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景观的永久定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677
颗粒名称: 一、人文景观的永久定格
分类号: K901.42
页数: 14
页码: 104-117
摘要: 在临洮悠久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我们的祖先以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艺术创造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做为历史进程中的丰碑,人民群众所敬仰爱幕的文化名人,便组成了一条存在于时间长河里的人文风景线,以一种动的景观,永久定格于历史的长廊里。
关键词: 人文景观 临洮县

内容

在临洮悠久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我们的祖先以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艺术创造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做为历史进程中的丰碑,人民群众所敬仰爱幕的文化名人,便组成了一条存在于时间长河里的人文风景线,以一种动的景观,永久定格于历史的长廊里。
  忠于职守的辛庆忌
  辛庆忌(?-公元前12年),字子贞,少时因父武贤的功勋任校臣,跟随长乐侯常惠在西域都护府的'乌松地区驻兵屯田,由战功任侍郎官,升校尉,率领将士到焉耆国屯田,回到朝廷后为"谒者",掌兵赞职务。汉元帝(公元前48至33年)初,授予侯补金城长史(相当于秘书长),荐为"茂才”,历任郎中,车骑将军,校尉官,张掖、酒泉太守,政绩卓著。
  汉成帝(公元前32年至前7年)初,由光禄大夫迁至执金吾。当时槐里令朱云上书,愿借上方剑,斩佞臣张禹,成帝怒,欲诛朱云,朱云攀折殿槛呼喊:"臣得从龙逢、比干于地下足矣。"辛庆忌叩头立救,后成帝省悟,将朱云改为狱禁。
  不久,庆忌因子杀人,被罪贬官,外调酒泉太守。一年余,大将军王凤在成帝前竭力保荐庆忌忠贞正直,仁爱宽厚,精通军事,有勇有谋,是国家难得的栋梁之材。朝延复任为光禄大夫,执金吾。数年后,因犯小罪,又被贬到云中郡任太守。不久,还朝为光禄大夫,右将军,徙左将军。
  庆忌一生居处恭俭,忠于职守,匈奴及西域诸国,敬其威信勇略,边境和睦无事,年老卒于任职所在地。
  和历代忧国忧民的开明官员一样,辛庆忌为西部的开发,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和繁荣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不朽的人文精神,并不因为时光的磨蚀而褪色,相反地它融入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洪流中,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去采撷和发掘。
  《狄道州志》载辛庆忌史料丹心照千古的杨继盛
  《杨忠愍公全集》印刷雕版一杨继盛肖像
  杨继盛(公元1516至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保定容城人(今河北徐水容城镇),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员外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因谏仇鸾开马市,被贬为狄道(今临洮)典史(官名,元代设置。明法沿置,明代废除县尉,由主簿掌管辑捕;主簿出缺时,由典史兼管)。
  他在临洮期间,主要办了以下诸事:
  兴教育,置学田。在岳麓山超然台,以门生贽礼和自己的俸薪修建"超然书院",亲自给生员讲学,从学者50多人。还购置学田2000多亩,以补助生员冠、婚、丧葬及贫困者。后又在城内圆通寺设书馆("椒山书院")请教书先生2人,招收蕃、汉生童100多人读书。
  开采煤矿。临洮城南70里锁林峡有煤矿,因藏民阻拦不得开采。杨椒山亲率门生数人,前往商洽,并给予实惠。煤矿大开,便民利民,椒山撰写《开煤山记》一文,镌刻于峡内石崖上。
