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石嘴山日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10000145
颗粒名称: 1953年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3
页码: 27-29
摘要: 本文系统全面地记载了1953年石嘴山市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关键词: 石嘴山市 地方史 1953年

内容

1月25日~2月3日 平罗县莫如信、戴玉玺在宁夏省第一届劳动模范和模范工作者代表会议上获得最高荣誉奖。
  1月 陶乐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高仁镇迁至马太沟。
  △ 惠农县邮电局在黄渠桥成立。
  2月12日 宁夏省财政厅复函:从1953年1月起,乡级干部及小学教职员工一律实行公费医疗。医疗费标准与县级干部相同,每人每月2元。
  2月26日 惠农县人民政府上报宁夏省《关于惠农县第二、五两区建立相当于区级的回民自治区的初步意见》。《意见》提出,将第二区改为惠农县宝丰回民自治区,将第五区改为惠农县灵沙回民自治区。5月8日,惠农县分别在回族聚居的第二区成立惠农县宝丰回民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第五区成立惠农县灵沙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参加成立大会的有两个区的各界人士,省民政厅副厅长雷启霖及中共宁夏省委统战部、惠农县党政机关有关人员。两个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分别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成立了办事机构,建立了工作制度,确定了做好宣传等工作任务。
  2月 平罗县戴玉玺互助组和莫如信互助组先后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宁夏全省首批初级农业社。
  3月8日~10日 惠农县第八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1953年春耕生产计划和查田定产、区域自治规划、贯彻婚姻法等工作,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3月9日 宁夏省政府颁布《宁夏城市房地产税稽征试行办法》规定,其计税标准和税率,暂依标准房地租价,以税率15%按年计征,先由银川、吴忠开征。1958年6月28日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决定,从7月1日起在吴忠市、固原县城关和惠农县石嘴山镇先行开征房地产税。
  3月21日 惠农县马林互助组因隐瞒地产,假报产量,被取消1952年骗取的西北第一批农业丰产模范组的称号,并解散互助组。
  3月23日 《宁夏日报》报道,平罗县莫如信、戴玉玺、银川市罗占奎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金积县马义德农业生产互助组,联合向全省各农业合作社和生产互助组提出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的挑战。
  3月28日 惠农县四区干部未能正确执行公粮减免政策,不关心群众疾苦,致使该区五乡农民王会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自杀。省人民政府就王会自杀的情况通报各地做好救济工作,并对有关干部给予纪律处分。为此,《宁夏日报》发表了《不能再让这样的痛心事件发生》的短评。
  4月4日~6日 惠农县召开工商业代表会议,经民主选举,选出了工商联委员会,金占奎当选为主任委员。
  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8074部队由陕西西安南郊和咸阳押解犯人9946人,长途转移至平罗县潮湖农场,团部驻平罗县城,各连队分散于银川至石嘴山和西大滩一线,主要是看押劳改犯,实行垦荒种田,建设农场。1955年起担负惠农、陶乐、贺兰等4个农场的看押任务,看押犯人18000余人。
  5月18日 《宁夏日报》报道,惠农县人民卫生院自1952年12月以来,连续发生病人死亡的医疗事故3件。日前省检察署和省卫生厅已派检察组到该院进行深入检查和彻底整顿,对有关失职人员给予适当处分。
  5月29日 《宁夏日报》报道,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关于惠农县公安局错押牛鸿勋事件的处理决定》,严肃处理惠农县公安局长、预审股长等侵犯人权、非法逮捕群众牛鸿勋与马氏案件的有关人员。
  5月 黄河水位下降,给农田灌溉造成困难。中共惠农县委、县人民政府紧急动员各级干部下乡,机关停止办公,组织群众轮灌,使13万亩夏粮按时灌上了水。△ 宁夏省民政厅和惠农县民政科对四区三乡(今平罗县高庄乡)救济款发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农民王某因生活无着而自杀,原因是上级下拨的3000万元(旧币)救济款未及时发放,在县里积压20天所致。为此,惠农县民政科负责人及区、乡领导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6月1日~2日 中共惠农县委先后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和县级干部会议,解决了数年来的4件典型案件。会上,县委领导人检查了在某些地方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与会干部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中共宁夏省委书记李景林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最后在会上讲了话。
  6月19日 黄河流量仅300立方米/秒,为近数十年所罕见。各大干渠引进水量都较往年减少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陶乐县惠民、利民两渠不进水,时值夏灌,水荒严重。
  7月1日~6日 中共惠农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议重点检查了生产,县委领导作了《全县对于生产领导的检讨报告》。会议期间,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互助合作化的决议》《春耕生产的指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何在》3个文件,揭发批评了在领导上对生产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违法乱纪等问题,部署了今后的工作。
  7月3日 黄河水利委员会宁(宁夏青铜峡)托(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勘查队一行49人,在队长任文灏率领下来石嘴山工作、休整10余天后,进入鄂尔多斯地区。
  7月8日~9日 中共惠农县委召开互助组长、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生产互助合作经验,针对上半年互助组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互利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由二区三乡马彦礼农业生产合作社介绍经验,奖励了1952年的8位丰产模范。其中五区互助组组长张广英1952年每亩实产小麦665斤,受到了西北局及宁夏省的奖励。
