训导管理。光绪末年,平罗县成立劝学所,设劝学总董,后改称劝学员长,主管文化事宜。
  民国初沿袭旧制。民国5年(1916),改劝学员长为劝学所长。民国15年(1926),平罗设立教育局,由教育局长兼管文化行政。直到民国31年(1942)五月,县上设置社会科,各乡、镇公所设文化股长1人,专司文化事宜。翌年,社会科合并成教育科,文化工作仍由教育科管理。
  二、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25日,平罗县人民政府成立,设4个科。由第三科分管文化、教育行政管理工作。1953年7月29日,改第三科为教育科,管理教育文化工作。
  1955年6月21日,平罗县实行文教分治,设立文化科,专司文化。半年后与教育科合并更名为文教科。1957年10月,实行精简机构,撤文教、卫生科,设平罗县文卫科,主管全县文化、教育和卫生工作。翌年11月,县文卫科改为平罗县文教卫生部。1961年12月2日,复改为平罗县文卫科。
  1968年2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下设文卫组管理文化卫生工作。1971年12月10日,撤文卫组设立文教局兼管文化工作。
  1984年2月19日,实行文教分治,设平罗县文化广播电视科。1990年5月,更名为平罗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是年10月29日,分设为平罗县文化局。
  2002年11月26日,文化局和体育局合并为平罗县文化体育局。2004年7月,撤销平罗县文化体育局和旅游局,组建平罗县文化旅游局。2009年8月,撤销平罗县文化旅游局和平罗县广播电视局,成立平罗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
  2013年,平罗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2个:平罗广播电视台、文化馆;不定级别的事业单位3个:图书馆、文物受理所、旅游质量监督所;所属企业:电利公司。第二节平罗县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1991年8月,平罗县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挂靠在县委宣传部,由宣传部领导担任文联主席。下设音协、舞协、摄协、戏剧协会、美术书法5个协会,有会员96人。1997年,县文联与县文化局合署办公,是年县文联召开第二次文代会,选举产生县文联第二届委员会。主席黄建光(县文化局局长),副主席王兆福(文化局副局长)。2003年,县文联召开第三次文代会,选举产生县文联第三届委员会,主席谈新华(文化体育局党总支书记),副主席岳昌鸿。2004年,县文联自文化局中分出,独立办公,岳昌鸿任文联主席,张云任副主席。至2013年下设作家、美术、书法、音乐、摄影、剪纸、民间文学、农民画等8个协会(学会),会费自理,会员300余人。一、作家协会1998年成立,骨干会员有岳昌鸿(主席)、吴会平(副主席)、白远志、高尚忠、田文强、王波、李晓圆、邵群等30人。二、书法家协会2006年成立,骨干会员有李金泉(主席)、张云、杨占军、邬显达、周志远等20余人。三、美术家协会2009年3月成立,骨干会员有韩学书(主席)、顾青祥、陈震宇、韩晓莉、何冰等20余人。
  四、诗词学会
  2004年成立,骨干会员有任登全(会长)、刘天荣、俞安民、王文景等20余人。
  五、摄影学会
  2007年成立,骨干会员有田文强(主席)、吴棋波、黄晓瑞、岳昌鸿、李宁娣、吴泽等20余人。
  六、剪纸协会
  2002年成立,骨干会员有张立学(会长)、赵玉梅、杨晓梅等30余人。
  七、农民画协会
  2001年成立,骨干会员有王洪喜(会长)、冯永秀、贺军平、张封喜等40余人。
  八、民间文艺家协会
  2006年成立,骨干会员有高尚忠(主席)、张跃政、丁超等10余人。
  第三节 平罗县广播电视台
  1990年10月,平罗县广播电视局成立,辖平罗人民广播电台、平罗广播站、平罗电视台、平罗有线广播电视台,1993年实行局台(站)合一,1997年被确定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业务受县委宣传部领导。2000年8月取消“三台”牌子,挂平罗广播电视局、平罗广播电视台两块牌子。2009年,平罗县文化旅游局与平罗县广播电视局合并,成立平罗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保留平罗县广播电视台牌子,为平罗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下属职能机构。
  平罗县广播电视台按照职能和业务要求,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中心、技术中心、创作中心、网络中心、公共服务中心、陶乐服务中心、播控中心和经营中心10个部门,有干部职工115人。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平罗县志(重修) 下》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