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油储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30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粮油储存
分类号: F726.2
页数: 2
页码: 670-6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平罗县1949年至2004年平罗县粮库的容积面积和1951至1985年粮油鉴定情况。
关键词: 平罗县 粮油 储存

内容

一、粮库
  1949年9月,平罗县人民政府接收民国县政府县城、姚伏2处粮库。1955年,增设头闸、五香、崇岗3所收粮点,在汝箕沟矿区建成粮油供应站。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在平罗、西大滩火车站各设粮油转运站1处,建仓库14幢7500平方米,全县粮库容量增至2700多万公斤。到1990年,全县有粮库(站)10处,仓库38幢,容量7000多万公斤。
  1998年,投资890万元,新建平罗县中心粮库,仓容量1454万公斤。2001年,投资1407.47万元进行扩建,新增库容2500万公斤,全县储粮容量达到1.05亿公斤。2003年4月,平罗县中心粮库上交自治区粮食局垂直管理,成为自治区国家粮食储备库。2004年区划调整后,全县有姚伏、大兴墩、黄渠桥、宝丰、头闸、西大滩、红崖子、高仁、马太沟9个粮库,实际仓容6400万公斤。
  二、粮油保管
  1951~1958年,粮食仓储防治工作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1959年3月,提出开展保粮运动,“防治并举,以防为主”。1965年,改为“以防为主,防治并举”。1985年,提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一直延续至今。
  粮油保管主要采取常规储藏和“双低”储藏。常规储藏是批量粮食干燥后,采用适时通风密闭的办法进行保藏。严把入库质量关,采用日晒、风扬、过筛的办法将粮食水分、杂质降至标准之内,做到“干、饱、净”。在保管过程中利用自然气候条件适时通风或密闭,降低粮温和水分。“双低”储藏是采用低氧低药量储粮技术,达到抑制、杀灭害虫、霉菌生长的目的,采用药物大都为磷化铅。
  在粮油保管工作中,粮食部门开展“四无”粮仓(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和“四无”油库(无酸败、无渗漏、无油迹、无事故)活动,确保粮油安全。自治区粮食局一般每两年开展一次“四无”粮仓活动进行鉴定,县粮食局每年结合春、秋两次粮油安全普查对所属粮库进行鉴定。大多数年份合格率达到100%,其余为95%以上。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分二十六篇,内容涉及自然环境、政区、人口、矿产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商业贸易、财税、综合经济管理、科技、政党与社团、公安司法、教育、文化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平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