  兴修水利。椒山倡修渠道,灌溉农田,教导城西农民种蔬菜,就地挖水井,并创制桔槔(俗称扬杆,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汲水的工具),园农收入倍增。
  兴利除弊。临洮县征收粮草旧日无官册,积弊很大。椒山核出超征粮税,并将应征粮草分为三等,按贫富分担,既增加了税收,又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负担。
  临洮贫民有以织褐为生的,官吏压价派购,或以杂物强换,压榨剥削老百姓。椒山即出告示,禁约公差人员买褐,使卖褐贫民得以安生。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椒山来狄道之第二年,被迁升为山东诸城知县。他在狄道时,勤政爱民,百姓感恩戴德,称他为"杨父"。离任之日,百姓哭泣,送行者千余人。以后接连四次迁升,官复原职。不久,又因奏劾严党,被诏入狱。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椒山被害于北京西市,年仅40岁。后由门生邹应龙(皋兰人)与同年张万纪(狄道人)等奏倒严党,完成他的遗志。明穆宗继位,追谥他为"忠愍"。狄道人民为纪念他,在岳麓山超然台上修建了 "椒山祠",又在城内石桥街修建了杨忠愍公祠。
  杨继盛是被奸佞迫害贬官来临洮的,他得到临洮人民的欢迎和接纳;而他决不沉暮,依然献出一片丹心,尽心尽力为民办好事,表现了杨继盛弘扬我们民族忍辱负重的道德情操,勤政为民,矢志不移,在历史长河中,成了一朵耀眼的浪花。
  杨继盛在临洮的生动故事,已化作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需要我们永远去传承、发扬和光大!
  杨忠愍公庙碑
  杨继盛手书对联拓片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记开山煤山藕》(28cnX67cm)
  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衰高中丞》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元旦有感》
  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谪所苦阴雨述怀》(28cmX67cm)忠心为国的二乡贤
  雍焯墓出土朱砂砚
  雍焯墓志盖
  明代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和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在临洮这块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两位杰出的英才,他们忠心报国,勇斗权奸,为民兴利,两袖清风,先后荣获二乡贤的佳誉。他们就是雍焯和张万纪。
  雍焯:字闇中,临洮府狄道县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陕西乡试考中举人。幼年聪明好学,初任武乡县教谕,勤考核,重品德,扶持贫困学子,后辈奋然兴起。督学胡公赞赏他的诗才,聘为河南考试官,擢任交城县令,又调河津令。任职期间,为民兴利除弊’放宽税赋,捐款兴学,给历代有大功绩于地方者修建祠庙,纪念功勋,并改革买卖婚姻陋习。人们歌颂他:"高如山,明如镜,清如水,平如秤。"
  雍焯调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后,条陈弊政,被朝廷采纳,公布施行。他奉命到河南整饬军纪时,纠正互相影射攻讦的案件多起。后巡按山东,因提倡廉能循吏段知府的祀享,论究梅提学之奸伪,书奏衍圣公之恶迹,忤触权贵,便称疾告归故里。
  在家二十余年,从事地方公益事业,捐款修缮城垣,设立义冢,增置学田,整修祠宇。家中修建小楼收藏古今书画,致力学术研究。著有《中州使余集》、《洮阳八景诗》等多部。有名御史之称。
  张万纪:字舜卿,号兑溪,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考中进士,以掌传旨册升迁户科给事中。
  当时,严嵩集团的尹耕在河间知府任中恶迹多端,因嵩包庇,由河间知府升为佥事。河间地区的群众怨声载道,万纪深恶痛疾,遂给世宗上书,揭发尹耕的罪恶,世宗立即罢免尹耕,发配边关充军。
