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集乡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地理名称: 潘家集乡
唯一号: 292833020230000007
文件路径: 2928/01/object/PDF/2928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061.pdf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临洮县

参考方位

位于临洮县城西南部,东临衙下乡,西连康乐县马家集、草滩两乡,南靠苟家滩及康乐县五户乡,北与西坪乡接壤。

介绍

潘家集乡位于临洮县城西南部,东临衙下乡,西连康乐县马家集、草滩两乡,南靠苟家滩及康乐县五户乡,北与西坪乡接壤,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16公里,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潘家集行政村潘家集自然村。 潘家集乡以驻地潘家集得名,传说,清同治以前,此地居民多系潘姓,又有集市,始有此名。建国前,红道峪沟南为益民乡,沟北为临康乡所辖。建国后,红峪、杜巴王家、刘家庙、刘家湾属九区杜巴王家乡;单家山、民族联合、下何家、兴丰、上潘家、开家沟的部分地区属十区鹑鸽崖乡。开家沟的牙扎拉、常家、山庄、董家咀属九区小支沟乡。1952年属十区潘家集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潘家集大队,属衙下公社管辖。1961年成立潘家集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潘家集乡。现辖:潘家集、兴丰、红峪、单家山、下何家、洛家川、杜巴王家、刘家湾、洛家窑、升家沟、上潘家、刘家庙12个行政村。2912户,15626人。其中回族51户,一个行政村,263人。其余均汉族。 全乡大部分属紫松山系,海拔2095米左右,西南高,东北低,主要由红道峪、唐家沟、巴马峪三条大沟组成,属二阴山区,有耕地32159亩,多为山坡、沟坝地,林业发展较快。有社办林场128个,造林面积达12279亩。有大牲畜2724头,猪羊7059口 (只)。主要种植小麦、豌豆、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以胡麻为主,其次产当归、党参、蕨菜。1985年粮食亩产326斤。 境内巴马峪沟的红土,色鲜无砂,质地纯洁,含油质,为当地油漆粉刷原料,近年来已作为地质钻探的润滑用料。有农具厂、修造厂各一所。境内有(临尕)简易公路一条,直穿全乡,并通康乐县,交通方便。 教育卫生方面有较大发展,解放前,只有一所小学,学生100余人,现有初中一所,八年制学校一所,小学七所。有乡卫生院、畜牧兽医站各一所。为发展生产,普及教育,繁荣经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了方便。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