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傩舞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唯一号: 292834020230000028
专题名称: 临洮傩舞
文件路径: 2928/01/object/PDF/2928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09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临洮傩舞是远古先民创造并传承的驱除鬼疫的巫文化。这一民俗在临洮县全境广泛分布,尤其以玉井镇、窑店镇、衙下镇、南屏镇最为活跃。 临洮傩舞历史悠久,距今五千年前的马家窑彩陶十三人盆舞蹈纹饰,便是原始傩礼雏形。青铜时代,临洮傩礼从属中原傩礼。周代,傩的宗教因素很淡,由军人掌管仪轨, 简单粗犷,仪式感强,情节感弱。临洮傩舞继承军傩传统,法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为"跑马"和"带兵"。发黑护神时,傩师身着玄朱神衣,持响刀、扬金鞭,率众乡民索鬼驱疫,与《周礼》记载的"方相氏(军人)……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索室驱疫"吻合。 秦汉,信仰和艺术不断发展,临洗傩礼溶入杂技、巫术、武术等内容,完成"典礼”到“酬神"的变迁。临洮傩舞最为盛大的法事,由12位傩师身着虎头神衣表演,为汉代中原盛行的《12兽吃鬼歌》遗风。明代,临洮傩舞形成两个分支:汉傩和蕃傩。汉傩延续了长久以来的风俗,也兼容并蓄了蕃傩的部分文化特征,蕃傩则传承了藏羌民众的苯教信仰和仪轨。 傩舞法事为八大类:庙会、完天神、招魂、迎财神、闸山、跳家神、祭山(攒拉扎)、安宅;形式为演唱、舞蹈、武术、咒语、卜卦、扎签等;仪轨为请神、开坛、催愿、出幡、褪凶神、跑马带兵、招请亡魂、颂三圣、踩花坛等;神曲唱词36本;法器为羯鼓、响刀、钢签、神鞭、马头、獠牙等;穿着为五方神牌、虎头神衣。 临洮傩舞最具特色的表演为"十二全签"。 临洮,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穿境而过,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皆命名于此,战国秦长城西起之地,老子飞升所在,也是貂蝉故里。建县2400年来,一直是中原集权高度重视的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原傩礼对这一地域渗透深刻。西北边陲多民族共存的现状,又使得这一地域的文化有较强包容性,临洮傩舞呈现出立体多层面的信息。 临洮傩舞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是古老的驱除鬼疫的巫文化,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本土化信仰,传承了中原军傩表演风格,蕃汉两傩互融互补共同发展,"十二全签" 独一无二。 临洮傩舞是子承父业的古老传统,随着文化生态和生存理念的日渐现代,现从业者仅69人。过去五年内,临洮县为了推动和传承保护傩舞,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建立傩舞传习所一个;每年定期举办清明节、端午节傩舞调演,至2017年已满六届;拍摄电视纪录片《司公》,获2017中国民族影像志纪录片铜奖,并获邀在芬兰举行的坦佩雷国际电影节中展映。

知识出处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讲述了临洮县的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的文化传统。它们是一种人类创造和传承的非物质财富,代表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独特价值观、知识体系、社会习俗和技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临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传统戏剧等)、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如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知识与实践关系(如传统医药知识、农耕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制陶、制织、制皮、木雕等)等。临洮,作为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活态传承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临洮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临洮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临洮绵延的气韵和血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