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星河灿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67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星河灿烂
分类号: K294.2
页数: 49
页码: 101-149
摘要: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当这首古歌的声韵响彻在华夏大地的时候,临洮,这一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便象浩茫天宇间银河系里的星座,以它晶亮璀璨的光辉,熠熠闪烁于寰宇,激起千万人的仰慕和敬重。临洮,大自然赐予了她葱茏妩媚、物华天宝的壮丽和神奇,被《资治通鉴》称之谓"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风水宝地;临洮,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也描绘着她繁荣昌盛灿若星河的人文景观。
关键词: 地方史 临洮县

内容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当这首古歌的声韵响彻在华夏大地的时候,临洮,这一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便象浩茫天宇间银河系里的星座,以它晶亮璀璨的光辉,熠熠闪烁于寰宇,激起千万人的仰慕和敬重。
  临洮,大自然赐予了她葱茏妩媚、物华天宝的壮丽和神奇,被《资治通鉴》称之谓"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风水宝地;临洮,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也描绘着她繁荣昌盛灿若星河的人文景观。
  从古至今,临洮人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历史的壮歌,用挚着和勇毅的不屈精神,创造了物质和精神文明之美。在历史的年轮里,不仅记下了她沧桑巨变的岁月,也记下了她引以为自豪的名士、豪杰,和她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自汉以降,辛武贤、辛庆忌父子,平乱安邦,驻兵屯田,忠于职守,勤政为民,成为一代名将、名臣。唐王朝时,李氏众多帝王、宰相,以他们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舞台上创下了煌煌伟业,光耀千秋。
  明代嘉靖年间,以贬来临洮的杨继盛为代表的忠烈之士,督办学校,兴修水利,体察民情,减轻民苦,深得人民的尊崇,如下联语表露的正是人民对佞臣的憎恶和对杨继盛这样的廉吏的称颂:
  尔佞臣,权计压京师,趋炎附势,恨铃山堂无片瓦,五奸十大罪,秽名还借我公传;余小子,臣游来狄郡,起废兴衰,喜洮水岸有崇祠,两谏千秋功,成绩犹留他客颂。
  清代的张晋、张谦、吴镇以珠圆玉润的凌云健笔,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们书写的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美妙华章,似闪闪的亮星,在我国文苑独放异彩。
  作为所处多民族杂居特殊通域位置的临洮,自古就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发展格局。在元朝,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八思巴,他在临洮期间建寺传法、著书译文,为佛教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永远被世人所称颂。
  座落于县城东山根的穆扶提东拱北,以古朴自然,庄重肃穆的宏伟建筑群,让独特的伊斯兰名胜古迹特色辉映于临洮大地。第31世教长马金焕执教时大力提倡办学,倡导回民儿童学汉文。清代诗人吴镇根据穆扶提特点题写对联,就镌刻在山门两边。这一件件历史真实,把汉、藏、回民族团结求发展,携手共进图繁荣的华章,谱写得渊源流长,世代清芳。
  文化是以文化名人为代表而传承的。仰望历史长空,我们看到一个个闪光的星辰;无数个星辰汇合成横贯长天的灿烂星河。府城隍庙大殿
  府城隍庙建筑局部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各民族地域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传统,既体现着历史的连续性,也表现着它的特异性,各民族交融互补而形成的这种文化特殊现象一 ——民俗文化,在临洮独具特色。
  临洮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有花儿和花儿会。这种口头传承的民歌,以它的广泛群众性为基础,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在山野、在旷地,他们高唱一首首花儿,用昂扬的旋律,回环的曲调,唱生活,抒挚爱,表心迹,诉衷情,构成了一幅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画。
  而与此相映照的临洮南部地区群众欢度的拉扎节,则是用神灵崇拜的形式举办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人民乐业。这种以民俗民风的形式进入当代的藏俗遗风,是一种原岳麓山戎疆亭
  超然书院一角
  生态的感性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拉扎节更多的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在理性的文明文化日渐壮阔的今天,它继续保持着民俗文化真诚、愉悦、美感的多重品格和作用。
  自元、明,到清代,以杨继盛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兴办书院,购置学田,兴学重教,在临洮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文峰塔上风铃的轻响,不仅回荡着历史的余音,而且把文风鼎盛的威名远播于华夏大地。
