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唯一号: 292834020230001217
专题名称: 端午节
文件路径: 2928/01/object/PDF/292810020230000005/003
起始页: 0161.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这天摘艾叶,备针灸用。为了纪念屈原,家家包粽子,吃粘糕,在河里划船,在岸上举行盛大集会,门楣上插杨柳,儿童手腕上缠五色线,胸前挂香荷包,饮雄黄酒,在耳朵鼻子上擦雄黄酒,以免虫子侵入,俗传插柳可以避灾,饮酒可以避瘟。这一天,不见青蛙,俗称癞蛤蟆避端午。 明清至民国之间,五月初五日,洗河岸河神祠举行赛神会,在初三日迎接四乡八位官神,初四日,四位官神由杨家店乘木筏,旌旗招展,锣鼓齐鸣,顺流而下,至上木厂登岸,到河神祠集会,跳神、唱戏。初五日官神入城,先至雍焯祠堂拜雍御史,再至忠谏祠堂拜张万纪,下午散神,各回本庙。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