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名劳务经纪人功不可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忠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220020220001430
颗粒名称: 344名劳务经纪人功不可没
分类号: C97
摘要: 听完介绍,我们默默算了笔账,7.71万人揣回 6 亿元,人均工资收入达到 7000多元。王占全说:“更值得说道的是,全县近 8 万转移就业大军中,通过劳务经纪人带动走出去的就达到 5 万多人。全县344 名劳务经纪人在长期外出打工的艰辛磨砺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积累了资本,他们有的成立了劳务中介公司,成了小老板,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王占全的引领下,我们见到了劳务经纪人杨宝虎。今年 47 岁的杨宝虎十分健谈,已经从事劳务经纪人这一行当13个年头了。1999年,杨宝虎瞅准市场,带着30多个人第一次走出宁夏,来到内蒙古临河市从事蔬菜脱水工作。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杨宝虎心里一阵心酸。
关键词: 职业培训 技能培训

内容

听完介绍,我们默默算了笔账,7.71万人揣回 6 亿元,人均工资收入达到 7000多元。王占全说:“更值得说道的是,全县近 8 万转移就业大军中,通过劳务经纪人带动走出去的就达到 5 万多人。全县344 名劳务经纪人在长期外出打工的艰辛磨砺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积累了资本,他们有的成立了劳务中介公司,成了小老板,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王占全的引领下,我们见到了劳务经纪人杨宝虎。今年 47 岁的杨宝虎十分健谈,已经从事劳务经纪人这一行当13个年头了。他说,1995 年搬出大山后,他和同村的几个年轻人到工程队去打工,他一边干活一边学习管理工程队。1999年,杨宝虎瞅准市场,带着30多个人第一次走出宁夏,来到内蒙古临河市从事蔬菜脱水工作。“那时候穷得连坐车的钱都没有,几十号人就搭着运煤车到的临河市。在临河市的那些日子,每天就为多挣几块钱,都要没命地干活。”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杨宝虎心里一阵心酸。
  在临河市,因为杨宝虎和同心人的踏实能干,40 多家蔬菜脱水厂都主动联系杨宝虎,希望他能多带些人来务工,同时也给他提出了更头疼的条件——要女工。杨宝虎心里清楚,在同心这个地方,要让女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打工,那比登天都难。回到同心后,杨宝虎先从自己的亲戚入手,把家里有劳动能力的女人都动用了,随后他又采用免车费、先付工资的办法,好不容易招够了 90 个人,一起返回了临河 。 在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 ,杨宝虎所带去的人 ,人均工资收入3000 余元。
  一个女人两个月挣 3000 块的消息在杨宝虎所在的王团镇联合村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了他的劳务输出大军中,杨宝虎的队伍一下从几十人发展到上千人。2007 年,他带领 3400 多人一同前往内蒙古打工,成为当时带动人数最多的劳务经纪人,也就是从那时候,杨宝虎的名气越来越大。“希望通过我的带动,激励更多人走出去,脚踏实地,艰苦创业,让日子红火起来。”杨宝虎说。
  联合村村民马全伏是最早跟着杨宝虎一起外出务工人员之一,说起这些年外出务工的收获,马全伏满脸喜悦。他说: “从大山里搬出来那会儿,家里穷得叮当响,肚子里连点油水都没有,吃肉都成了一种奢望。1996 年,我跟着杨宝虎出去务工,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当年,拿着辛苦赚来的 3 万块钱,我盖了房,买了地,日子一下就好起来了。我们这种季节性务工最划算,西瓜摘了出去打工,拿着工资回来掰玉米,打工务农两不误。明年,我再买上几头牛,让媳妇在家门口挣钱。”

知识出处

吴忠日报

《吴忠日报》

出版者:吴忠日报社

出版地:吴忠市

《吴忠日报》是中共宁夏吴忠市委的机关报。前身《银南报》,1989年9月试刊,1990年12月5 日正式创刊。《吴忠日报》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报性质,面向千家万户,力求雅俗共赏。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