  自元、明,到清代,以狄道知县郭士全为代表的地方官吏,兴修水利,灌溉良田,在美丽富饶的河谷川地,引洮水造福人民,使广大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丰功伟绩,立碑纪念,并称所修渠道为"郭公渠"。
  耿耿星河,荧荧闪闪;人文景观,壮丽恢宏。在此,我们不仅引以为自豪,更激励我们奋发前进,在今天昂首迈向新世纪的美好时光里,继承先贤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奋发进取,用聪明和才智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超然书院文峰塔人文景观的永久定格
  在临洮悠久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我们的祖先以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艺术创造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做为历史进程中的丰碑,人民群众所敬仰爱幕的文化名人,便组成了一条存在于时间长河里的人文风景线,以一种动的景观,永久定格于历史的长廊里。
  忠于职守的辛庆忌
  辛庆忌(?-公元前12年),字子贞,少时因父武贤的功勋任校臣,跟随长乐侯常惠在西域都护府的'乌松地区驻兵屯田,由战功任侍郎官,升校尉,率领将士到焉耆国屯田,回到朝廷后为"谒者",掌兵赞职务。汉元帝(公元前48至33年)初,授予侯补金城长史(相当于秘书长),荐为"茂才”,历任郎中,车骑将军,校尉官,张掖、酒泉太守,政绩卓著。
  汉成帝(公元前32年至前7年)初,由光禄大夫迁至执金吾。当时槐里令朱云上书,愿借上方剑,斩佞臣张禹,成帝怒,欲诛朱云,朱云攀折殿槛呼喊:"臣得从龙逢、比干于地下足矣。"辛庆忌叩头立救,后成帝省悟,将朱云改为狱禁。
  不久,庆忌因子杀人,被罪贬官,外调酒泉太守。一年余,大将军王凤在成帝前竭力保荐庆忌忠贞正直,仁爱宽厚,精通军事,有勇有谋,是国家难得的栋梁之材。朝延复任为光禄大夫,执金吾。数年后,因犯小罪,又被贬到云中郡任太守。不久,还朝为光禄大夫,右将军,徙左将军。
  庆忌一生居处恭俭,忠于职守,匈奴及西域诸国,敬其威信勇略,边境和睦无事,年老卒于任职所在地。
  和历代忧国忧民的开明官员一样,辛庆忌为西部的开发,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和繁荣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不朽的人文精神,并不因为时光的磨蚀而褪色,相反地它融入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洪流中,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去采撷和发掘。
  《狄道州志》载辛庆忌史料丹心照千古的杨继盛
  《杨忠愍公全集》印刷雕版一杨继盛肖像
  杨继盛(公元1516至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保定容城人(今河北徐水容城镇),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员外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因谏仇鸾开马市,被贬为狄道(今临洮)典史(官名,元代设置。明法沿置,明代废除县尉,由主簿掌管辑捕;主簿出缺时,由典史兼管)。
  他在临洮期间,主要办了以下诸事:
  兴教育,置学田。在岳麓山超然台,以门生贽礼和自己的俸薪修建"超然书院",亲自给生员讲学,从学者50多人。还购置学田2000多亩,以补助生员冠、婚、丧葬及贫困者。后又在城内圆通寺设书馆("椒山书院")请教书先生2人,招收蕃、汉生童100多人读书。
  开采煤矿。临洮城南70里锁林峡有煤矿,因藏民阻拦不得开采。杨椒山亲率门生数人,前往商洽,并给予实惠。煤矿大开,便民利民,椒山撰写《开煤山记》一文,镌刻于峡内石崖上。
  兴修水利。椒山倡修渠道,灌溉农田,教导城西农民种蔬菜,就地挖水井,并创制桔槔(俗称扬杆,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汲水的工具),园农收入倍增。
  兴利除弊。临洮县征收粮草旧日无官册,积弊很大。椒山核出超征粮税,并将应征粮草分为三等,按贫富分担,既增加了税收,又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负担。
  临洮贫民有以织褐为生的,官吏压价派购,或以杂物强换,压榨剥削老百姓。椒山即出告示,禁约公差人员买褐,使卖褐贫民得以安生。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椒山来狄道之第二年,被迁升为山东诸城知县。他在狄道时,勤政爱民,百姓感恩戴德,称他为"杨父"。离任之日,百姓哭泣,送行者千余人。以后接连四次迁升,官复原职。不久,又因奏劾严党,被诏入狱。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椒山被害于北京西市,年仅40岁。后由门生邹应龙(皋兰人)与同年张万纪(狄道人)等奏倒严党,完成他的遗志。明穆宗继位,追谥他为"忠愍"。狄道人民为纪念他,在岳麓山超然台上修建了 "椒山祠",又在城内石桥街修建了杨忠愍公祠。
  杨继盛是被奸佞迫害贬官来临洮的,他得到临洮人民的欢迎和接纳;而他决不沉暮,依然献出一片丹心,尽心尽力为民办好事,表现了杨继盛弘扬我们民族忍辱负重的道德情操,勤政为民,矢志不移,在历史长河中,成了一朵耀眼的浪花。
  杨继盛在临洮的生动故事,已化作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需要我们永远去传承、发扬和光大!
  杨忠愍公庙碑
  杨继盛手书对联拓片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记开山煤山藕》(28cnX67cm)
  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衰高中丞》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元旦有感》
  明·杨继盛书临洮谪所诗文稿《谪所苦阴雨述怀》(28cmX67cm)忠心为国的二乡贤
  雍焯墓出土朱砂砚
  雍焯墓志盖
