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仙传奇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唯一号: 292834020230000049
专题名称: 站仙传奇
文件路径: 2928/01/object/PDF/2928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16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临洮县

专题描述

提起临洮风味小吃,不能不说嫩黄香脆、美味奇特的石子馍,清香可口,久存不馊,是家常之美食,也是探亲访友的馈赠佳品。石子馍的做法是用辛店朱家沟里的碎石子在锅里烘烤加热,然后滴入清油,把面饼子放在石子上烘炙做成的。奇怪的是,其他地方的石子稍微一加热就会炸裂,只有辛店朱家沟的石子才能做馍。 自乾隆年间以来,辛店朱家沟人建起了一处仙历亭,仙历亭里面一块石壁,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石子馍馍的"来历",传说没有"站仙爷"就没有石子儿馍馍,石子馍馍也有孝子神仙馍的别称。乾隆年间,朱家沟一户人家三岁小孩剃头,剃了之后马上会长出来,因此人们给他起名叫作"长毛有"。长毛有后来长大了,成了一个非常勤劳忠厚的好青年。麦收时节,人们最怕的就是狂雨跟冰雹,割麦就像龙口夺食,左邻右舍都说长毛有刚刚帮自己在地里收麦子,算一算时间又令他们非常惊奇,因为都在同一时间,这才明白长毛有是被贬下凡的神仙。 长毛有为什么被贬下凡间呢?有一年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安康,家家粮食满仓、牛羊满圈。人们不知惜福,大肆浪费,白花花的面条吃不上就倒在路边,小孩子拉完屎,娘竟然随手抓起馒头擦屁股,被天庭玉帝看见,大怒,降下御旨,要人间天灾连年,颗粒不收。有位神仙为人间百姓求情,结果被盛怒的玉帝贬下凡间,这位神仙就是后来的长毛有。 天灾连年家里断粮,长毛有的老母亲整天挨饿,他便拿着口袋来这条朱家沟筛河沙,背回家的河沙变成了金灿灿的小麦,整整七年。老母亲觉得蹊跷,夜里便偷偷跟随其后,发现孩子背进口袋的河沙变成了粮食,口袋外面的河沙依然是河沙。被老母亲发现后,仙术泄露,长毛有必须离开这个地方,但他还是不放心老母亲,又让老母亲每天到村里一块大石头那里看看,大石头上面有个窝,每天都会变一碗冒着热气的饭菜,不多也不少。 长毛有云游至青海站立羽化,后来朱家人朱家沟为其修建了"站仙庙"。站仙长期以来庇佑一方百姓,求之无不灵验,特别是施神药治好了无数疑难杂症,深受远近香客的顶拜。站仙庙有"孝子神仙”匾额一块,楹联一副日:"人多信奉焉水旱灾殃祷则必遂所愿;我独尊崇者性天笃厚贫而能孝其亲。” 站仙羽化而去,人们将他遗留的河沙带回了家,虽然没有幻化成粮食,但却成了朱家沟人的骄傲,烤出了奇香的美食。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产地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