  不久,万纪转任礼科右给事中。世宗崇尚迷信,亲迎陶真人入朝,朝廷官员均列班焚香膜拜,惟万纪独不参与。世宗大怒,重责40大板。养伤期间,万纪又给世宗上书,陈述自己对朝廷大搞迷信活动的意见。奏章上后,世宗不理。后来,万纪听到权奸严嵩要谋杀杨继盛,又急速上书营救。严嵩闻知,即将他远调庐州任知府。到任后,他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考察风俗人情,停止或缓办各项不急需的事务,捐助俸金倡导并组织群众凿山开渠,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达数千顷,群众受到实惠,境内人民尊敬他,立生祠纪念他。而严党一伙以星变为借口,诬他不利朝廷,被免官归里。
  离开庐州时,他两袖清风,州署门口有上马的踏脚石,他颇喜爱。庐州群众在他起行后,竟将此石远涉千里送到家中,上刻"庐州石"三字。现仍置临洮北大街万纪后裔庭院中,为临洮文物。
  张万纪去世后,狄道人民尊为乡贤,在岳麓山杨椒山祠堂同享祭祀。
  封建时代的这两位清官,在他们的身上,同时集中的表现着传统文化儒家的忠仁,佛家的诚善,墨家的兼爱,这三种思想兼而有之的精神,共同构成了他们各自的人格魅力,那就是不屈不挠地和邪恶作顽强的斗争,勤勤恳恳地为民办事,这种对国家的忠,对人民的爱,表现为他们生命的最高形式和入世情怀,羸得临洮人民千秋万世仰慕;这种历史文化的闪光,成了一种不竭的精神源泉,永远滋育着临洮人民奋发有为的高尚志操。
  现存于张万纪后裔座院中的庐州石
  张万纪家祠石坊遗物
  张万纪故居过亭珠玉般闪光的兄弟诗人
  诗集《戒庵诗草》木刻印刷版
  在明末清初的中国诗坛上,有两位珠玉般闪光的兄弟诗人,这就是张晋和张谦。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性格体验,充分发挥各自饱满的智慧和才情,写下了一首首惊世骇俗的诗章,以清寂和悲凉的风格,融入诗歌的大合唱,成为苍茫时空里的1声声浩歌。二人生命的流程虽然极其凄苦、短暂,但这一首首怒放的诗花,在文化园地中娃紫嫣红,争奇斗妍。
  张晋:(公元1629-1660年)字康候,号戒庵,明末清初狄道南郊人,自幼聪慧过人,23岁举乡试’24岁中进士。博学多才,长诗文。26岁任刑部观政,次年任江苏丹徒令。在丹徒期间,亲访民间疾苦,振兴农桑,兴办学校,裁除地方陋习,罢一切不急之务,3年政绩大著,人民称颂。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兼乡试同考官时,因主考官舞弊事件牵连,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抑郁而殁,年仅31岁。张晋10多岁就以诗出名,他的诗挚学李白,兼及李贺之体,如云蒸泉涌,蔚成壮观,寄思无端,忽仙忽鬼。由于他生逢明末清初,兵马倥偬,民生涂炭,不少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当时人民离乱逃亡的悲惨情景。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四年,曾写过一些反映临洮地方淳朴风情的作品,表现出一种轻松、喜悦的情调。
  张谦:字牧公,拔贡生,系张晋的胞弟。自幼聪明,才思敏捷,少年能诗。初至兄署(张晋时令丹徒),即以能诗闻。当时绅士以牧公年少,并不相信。春日诸名士邀饮板桥,大家请他写诗,牧公即口占二绝:"轻烟远接瓜州渡,细雨低迷扬子桥。薄暮孤舟下春水,钟声闲落大江潮"。"板桥东去是青溪,无数春莺坐树啼。欲听江南杨柳曲,美人遥在杏花西",众乡绅这才不得不佩服。
  兄晋殁后,家境即陷入贫困之中,但仍勤奋读书。他精通文史,知识渊博。1666年从丹徒返回临洮,此时家在南郊的田园早已成了别人的产业,生活更趋贫困,于是以行医为业,终因孤寂苦闷,贫穷潦倒而卒,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张谦的五律、七律,命意得体,炼句严整,对仗工稳,意境深沉稳健。吴镇曾写诗赞道:"二张珠玉在,后起更嶙峋",即指张晋、张谦二人的诗如珠玉一样光照后世。
  《戒庵诗草》诗集湖南沅州知府吴镇
  吴镇画像
  才华横溢的诗人吴镇
  吴镇信印章(唐链篆刻)
  清代康、乾年间,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名震陇原,声播江南,他就是吴镇。