  明代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和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在临洮这块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两位杰出的英才,他们忠心报国,勇斗权奸,为民兴利,两袖清风,先后荣获二乡贤的佳誉。他们就是雍焯和张万纪。
  雍焯:字闇中,临洮府狄道县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陕西乡试考中举人。幼年聪明好学,初任武乡县教谕,勤考核,重品德,扶持贫困学子,后辈奋然兴起。督学胡公赞赏他的诗才,聘为河南考试官,擢任交城县令,又调河津令。任职期间,为民兴利除弊’放宽税赋,捐款兴学,给历代有大功绩于地方者修建祠庙,纪念功勋,并改革买卖婚姻陋习。人们歌颂他:"高如山,明如镜,清如水,平如秤。"
  雍焯调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后,条陈弊政,被朝廷采纳,公布施行。他奉命到河南整饬军纪时,纠正互相影射攻讦的案件多起。后巡按山东,因提倡廉能循吏段知府的祀享,论究梅提学之奸伪,书奏衍圣公之恶迹,忤触权贵,便称疾告归故里。
  在家二十余年,从事地方公益事业,捐款修缮城垣,设立义冢,增置学田,整修祠宇。家中修建小楼收藏古今书画,致力学术研究。著有《中州使余集》、《洮阳八景诗》等多部。有名御史之称。
  张万纪:字舜卿,号兑溪,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考中进士,以掌传旨册升迁户科给事中。
  当时,严嵩集团的尹耕在河间知府任中恶迹多端,因嵩包庇,由河间知府升为佥事。河间地区的群众怨声载道,万纪深恶痛疾,遂给世宗上书,揭发尹耕的罪恶,世宗立即罢免尹耕,发配边关充军。
  不久,万纪转任礼科右给事中。世宗崇尚迷信,亲迎陶真人入朝,朝廷官员均列班焚香膜拜,惟万纪独不参与。世宗大怒,重责40大板。养伤期间,万纪又给世宗上书,陈述自己对朝廷大搞迷信活动的意见。奏章上后,世宗不理。后来,万纪听到权奸严嵩要谋杀杨继盛,又急速上书营救。严嵩闻知,即将他远调庐州任知府。到任后,他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考察风俗人情,停止或缓办各项不急需的事务,捐助俸金倡导并组织群众凿山开渠,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达数千顷,群众受到实惠,境内人民尊敬他,立生祠纪念他。而严党一伙以星变为借口,诬他不利朝廷,被免官归里。
  离开庐州时,他两袖清风,州署门口有上马的踏脚石,他颇喜爱。庐州群众在他起行后,竟将此石远涉千里送到家中,上刻"庐州石"三字。现仍置临洮北大街万纪后裔庭院中,为临洮文物。
  张万纪去世后,狄道人民尊为乡贤,在岳麓山杨椒山祠堂同享祭祀。
  封建时代的这两位清官,在他们的身上,同时集中的表现着传统文化儒家的忠仁,佛家的诚善,墨家的兼爱,这三种思想兼而有之的精神,共同构成了他们各自的人格魅力,那就是不屈不挠地和邪恶作顽强的斗争,勤勤恳恳地为民办事,这种对国家的忠,对人民的爱,表现为他们生命的最高形式和入世情怀,羸得临洮人民千秋万世仰慕;这种历史文化的闪光,成了一种不竭的精神源泉,永远滋育着临洮人民奋发有为的高尚志操。
  现存于张万纪后裔座院中的庐州石
  张万纪家祠石坊遗物
  张万纪故居过亭珠玉般闪光的兄弟诗人
  诗集《戒庵诗草》木刻印刷版
  在明末清初的中国诗坛上,有两位珠玉般闪光的兄弟诗人,这就是张晋和张谦。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性格体验,充分发挥各自饱满的智慧和才情,写下了一首首惊世骇俗的诗章,以清寂和悲凉的风格,融入诗歌的大合唱,成为苍茫时空里的1声声浩歌。二人生命的流程虽然极其凄苦、短暂,但这一首首怒放的诗花,在文化园地中娃紫嫣红,争奇斗妍。
  张晋:(公元1629-1660年)字康候,号戒庵,明末清初狄道南郊人,自幼聪慧过人,23岁举乡试’24岁中进士。博学多才,长诗文。26岁任刑部观政,次年任江苏丹徒令。在丹徒期间,亲访民间疾苦,振兴农桑,兴办学校,裁除地方陋习,罢一切不急之务,3年政绩大著,人民称颂。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兼乡试同考官时,因主考官舞弊事件牵连,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抑郁而殁,年仅31岁。张晋10多岁就以诗出名,他的诗挚学李白,兼及李贺之体,如云蒸泉涌,蔚成壮观,寄思无端,忽仙忽鬼。由于他生逢明末清初,兵马倥偬,民生涂炭,不少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当时人民离乱逃亡的悲惨情景。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四年,曾写过一些反映临洮地方淳朴风情的作品,表现出一种轻松、喜悦的情调。
  张谦:字牧公,拔贡生,系张晋的胞弟。自幼聪明,才思敏捷,少年能诗。初至兄署(张晋时令丹徒),即以能诗闻。当时绅士以牧公年少,并不相信。春日诸名士邀饮板桥,大家请他写诗,牧公即口占二绝:"轻烟远接瓜州渡,细雨低迷扬子桥。薄暮孤舟下春水,钟声闲落大江潮"。"板桥东去是青溪,无数春莺坐树啼。欲听江南杨柳曲,美人遥在杏花西",众乡绅这才不得不佩服。
  兄晋殁后,家境即陷入贫困之中,但仍勤奋读书。他精通文史,知识渊博。1666年从丹徒返回临洮,此时家在南郊的田园早已成了别人的产业,生活更趋贫困,于是以行医为业,终因孤寂苦闷,贫穷潦倒而卒,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张谦的五律、七律,命意得体,炼句严整,对仗工稳,意境深沉稳健。吴镇曾写诗赞道:"二张珠玉在,后起更嶙峋",即指张晋、张谦二人的诗如珠玉一样光照后世。
  《戒庵诗草》诗集湖南沅州知府吴镇
  吴镇画像
  才华横溢的诗人吴镇
  吴镇信印章(唐链篆刻)
  清代康、乾年间,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名震陇原,声播江南,他就是吴镇。
