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唯一号: 292830020230000087
人物姓名: 李冲
人物异名: 字:思顺
文件路径: 2928/01/object/PDF/2928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054.pdf
性别:
出生年: 450
卒年: 498
亲属: 李宝;李佐;李延实

传略

李冲(450-498年),字思顺,宝少子,佐弟。少孤,为长史荥阳太守冲长兄李承所抚养。冲,“少怀济世报国之志,好经世治用之学。”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初年,任宫中文书。不久又提升为内秘书令①,南部给事中②,协助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进“太和改制”,并以卓越才智,殚精竭虑,为北魏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等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冲创立的“三长制”、"新租调制",适时调整了生产关系,与 “均田制”构成了北魏政治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冲因功绩显著,提升为中书令③加散骑常侍,赐爵顺阳侯,为冯太后所倚重,“恩宠日盛”。后,又赐为陇西公。 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亲政,对冲更是“侍接有加”,“亲敬弥甚,君臣之间,情义莫二"。冲直接参与孝文帝推行的仪礼、仪律法令的制定和官制的改革诸事宜。“仪礼仪律令”,帝执笔书之,李冲忠勤明段,加以缜密。旧臣贵族,莫不心服,中外推之。李冲辅佐孝文帝拟订的《魏律》,对后来的《隋律》、《唐律》均有很大的影响,它上承魏晋,下启隋唐,在中国封建法律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冲在改革官制、爵制、精简官僚机构、选定百官、整顿吏治、变易服饰等方面均有建树。公元493年,即太和十七年,李冲奉命主持营造新都洛阳。冲博学多才,史称“器怀渊博,经度明远。”是一位精通测量、计算和制图治学的能人。具有高超的建筑才能和实际操作本领。李冲亲自设计主持营造的新都洛阳,规模空前,布局和谐,气势宏伟,成为多民族杂居,工商业繁荣的国际性中心大都市。后隋唐两朝在长安建都,多效李冲营建洛阳做法。孝文帝与冲联姻后,进封冲为荥阳郡开国侯。后又升任侍中吏部尚书④, 太子少傅⑤,封咸阳公。 李冲为官,能处要自厉,秉公办事,清正廉明,不循私情,德行高洁,襟怀坦荡,堪为官吏楷模。李冲从政二十余年,身当大任,孜孜不倦,备极辛苦。又受李彪恶行刺激,深悔自己所荐非人,暴怒伤肝,溘然长逝。孝文帝悲痛欲绝,亲自主持丧葬之事,将冲葬于覆舟山下的杜预墓旁,为之举哀,赞冲:“执我枢衡,总理朝务,……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太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并颂扬他为“国之贤也,朝之望也”,李冲,不愧为一代名臣。 冲长子李延实。袭父爵咸阳公。

知识出处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 上册》

《临洮人物传略》(上册)是继新编《临洮县志》、《临洮史话》后的又一部文史瑰宝。临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书的编纂工作责成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县委宣传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通晓地方史志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郑鸿云、宿永智等同志广泛查阅史料,精心筛选人物,潜心编著书稿,可以说是九易其稿、以至大成。

阅读

相关专题

尚书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