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狄道古城遗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唯一号: 292834020230001166
专题名称: 唐狄道古城遗址
文件路径: 2928/01/object/PDF/292810020230000005/003
起始页: 0121.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乾隆《狄道州志》载:"临洗府西南,有旧城,俗名番城,在城南一里许,东、西、北三面与府城壕相连即故狄道城也。"此城南旧土城俗称番城者,即唐临州治所狄道古城,此城位置比较明显,南城墙至今遗址尚在,即今城南烧瓦窑之高塄坎,东西两城角,上有寺观,解放后群众取土拆毁;遗迹犹存。北城墙位置,即今城内光明巷之高塄坎,旧称黑暗门者、唐城北城墙内侧有唐代修建的北极观,唐哥舒翰纪功碑,宋代出土于此,至今仍屹立为证。番城内解放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遗物较多,有唐代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以及开元、乾元唐钱,此城面积比今城稍小,据考隋末唐初,吐谷浑曾盘据过洮河一带,唐开元二年(714年),薛仁贵之子薛讷与王唆,大破土谷浑于洮水,斩首数万级,安史乱后,陇右沦陷于吐蕃,历五代至北宋熙宁四年,公无1071年,狄道一直为吐蕃据有,此城为吐蕃占据300多年,历史上人们惯称为蕃城,熙宇五年,王韶克复熙河后,此城废除,重筑新城。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