  吴镇(公元1721-1797年)字信辰,一字士安,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临洮人。幼时天资聪明,12岁即解声律,能诗。17岁补临洮府学弟子员,24岁由禀生充拔贡。26岁时,山东著名学者牛运震主讲兰山书院,他负笈从学,为入室弟子。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中举,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先后任陕西耀州学正及韩城县教谕。因丁母优归里,知州呼延华国聘请他修《狄道州志》,书成后,一时推为名志。其后,由于陕西巡抚毕秋帆的保荐,出任山东省济南府陵县知县。当时,寿张县农民聚众起义,山东一带地方官吏进行镇压,对捕获义军战士严酷迫害,吴镇却敢从宽议处,并释放无辜300余人。遂后迁升湖南兴国州知州,更加谙练政事,剖决如流。在任一年,百废俱兴,但终因强调群众疾苦,耿直敢言,违忤湖南某中臣,借口隐蔽属县乱事,责其失职,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解职还乡。归时,两袖清风,惟携书画数卷,沅石数方而已。晚年主讲兰山书院8年,提倡实学,因而弟子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
  吴镇在江南任职期间,公余吟啸,曾写了大量的诗作。蛰居乡里后,又吟诗自娱,并与东南名士、诗坛盟主袁枚引为知己,虽未曾晤面,但诗歌唱答,书简往来,彼此倾慕之情颇深。
  吴镇的诗,有相当多的篇章是写临洮风情和人物胜迹的。诗中,状物写景,生动逼真,清新自然;畅抒胸怀,恋乡之情,跃然纸上。《我忆临洮好》十首,是歌颂临洮,赞美家乡的佳作代表。吴镇所填之词,不同于裁红剪绿,浅唱低吟的轻靡之音,而是题材范围比较广阔,既有吊古怀今,羁旅情思,也有朋友赠答,咏物题画等。但在这众多词作中怀乡之情往往漾溢在词行间,表现了作者对于家乡魂牵梦绕的眷恋。所以,袁枚曾称赞为"新妙奇警,夺人目光"。张世法评价:"性情气骨,盎然流露于千字间,所谓万斛泉不择地而涌出者"。
  吴镇一生著作甚多,有《松花庵全集》12卷传世。
  吴镇主编的《狄道州志》
  吴镇《松花庵集》书签雕版(临洮县博物藏)
  《狄道州志》书签雕版(临洮县博物藏)李镜清像
  李镜清像
  为民主而战的二斗士
  于右任题李镜清先生纪念碑
  辛亥起义,肇建民国,但民主自由和封建专制依然在冲突的波峰中激荡着。此时,高扬理想信念旗帜的临洮仁人志士,勇立潮头,不怕流血,不畏恶势,英勇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生命,谱写出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李镜清和黄文中,就是其中的两位斗士, 他们的英名和业绩,与时空永在。
  李镜清:(公元1871-1912年),字鉴亭,临洮县城人,幼年聪颖好学,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优廪生考取拔贡,次年朝考一等,出任四川县令。后因屡建奇功而多次迁升。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各界人士倡议承认共和,组织甘肃省临时议会,3月,投票公举镜清任省议会议长。就职后,宣布共和,提议免除各项供应,整理财政,除弊恤民,并在危机关头,稳妥处理各种突发重大事件,坚持议会工作,提出筑铁路、征收烟税等案。后终因反镜清者离间,被拥护帝制反对共和的甘肃军阀马安良暗杀。地方曾建祠,匾书:精诚壮烈,永久纪念。
  遗著有《仕优斋遗文》、《清草堂论学集》及校编《狄道州续志》等。黄文中(公元1890-1946年),临洮城关人。民国初年由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自费游学日本,获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学士,并参加了同盟会,翻译植原悦二郎教授所著《日本民权发达史》,倡言民权,鼓吹三民主义。书稿完成后,谨呈孙中山审阅并面谒赐教。中山先生恳切教诲:进取精神可嘉,当致力于中华民权的宣传与建立。同时中山先生称誉该译著"对研究日本民权颇有裨益”,并在书稿上亲笔题写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倡,逆之则亡"这一千古名言。黄文中学成回国后,任甘肃省教育厅一科科长,并在各大、中学校兼课。当时,民主自由思想高涨,他到处演讲宣传,抨击军阀专制,批评时政,倡言民主自由,引起当局忌恨,暗中派兵伺机狙击。在一次下班回家途中,突遭暗算,他被打得头破齿落,耳裂指断,昏迷不醒。后经路人发现,急送医院抢救,脱险苏醒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我的舌头尚在否?舌头在,还得讲!还得说!我的肩膀是孙大元帅拍过的,坚不可摧!"遭此毒手后,他自号"再来人”,并不因此而畏蕙退缩,照常大谈国是。
  "九、一八”事变后,他自任甘肃民众代表,依然到处发表救亡言论。此后几年,国事日非,他只得寓居"西湖俞楼”,借诗抒忧国之情,发报国之志,湖上的许多名胜处,都留下了他的题咏联语,并将此联语结集成册,流传于沪杭间。
  他的联语,隽逸高远,被世人最称颂的"西湖天下景"这副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上联从空间落墨,写西湖常景,山明水秀,无处不美; 下联从时间着笔,评西湖变化,晴好雨奇,无时不佳,确实可称为景情并茂,表里皆美的叠字联珠佳对。
  历史的风雨不断洗涤着那些腐朽的沉沙,也扬弃着那些浮在表层的泡沫,进步和文明就象灿亮的星座引领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步入更加峥嵘的岁月。李镜清和黄文中树立起来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鼓舞我们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更加辉煌灿烂的新文化来。
  黄文中像
  黄文中为杭州西湖题写的楹联孙中山先生为黄文中译著《日本民权发达史》题词致力于史志金石之学的张维
  张维所著《陇右金石录》
  西部苍茫的大山,并不仅仅是闭锁的荒寒。当二十世纪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在史学界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他,就是张维。
  张维(公元1889-1950年),字维之,号鸿汀,临洮城关镇人。毕业于甘肃优级师范学堂,考取宣统已酉科拔贡第三名,复试列二等五名,授学部书记官。
  辛亥武昌起议后,回原籍联合地方同盟会会员及开明人士,成立狄道州议会。先后倡办《甘肃民报》、《大河报》、《政闻报》宣传改革。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国史馆顾问、兰州大学特约教授等职。