  吴镇(公元1721-1797年)字信辰,一字士安,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临洮人。幼时天资聪明,12岁即解声律,能诗。17岁补临洮府学弟子员,24岁由禀生充拔贡。26岁时,山东著名学者牛运震主讲兰山书院,他负笈从学,为入室弟子。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中举,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先后任陕西耀州学正及韩城县教谕。因丁母优归里,知州呼延华国聘请他修《狄道州志》,书成后,一时推为名志。其后,由于陕西巡抚毕秋帆的保荐,出任山东省济南府陵县知县。当时,寿张县农民聚众起义,山东一带地方官吏进行镇压,对捕获义军战士严酷迫害,吴镇却敢从宽议处,并释放无辜300余人。遂后迁升湖南兴国州知州,更加谙练政事,剖决如流。在任一年,百废俱兴,但终因强调群众疾苦,耿直敢言,违忤湖南某中臣,借口隐蔽属县乱事,责其失职,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解职还乡。归时,两袖清风,惟携书画数卷,沅石数方而已。晚年主讲兰山书院8年,提倡实学,因而弟子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
  吴镇在江南任职期间,公余吟啸,曾写了大量的诗作。蛰居乡里后,又吟诗自娱,并与东南名士、诗坛盟主袁枚引为知己,虽未曾晤面,但诗歌唱答,书简往来,彼此倾慕之情颇深。
  吴镇的诗,有相当多的篇章是写临洮风情和人物胜迹的。诗中,状物写景,生动逼真,清新自然;畅抒胸怀,恋乡之情,跃然纸上。《我忆临洮好》十首,是歌颂临洮,赞美家乡的佳作代表。吴镇所填之词,不同于裁红剪绿,浅唱低吟的轻靡之音,而是题材范围比较广阔,既有吊古怀今,羁旅情思,也有朋友赠答,咏物题画等。但在这众多词作中怀乡之情往往漾溢在词行间,表现了作者对于家乡魂牵梦绕的眷恋。所以,袁枚曾称赞为"新妙奇警,夺人目光"。张世法评价:"性情气骨,盎然流露于千字间,所谓万斛泉不择地而涌出者"。
  吴镇一生著作甚多,有《松花庵全集》12卷传世。
  吴镇主编的《狄道州志》
  吴镇《松花庵集》书签雕版(临洮县博物藏)
  《狄道州志》书签雕版(临洮县博物藏)李镜清像
  李镜清像
  为民主而战的二斗士
  于右任题李镜清先生纪念碑
  辛亥起义,肇建民国,但民主自由和封建专制依然在冲突的波峰中激荡着。此时,高扬理想信念旗帜的临洮仁人志士,勇立潮头,不怕流血,不畏恶势,英勇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生命,谱写出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李镜清和黄文中,就是其中的两位斗士, 他们的英名和业绩,与时空永在。
  李镜清:(公元1871-1912年),字鉴亭,临洮县城人,幼年聪颖好学,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优廪生考取拔贡,次年朝考一等,出任四川县令。后因屡建奇功而多次迁升。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各界人士倡议承认共和,组织甘肃省临时议会,3月,投票公举镜清任省议会议长。就职后,宣布共和,提议免除各项供应,整理财政,除弊恤民,并在危机关头,稳妥处理各种突发重大事件,坚持议会工作,提出筑铁路、征收烟税等案。后终因反镜清者离间,被拥护帝制反对共和的甘肃军阀马安良暗杀。地方曾建祠,匾书:精诚壮烈,永久纪念。
  遗著有《仕优斋遗文》、《清草堂论学集》及校编《狄道州续志》等。黄文中(公元1890-1946年),临洮城关人。民国初年由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自费游学日本,获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士,并参加了同盟会,翻译植原悦二郎教授所著《日本民权发达史》,倡言民权,鼓吹三民主义。书稿完成后,谨呈孙中山审阅并面谒赐教。中山先生恳切教诲:进取精神可嘉,当致力于中华民权的宣传与建立。同时中山先生称誉该译著"对研究日本民权颇有裨益”,并在书稿上亲笔题写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倡,逆之则亡"这一千古名言。