  7月 共青团惠农县委员会召开首次代表大会,选举行程为书记。1954年3月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宁新民任副书记。1955年4月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宁新民为书记,蔡森为副书记。1956年6月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1957年10月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1959年3月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1960年1月16日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1960年3月撤销惠农县,成立石嘴山市,共青团惠农县委员会随县撤销。
  8月7日~9日 惠农县第八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22名。会议听取了戴月县长《关于本县四个月来的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和马长玲秘书长关于常务工作的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批评了政府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的工作作风。
  8月15日 潮湖农场在平罗县西大滩建立。
  8月28日 陶乐县委、县政府召开农业互助合作组组长会议。会议总结了经验,纠正指导思想上的急躁冒进以及忽视互利政策等问题,并对流于形式的42个互助组进行了整顿,重新组合。
  9月21日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戴玉玺参加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宁夏分团去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4年1月29日回到国内。
  10月9日~12日 中共惠农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关于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宣传要点》等文件,研讨制定了全县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工作计划。
  10月11日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罗县、惠农县支公司撤销。
  △ 宁夏省人民法院院长刘汉鼎率领第一巡回法庭赴平罗县、惠农县人民法院,检查贯彻第二届全国司法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
  10月16日 《宁夏日报》报道,中共宁夏省委书记李景林深入农村检查增产节约运动,分别在平罗、惠农2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就农村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讲了话,强调必须把生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在经济工作抓出成绩后再转入普选、冬训工作;合作社的供销工作要为发展生产服务,在购粮中要“分等论价”“是粮皆收”,尽量给农民方便,供给农民急需的生产资料,改变只重视供给生活资料的做法。李景林还先后到惠农县三区五乡复兴村常年互助组、四区七乡一村常年互助组和平罗一区四乡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访问,了解农民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农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与部分单干农民谈话。
  11月7日 全长58公里的石嘴山至陶乐的长途电信线路完工,陶乐县开通电话。
  12月1日 市境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 陶乐县开始首届基层普选,到1954年1月14日结束,选出了乡人民代表92人。
  △ 石嘴山城镇居民开始实行“以人分等,以等定量”的粮食统销供应办法。根据人口、年龄和劳动强度确定每人每月供应标准:特重体力劳动者22.5~27.5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25公斤;重体力劳动者17.5~22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20公斤;轻体力劳动者13~17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16公斤;脑力劳动者12~14.5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14公斤;一般居民和10周岁以上儿童11~13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12.5公斤;6~9周岁儿童8~10.5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10公斤;3~6周岁儿童5.5~7.5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6.5公斤;3周岁以下儿童2.5~5公斤,平均数不得超过3.5公斤。1958年8月,规定凡职工居民现行定量不够吃者,可增加月供应量。标准为:轻体力劳动者不超过17公斤,重体力劳动者不超过24.5公斤,大中专学生不超过19公斤,城镇居民不超过14公斤。1960年,为缓解粮食供应紧张局面,人口月口粮标准核减为:城镇居民每人每月9公斤,机关干部10.5公斤,重体力劳动者14.5公斤。同年9月,口粮供应标准为:特重体力劳动者每人每月26.25公斤,重体力劳动者21公斤,轻体力劳动者16公斤,脑力劳动者14公斤,城镇居民11.5公斤,6~10周岁儿童10公斤,3~6周岁儿童8公斤,3周岁以下儿童2.5~5公斤,中学生14.5公斤,大学生16公斤,下放劳动的干部18.5公斤,人民警察19.5公斤。
  12月16日 中共平罗县委印发《关于举办农业互助合作的计划》。计划提出,本县目前已办起农业生产合作社4个,长期互助组216个,短期互助组338个,参加农户4195户,占全县农户的42%。要求今冬再办农业生产合作社12个,互助组要占总农户的50%,其中长期互助组占到20%到25%。并决定一区四乡为县委领导的重点,以莫如信、戴玉玺2个社为旗帜,造成全县互助合作运动的优势,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是年 惠农县购进12辆货运汽车,为石嘴山拥有汽车之始。到1960年全市货运汽车发展到128辆。
  △ 开通石嘴山—陶乐、石嘴山—平罗邮电话传电报电路各1条。
  △ 市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4.5%;地方财政支出108.7万元,比上年增长266.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1万元,比上年增长644.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7万元,比上年增长39.1%;总人口164518人。

知识出处

当代石嘴山日史

《当代石嘴山日史》

出版者:宁夏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全面地记载了1949年九月下旬石嘴山解放至2008年4月30日石嘴山市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