  张维早年以诗文著称于乡里,及后追踪乾嘉学派致力于王夫子、黄宗羲、顾炎武诸氏之学。治学主明事理,重实用,此后乃专力史志、金石之学。所著有关西北史志,深有见解,为国内史学界所重视。著书已刊行者有11种31册,定稿待刊多种,他的辞条被列入20世纪40年代《中国名人图鉴》。民族融合的独特风貌
  藏传佛教遗址出土瓦当
  临洮自古以来即处于多民族聚集融合的地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蒙恬率兵30万,北逐戎狄,修筑长城。西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先零羌与匈奴合兵10万,进入洮河流域。唐太宗时,临洮迭受羌族、吐谷浑、吐蕃骚扰,玄宗时,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攻破吐蕃,收黄河九曲,长神策、宛秀二军,一度安定洮河流域。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吐蕃又陷临洮。直止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王韶大破吐蕃,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又击败羌族木真,临洮复归宋辖。这一独特的历史发展格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种民族团结,和睦共处的风貌。而各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气质的交流互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多元文化互补互融的局面,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因此一些杰出的民族英雄人物所建树的伟绩,不但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而且成了光辉的典范。
  现存于苟家滩镇塔王家村南的佛塔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者一八思巴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文化交流最为频繁和广泛的朝代之一,在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中,元朝八思巴是最为突出的一位。他曾在临洮生活4年,修建了一座规模恢宏的藏传佛教寺院一一大寺,最盛时有数千僧人,许多学者聚集在这里,传法讲经,并从事翻译工作,他在这里亲自写成了《皈依、发愿、灌顶之教诫》和《大幻变都出坛城仪轨》等著作,遂使元代临洮成为甘青藏地区的宗教文化中心。
  宋朝宋祁所编撰的关于唐朝与吐蕃王朝关系的《新唐书.吐蕃传》,公元1285年由八思巴的弟子汉人译师胡将祖在临洮译成藏文,后来国师仁钦扎巴驻锡汉地时对译文又进行了核定,在临洮刻印刊行,广为流布。这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翻译汉文中史籍为藏文,也是最早刻板印行的藏文书籍。虽然这一刻本现已失传,但后来的藏文史籍中,有很多书都有摘抄的内容,成了汉藏文化交流史和藏族史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自八思巴修建大寺,弘扬佛法以来,临洮及周边地区的佛事活动极其鼎盛。每逢农历4月12日,将八思巴国师圣像和接引佛强巴爷(弥勒佛)之像,同时出街游行、念佛、诵经、载护神,并于西城角寺晒经,连续3天,隆重热烈,当时临洮被世人称为"小西天"。
  自八思巴修建大寺,弘扬佛法以来,涌现出了一些佛教方面影响很大的杰出人物。元末明初的僧人端竹领占,临洮南乡石家庄人,俗姓石,自幼被剃度为宝塔寺番僧,曾奉明成祖命屡使绝域宣布王化,招降北鞑靼王子,奉使乌思藏等,功绩卓著,诏赐灌顶圆妙广智大国师,圆寂后又追封为西天佛子大敏法王。身前修有东、西南、北四大峰窝寺,为其驻锡之地。明僧人中,还有那卜占领(俗姓梁氏),为隆善西天佛子大国师。亢颧着藏卜, 诏赐禅静国师之号。何领占朵儿只,被封为宏善妙智国师,圆寂火化后得舍利万颗,敕赐圆觉以名其寺。
  由此可见,元朝国师八思巴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和睦共进,在临洮这块丰腴的大地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临洮人民永远以敬仰的心情将他怀念。
  藏传佛教寺院-大寺遗址上重建的佛塔上/塔下王家佛塔下/藏传佛教遗址出土建筑构件塔下王家遗址出土的藏文碑
  土蕃文化的余响
  临洮自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灭义渠,设置陇西郡治在狄道后,由战国、秦、汉历五百多年,都为西部边陲重镇,也是"西通蕃落,北界河湟",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
  唐代玄奘西去取经,曾在此驻锡并弘扬佛法,高僧鸠摩罗什东来亦经此地。元朝八思巴命弟子达温波修建临洮大寺,传法讲经,佛事鼎盛。加之以临洮为枢纽,在元代所设由西藏到大都的28处驿站中,就东有窑店驿,城内有洮阳驿,北有沙泥驿、摩云驿等多处。在这条长达数千里的驿道上,使臣、僧侣、官员、商人终年往来不绝,所以形成了 "其民皆番汉杂处"的特点,直至明、清亦然。
  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被贬为狄道典史的杨继盛,在县城南70里处的锁林峡开采煤矿,被藏民阻拦,他前往商洽,给予实惠,藏民喜悦地说:“杨公即使需要我们的帐篷,也能舍得,何况煤山!"汉藏和睦相处,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临洮诗人吴镇在其《我忆临洮好》诗之九中写道:"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汉藏歌手同唱"花儿",其情其景,融融和和,甚为动人。
  以上这些藏汉等民族血乳交融的历史,渊源流长,至今留存在民间的一些民俗遗风,如县南地区群众欢度的"拉扎节",其盛况不亚于过春节,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一。而遗留下来的一些石基、瓦当,无不带有民族的特色。多民族交融结下的民俗文化硕果,在这块被史家称为"郡土膏腴,引渠灌溉为利甚溥"的黄土地上,象怒放的一朵朵山花,永远明艳绚丽!