黄文中学成回国后,任甘肃省教育厅一科科长,并在各大、中学校兼课。当时,民主自由思想高涨,他到处演讲宣传,抨击军阀专制,批评时政,倡言民主自由,引起当局忌恨,暗中派兵伺机狙击。在一次下班回家途中,突遭暗算,他被打得头破齿落,耳裂指断,昏迷不醒。后经路人发现,急送医院抢救,脱险苏醒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我的舌头尚在否?舌头在,还得讲!还得说!我的肩膀是孙大元帅拍过的,坚不可摧!"遭此毒手后,他自号"再来人”,并不因此而畏蕙退缩,照常大谈国是。
  "九、一八”事变后,他自任甘肃民众代表,依然到处发表救亡言论。此后几年,国事日非,他只得寓居"西湖俞楼”,借诗抒忧国之情,发报国之志,湖上的许多名胜处,都留下了他的题咏联语,并将此联语结集成册,流传于沪杭间。
  他的联语,隽逸高远,被世人最称颂的"西湖天下景"这副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上联从空间落墨,写西湖常景,山明水秀,无处不美; 下联从时间着笔,评西湖变化,晴好雨奇,无时不佳,确实可称为景情并茂,表里皆美的叠字联珠佳对。
  历史的风雨不断洗涤着那些腐朽的沉沙,也扬弃着那些浮在表层的泡沫,进步和文明就象灿亮的星座引领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步入更加峥嵘的岁月。李镜清和黄文中树立起来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鼓舞我们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更加辉煌灿烂的新文化来。
  黄文中像
  黄文中为杭州西湖题写的楹联孙中山先生为黄文中译著《日本民权发达史》题词致力于史志金石之学的张维
  张维所著《陇右金石录》
  西部苍茫的大山,并不仅仅是闭锁的荒寒。当二十世纪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在史学界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他,就是张维。
  张维(公元1889-1950年),字维之,号鸿汀,临洮城关镇人。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学堂,考取宣统已酉科拔贡第三名,复试列二等五名,授学部书记官。
  辛亥武昌起议后,回原籍联合地方同盟会会员及开明人士,成立狄道州议会。先后倡办《甘肃民报》、《大河报》、《政闻报》宣传改革。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国史馆顾问、兰州大学特约教授等职。
  张维早年以诗文著称于乡里,及后追踪乾嘉学派致力于王夫子、黄宗羲、顾炎武诸氏之学。治学主明事理,重实用,此后乃专力史志、金石之学。所著有关西北史志,深有见解,为国内史学界所重视。著书已刊行者有11种31册,定稿待刊多种,他的辞条被列入20世纪40年代《中国名人图鉴》。

知识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古称狄道,是我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同时分布有第三纪(距今6000 —— 200万年间)的红色沉积岩层(丹霞地貌)。我们从当地及周边地区(和政、广河、永靖)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如恐龙骨架、恐龙蛋、恐龙足即,8米长4米高的身躯威武的黄河剑齿象、还有铲齿 象、剑齿虎、头上长有四角的长颈鹿等化石,知道黄河上游曾是气候湿润、湖泊密布、森林 蔽天、水草丰美、野兽奔突,苍芒而生机勃勃的土地。乃至后来的史籍中,也不乏这样的记载。至今洮河从南至北,蜿蜒穿越全境,富庶一方。流经县境115公里,哺育了粮丰树茂花艳的狭长绿州。

阅读

相关人物

辛庆忌
相关人物
杨继盛
相关人物
雍焯
相关人物
张万纪
相关人物
张晋
相关人物
张谦
相关人物
吴镇
相关人物
李镜清
相关人物
黄文中
相关人物
张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