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峡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唯一号: 292834020230000046
专题名称: 石景峡的传说
文件路径: 2928/01/object/PDF/2928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15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临洮县

专题描述

马衔山南端有一条峡谷,名叫石景峡。这里峡谷幽深、飞瀑流泉、怪石嶙峋、山势险峻,是临洮著名的旅游胜境。石景峡建有一座圣母殿,当地人也叫蔡姑庙,里面供奉的是一位明代出生在当地的姑娘,名叫蔡姑。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马衔山北麓的榆中县甘草店蔡家山有位农家女,聪慧伶俐,勤奋能干,学一样会一样。小小年纪既能替父亲操心大事,又能替母亲做饭、裁剪,老两口和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她。 蔡姑的哥哥乘农闲做麻皮生意,每次他从市场上回来,蔡姑总是从哥哥卖剩的麻皮中讨要一点。日积月累,蔡姑积攒的麻皮多了,引起了哥哥的怀疑,就拒绝给她麻皮。见哥哥不给,蔡姑就说:"你不给麻皮,你的麻皮也卖不出去。" 一连三天,哥哥的上等好麻皮怎么也卖不出去。窝了一肚子气的哥哥又不好发脾气,只好给蔡姑送了好多麻皮。第二天刚到市场上,他的麻皮就被一抢而光了。从此,哥哥每次卖麻皮回来,总要从卖剩余的麻皮里面让蔡姑挑一些。 一天,蔡姑和嫂子下地锄草,头顶的太阳火辣辣的烤得她俩直冒汗。蔡姑一挥手,一大块白云飘到了她们头顶遮住了阳光,这天气立刻清凉起来。她们锄完地准备回家时,蔡姑一挥手,那片白云缓缓飘走了。 一天早上,哥哥将两口袋麦子撒到地里,准备吃过饭驾牲口耕种,让蔡姑到地里赶麻雀。等吃过饭刚要耕种时,豆大的雨点"噼噼啪啪"落下来,眼看着麦种子就要糟蹋在地里了,哥哥急得什么似的,而蔡姑却指着两口袋麦子说:"你撒在地里的种子我都给你捡起来了,一粒不少。"哥哥和嫂嫂都觉得很奇怪,觉得妹妹跟常人不一样。 转眼间蔡姑长成16岁的大姑娘,出落得水灵灵的,十分讨人喜欢。正好有一家人来提亲,父母看婆家光阴也好,便答应了这门亲事。很快到了娶亲的日子,可谁知接新娘子上马时,蔡姑却不见了。大家提着灯笼四处寻找,一出大门发现门扣子上拴了一根麻绳,长长的麻绳一直走向马衔山,他们就连夜沿着麻绳追赶。 蔡姑边走边搓麻绳,走到马衔山顶,看见母亲与哥哥追她而来,这时离她要去的地方还有半截路,搓麻绳的麻却用完了,多年的修行将要前功尽弃。急中生智,蔡姑拔下头上的簪子,戳破自己的肚皮,把肠子拉出来接上,终于到了她要去的地方。当母亲与哥哥赶到时,她已经坐化了。 哥哥说:"你是人也好,神也好,要是我手里的扬麦杈能发芽,妈妈手里的烧火棍能开花,我们就给你修庙。"话刚说完,果然他手里的扬麦杈上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母亲手里拿的烧火棍上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于是人们就在这里修了一座蔡姑庙,人们认为蔡姑是九天圣母化身,于是主殿就叫圣母殿,每年五月端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庙会来祭祀她。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

相关人物

蔡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产地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