  漫洼乡皮影世家传世的皮影蕃将头梢穆扶提东拱北陵墓金顶大殿
  沈鹏为东拱北题词
  朱乃正为东拱北题词
  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经典--
  穆扶提东拱北
  座落在临洮县东山根的穆扶提东拱北,是穆扶提在中国的创始高祖马守贞及其以后的7位教长逝世后安葬的地方。
  穆扶提系伊斯兰教贵圣穆罕默德之后,配贤艾卜拜克一支的虎菲耶教门。其教理始传于穆圣,经艾卜克之后的39位教长相继承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公元1629年至1673年间,穆圣后裔第25世道祖阿示格.黑达耶统拉嘿从新疆喀什三进中原传教,其间取田氏女,后生高祖取名马守贞,道统普系第26世(中原第一辈)。守贞年长成人,遵父命从临洮去西宁李太巴巴处学习经典,道祖在西宁将传教凭据交付守贞,命传虎菲耶教理,取名穆扶提(阿拉伯语)。守贞遵父遗言,返回临洮居住东峪沟大石头村,在青海教友和教民的扶帮下,在临洮北乡八里铺王家大庄的靠北处修建了穆扶提道堂,从事传教活动50余年,发展教徒于临洮、和政、广河、康乐、东乡及青海等地。康熙61年穆扶提东拱北溯源志碑
  (公元1722年)马守贞归真,享年89岁,葬于县城东山根。
  第26世高祖马守贞归真后,有8位教长在道堂相继传教。其中第31世(中原第6世)教长马金焕,又名马显忠,字廷扬,执教时曾大力提倡办学,倡导回民儿童学习汉文,并传为佳话,也为后辈们留下了重视汉文化的传统。
  高祖马守贞归真后,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由第27世教长阿布都勒赫麻尼主持建了8封墓亭、诵经堂、索麻、礼拜殿等建筑,始称东拱北。
  东拱北一字长方形平顶圆拱式坐北向南金顶墓庐,古朴自然,庄重肃穆。
  与墓厅门相对应的照壁,背靠原有地形,分5个部分组成,墙面水泥雕刻,全为经文和装饰图案。
  山门分上、下两层,下层是中门和边门,上层是诵经堂。山门两边有临洮清代诗人吴镇根据穆扶提历史特点题写的对联:"祖祖相传世代均沾道宗德;脉脉共续千秋难报真人恩。"横批:"世得清芬"。
  大门与山门相对应,是一座仿古建筑,由主门、边门和边墙组成,斗拱撑屋顶,屋脊是走兽和二龙戏珠等雕塑品,气势宏伟,显示着伊斯兰教名胜古迹的特点。
  院内还有索麻院、礼拜堂、客房院等建筑,栽植的松、杉、榆、柳、槐多种树木,蓊蓊郁郁,碧碧苍苍,栽培的各种名花异草,争奇斗艳,馨香四溢。
  王学仲为东拱北题词
  亚明为东拱北题词穆扶提东拱北正门上/东拱北索麻院大门下/东拱北山门1.东拱北院内的梧桐树
  2.东拱北客厅院一角
  3.东拱北墓厅照壁"拉扎节"设坛、扬幡、供奉祭品,庆贺丰收,在神坛上供奉弓箭,反映出吐蕃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民俗文化的华章流韵
  傩文化的显影
  在临洮南部的衙下、苟家滩、潘家集、三甲,以及相邻的滑源、康乐一带,广大人民群众从每年的农历7月15日开始,一直到10月初一,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以村庄为单位,按各自约定俗成的日期,欢欢喜喜地欢度"拉扎节”,其盛况真可与春节相媲美。
  每当一个村庄的"拉扎节"到来之前,这里的群众便杀猪宰羊,购烟买酒,提前做好一切准备。节日这天,全村群众就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在村庙院地,设坛、扬幡,法师身穿花袄,头戴"麻头”,手执羊皮鼓,欢快地扭步, 击鼓舞蹈,口中唱念祷词。同时,献牲、燃香、点烛,以虔敬的心态祈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人民乐业。围观的群众扶老携友,满脸喜色。这种祭祀跳神活动,延续一天一夜,直止送"黑神"一一瘟神而去结束。
  在每家每户,亲朋来往,好友进出,男男女女,穿着一新。进得屋来,更是一派欢乐景象。满座的亲朋喜笑颜开,谈天说地,互致祝福,频频道贺,一片喧哗。油馍、油馓端上来了,炒菜端上来了,喝酒行令,吃菜品茶。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生活的丰富,过"拉扎节"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录音机扭开播放现代歌曲、戏曲;电视机打开,播映电视剧、新闻。有些群众还利用这一机会,给儿子订亲,出嫁姑娘,操办喜事。这种喜庆盛况’往往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半夜,夜里明灯亮火
  "拉扎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贺丰收
  神坛上供奉祖先神位,反映出后人继承先民 "慎终追远"的人文情怀
  祈求风调雨顺,表现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上/下农村丰收场景如同白昼一般,依然红火、热烈。有的村庄,还有一连过两天"拉扎节"的,那祥和、欢悦之情景,实难详说。
  临洮南部群众欢度"拉扎节"的这一跳神活动,做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敬祭祖神的礼仪,实际上是具有从古至今传统的"傩舞"。
  "傩",自先秦时代开始,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以一种逐鬼(瘟)祈福免灾的形式出现,以沟通人、神、天为目的,表现了人与自然,相互往来的密切关系。所以"傩"文化,不仅对舞蹈(傩)、戏剧(傩)、音乐(傩)的产生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重新理解中国整体文化的内在构成,以及重新评价我们这个世界同自然、同万物、同宇宙的基本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临洮"拉扎节"期间的跳神,是中原"傩"与"蕃傩"的结合体,它既娱神,又娱人,使傩常常蒙上一层世俗化与戏剧化的人间色彩,它既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文化心理,又与现代文化交错并存。所以,它顽强地生长在人类母体文化之中。
  "拉扎节”设坛场景
  "神人共娱",图为观看傩舞的人群上/神坛上的"泉神"神祇,反映出山区人们对水的渴望
  下/敬献五谷、牲醴.高扬神幡,祭祀山神、祖先,流露出吐蕃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流风余韵。上/中/下傩舞场面跳傩舞者身着虎头图案的服饰、表示对虎图腾的崇拜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花儿会场艺苑奇葩别样红
  花儿,是广泛流传在临洮群众中的一种口头传承的民歌,它深刻地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有首花儿曾这样唱道:"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了还这个唱法"。这直率深刻地道出了 "花儿"的本源,也表明了歌手们对花儿至死不渝的爱戴心理。
  花儿的流布在临洮极其广泛,南部地区,以潘家集、苟家滩、三甲、衙下、马家窑、玉井、陈家咀7个乡镇为主,主要流行洮岷花儿,演唱曲调为莲花山令,歌词即兴创作,富于生活情趣,高亢雄浑,但曲调较单调,变化不大。演唱方式主要是分组搭班对唱,每组有一个串班长,起编词、协调和组织作用,一首花儿每人一句地轮唱,结尾时是“花哟,两莲儿哟"的齐唱。激越、昂扬,气氛极其热烈。左/上/下“六月六"紫松山花儿会演唱"花儿"的歌手
  "花儿"会场景
  中/下男女"花儿"歌手对歌
  北部地区,主要是太石、红旗、中铺等乡镇,流行临夏花儿,如《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河州令》等。曲调亢扬,优美动听,回环婉转,韵味悠长。
  临洮花儿所唱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族意识、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的逼真写照,也是现实生活的壮丽画卷。
  一首花儿,有时是反抗怒火的喷射;有时是对忧怨人生的倾诉;有时是挚爱的坦露;有时又是真情的表白,或者是完整故事的唱述。所以,花儿就有了散花、整花之分。散花较自由,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整花儿叙述整套故事或比较系统完整的内容,如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从头到尾问答对唱。形式有单套、双套之别,单套花儿一般三句、四句一首,双套花儿是四句以上,多以五句、六句为一首,善于叙事,音韵灵活,唱中夹叙。
  由于花儿是广大农民群众自我表现、自我娱乐的最好形式,所以,临洮举行的花儿会非常多,据统计有25处,尤其是潘家集乡的紫松山花儿会,苟家滩镇的鸦沟花儿会,玉井镇的油磨滩花儿会,三甲乡的八竹湾花儿会,衙下乡的王马家滩花儿会,马家窑镇的地洼梁花儿会等,最为有名。有的花儿会一连举行三天,歌手云集,通宵达旦,飞旋的歌声在山野间回荡,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画。
  从心窝窝里飞出的"花儿"是历史的回响,是男女相爱原始遗风的再现,在临洮大地上,它象奇葩一样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在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做为原生态的花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它不仅仅是西部风情、民俗、社会生活的反映,更是当地人们的文化心态、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的大展示,是民族群众人生品格、精神风貌在深层意义上的文化体现,从中吸取营养,对于我们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西部文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功在桑梓的历史伟业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全赖人才的培养。临洮人民,自古重视教育,所以,文风昌盛,久负盛名,遵师重教,蔚成风气。汉晋以来,英才辈出,元明时期,学子济济。
  早在元代,临洮地方教育就很发达,路有路学,府有府学,州县有州县学,都属于普通性质的学校。还有诸路医学、蒙古字学、阴阳学,属于专门性质的学校。此外,各地方尚有自愿聘请教师或自授家学而设的义学与家学,系私立学校性质。
  明代教育,沿袭宋、元教育制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另外,仍仿元制,每乡设"社学"一所。
  当时,府、州、县设的地方学校,一般称"学宫",即文庙。临洮府文庙,为本地人元司徒祁安所建,以后屡有修缮。另有"敬一亭",嘉靖四十年建,乾隆十五年知州程鹏远重修。超然书院,在岳麓山超然台,系明狄道典史杨继盛建立。
  清代教育,沿袭明制。在临洮先后建有临洮府学,狄道州学、狄道县学。府、州、县皆置学馆。清初,郡守李如璐改废衙署建"洮阳书院"。乾隆七年,张公儒又以旧文庙开办学堂。乾隆20年,知州杜公德倡议将旧文庙所办学堂迁至忠愍祠,因杜升任离去,由呼延华国继建完工。陕甘总督左宗棠对临洮教育的复兴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临洮贤达名流在兴办教育的同时,也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东汉时期的马援,引滥水(东蛤沟河),教民种稻。宋熙宁八年(公元1071年),郑宪民曾在城南开渠引洮水灌田。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郭士侄引三岔河水灌洮西十八里川,并倡修新店子、哈沙沟、沙泥站等渠。
  临洮人民兴教育,倡文风,办实业,图发展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脉相承。回望这种功在桑梓造福民众的历史伟业,今天,一切有卓识和魄力的人,都会怦然心动,为培植人才之树的根本,尽献资智,万众一心奋进,让故乡这片热土,轰响起声震四野的历史回音!
  宋画像砖--《舂米图》此图表明临洮种稻历史悠久
  左宗棠丹书刻碑(临洮县城出土)宽57cmX高44cm位于临洮县城东的原文庙大殿上/超然书院旧址 下/岳麓山脚下的学校运动场《狄道州志》学宫图
  教育家杨明堂先生像
  省立临洮高级农校同学毕业合影
  1932年杨明堂等人在店子街唐泉小学创办农业学校
  兴办教育:一个永久的话题
  临洮府文庙(今定西地区临洮农校地址),为本地人元司徒祁安所建,以后屡有修葺。府学宫还建"明伦堂"五间,为生员肄业的处所。与儒学署(东街老师衙门)在一起。另有"敬一亭",嘉靖四十年建,乾隆十五年知州程鹏远重修。署东有"尊经阁"。在文庙大成殿后,这些建筑早在清初已毁。
  超然书院(又名椒山书院),在县城东岳麓山超然台,系明狄道典史杨继盛建立。他购买超然台一块地基,倡建"超然书院",修揖见堂三间,讲堂五间,道统祠三间,又在坡地植榆栽柳,集洮地士子,延师教学,公余之暇,又亲为诸生讲授。同时,用核节伏粮30石,和自己俸薪与出卖乘马及妻子首饰所得,置学田二千余亩,资助生员冠、婚、丧、葬及贫困者。
  清末秀才杨明堂,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父子捐银一千两,在石桥街杨忠愍公祠创办私立养正小学堂。之后,又在城内与友人创办模范小学、东街小学、从德女校。在杨家台村杨氏宗祠内创办正宗小学,与其他诸人在店子街创办农业学校。为纪念幼年客居地,在山丹县创办芦家堡小学。一九一六年,由临洮知名人士杨斋沐、刘乾等人倡议全县有识之士筹款、利用岳麓山超然书院旧址设立"狄道师范讲习所"。是年十一月开学,由杨斋沐任校长。一九一七年改县立,更名为"狄道公立师范学校"。一九一八年改归省立,更名为"甘肃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一九三六年更名为"甘肃省立临洮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与临洪女师合并定名为"甘肃省临洮师范学校"。杨明堂一生办学的义举,在地方传为佳话,国民政府曾多次褒扬,黎元洪大总统曾题赠:"乐善好施"匾额。
  教育勃兴,人文蔚起,群芳竞秀,百花争艳,自汉至清,先后涌现举人125人,进士14人,莘莘学子,无计其数。临洮女子师范学校同学合影。
  临洮女师成立于封建落后时代的贫苦地区,开教育先河,二十一年间培养学生约1500名, 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成立于1935年的临洮农校旧址兴修水利:一项不衰的事业
  临洮水源丰富,自古以来,利用河水,改造自然,为民造福,多有建树,先后修了许多河渠。最著名有抹邦河渠: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翰林院编修狄道张廷选,与地方官绅捐银数万,从城南35里处陈家咀堵堰引水’劈南崖、凿隧洞数里,由岚观坪北开明渠30余里,尾水入东峪沟,三年修通,后因隧洞塌陷而废。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藩司王德榜领军驻狄道,复议开修抹邦渠,数请左宗堂核准资助,驻军调兵开挖,筑堰、炸石,竣工后立碑以志。碑文日:"斯渠也,始建于同治十二年六月既望之翌日,以同治十三年五月晦日讫功。"渠成后,又筑高大坝以提高水位, 渠口设闸板调节水量,开便河一道分泄水势,开挖支渠以资灌溉,并搭槽渡过东峪沟,泄储家沟而入洮河,统长60余里。后因年久渠口拦水坝被山洪冲毁而停废。然而,它在临洮兴修水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郭公渠: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狄道知县郭士佺主持开修渠,从康乐杜家咀起,迄东北行经边家山水沟,镶砌石洞,又经苟家沟、强家沟、巴羊沟、三涧沟,皆用宽槽接引,北至边家湾泄入洮河。渠长12.5公里,灌地6000余亩。乡人为纪念其功绩,故名郭公渠。此渠修成后,曾刻碑记之。年久,碑文剥落,清道光九年(公元1828年),民众又为之重建纪德碑。
  悠悠岁月,世事沧桑,古人创造的业绩已沉寂在了历史的辉煌里。但是,由他们首创的粼粼渠水,碧波荡漾,灌溉沃野千里,描绘出的一幅幅乐民画,成了我们今天蓬勃发展的深厚基础,我们在倍感自豪的同时,不忘历史重任,借西部大开发之时代雄风,谱写出更加动人心弦的水利新歌来,这何不是对先辈们最好的纪念?
  遍部洮河两岸的引水灌溉工程人工渠道
  洮水之利发展了临洮的鱼类、水禽养殖郭公纪德碑明代洮沙县(今临洮太石镇)出土的分水利铁牌(临洮县博物馆藏)左/洮惠渠太平堡燧洞入口处
  下/洮惠渠东峪沟渡槽上/下洮河两岸肥沃的良田上/洮河下游的旖旎春光
  下/洮河护岸柳

知识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古称狄道,是我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同时分布有第三纪(距今6000 —— 200万年间)的红色沉积岩层(丹霞地貌)。我们从当地及周边地区(和政、广河、永靖)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如恐龙骨架、恐龙蛋、恐龙足即,8米长4米高的身躯威武的黄河剑齿象、还有铲齿 象、剑齿虎、头上长有四角的长颈鹿等化石,知道黄河上游曾是气候湿润、湖泊密布、森林 蔽天、水草丰美、野兽奔突,苍芒而生机勃勃的土地。乃至后来的史籍中,也不乏这样的记载。至今洮河从南至北,蜿蜒穿越全境,富庶一方。流经县境115公里,哺育了粮丰树茂花艳的狭长绿州。

阅读

相关人物

辛庆忌
相关人物
杨继盛
相关人物
雍焯
相关人物
张万纪
相关人物
张晋
相关人物
张谦
相关人物
吴镇
相关人物
李镜清
相关人物
黄文中
相关人物
张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