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氏文化的发源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671
颗粒名称: 一、李氏文化的发源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0
页码: 69-78
摘要: 古陇西为李氏远祖伏羲氏后裔的食邑地,这里盛传李氏始祖老子李耳"飞升"于狄道的传说。李耳,字伯阳,号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其先祖为古陇西郡(今临洮)人。他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守藏室史。他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宗祖,世界公认的中国文化名人。近有学者据史料和民间传说考证,老子"见周之衰",离开周京洛邑西出散关后,在渭水、洮水、湟水和居延泽一带传道访"圣迹","寻根",最后于临洮东山超然台"飞升"。临洮盛传老子提笔点太极的传说。在临洮城西北约五公里的洮河西岸,与东山对峙,有座小山,名叫太极山。传说太极山的景象和得名皆由老子而来,是老子在东山讲经、飞升前提笔点太极的结果。这座山在阳光下明暗转换确象一个太极图。后来,人们在老子点太极后插笔的地方建了一个塔名叫“笔峰塔"(后称"文峰塔"),在老子住过的地方建了老子庙(后称"太平观"),把"飞升"的地方建了"凤台",后又称超然台。如今古朴苍劲的楷书"凤台"二字,仍留存于东山超然台西面的悬壁上。明代名臣杨继盛《自叙年谱》和清代乾隆《狄道州志•古迹》中,都有关于超然台的记载。至今,临洮东山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还举行传统庙会,纪念老子飞升。
关键词: 李氏文化 发源地 临洮县

内容

古陇西为李氏远祖伏羲氏后裔的食邑地,这里盛传李氏始祖老子李耳"飞升"于狄道的传说。李耳,字伯阳,号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其先祖为古陇西郡(今临洮)人。他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守藏室史。他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宗祖,世界公认的中国文化名人。近有学者据史料和民间传说考证,老子"见周之衰",离开周京洛邑西出散关后,在渭水、洮水、湟水和居延泽一带传道访"圣迹","寻根",最后于临洮东山超然台"飞升"。临洮盛传老子提笔点太极的传说。在临洮城西北约五公里的洮河西岸,与东山对峙,有座小山,名叫太极山。传说太极山的景象和得名皆由老子而来,是老子在东山讲经、飞升前提笔点太极的结果。这座山在阳光下明暗转换确象一个太极图。后来,人们在老子点太极后插笔的地方建了一个塔名叫“笔峰塔"(后称"文峰塔"),在老子住过的地方建了老子庙(后称"太平观"),把"飞升"的地方建了"凤台",后又称超然台。如今古朴苍劲的楷书"凤台"二字,仍留存于东山超然台西面的悬壁上。明代名臣杨继盛《自叙年谱》和清代乾隆《狄道州志•古迹》中,都有关于超然台的记载。至今,临洮东山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还举行传统庙会,纪念老子飞升。
  陇西李氏是最初扎根于临洮(古陇西郡治在狄道)并随后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我国人口最多的家族,这个家族肇兴于秦汉,大发展于魏晋北朝,臻盛于唐代。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陇西李氏成为关陇集团中一支鼎天水仙人崖三教祠壁画《摧剑戟图》(清代)该图反映了老子出关后曾教化西域诸胡王使其归化,胡王桀骜不驯,并施恶于老子,反被老子法力感化,遂从善的故事。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老子的曾孙叫李昙,李昙的儿子叫李崇(老子玄孙)。李崇"建功狄道讨西羌"、“受封南郑家素昌(狄道)"(《狄道州志》、《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秦时曾任陇西郡郡守,驻防郡治之所——狄道(今临洮)。李崇就是为后世称颂的李氏陇西房始祖。此后,李崇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李瑶之子李信为秦大将军,陇西侯。到西汉初,李信之子李超为汉大将军、渔阳太守。李超之子李仲翔为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史书所载李仲翔讨叛羌于狄道,因寡不敌众,临阵战殁。其子李伯考奔丧,将仲翔葬于狄道东川。随后,李伯考把子孙安置在狄道东川槐里,也就是现在临洮龙门镇槐树里庄。据史学家考证临洮东二十铺汉墓群,就是李仲翔家族墓群,这里曾出土"尚方仙人镜"和雕刻精美的石墓门。现该遗址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陇西李氏的第一个皇帝西凉王李嵩是狄道人。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生于晋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1年),为陇西李氏"狄道房"、"开国化家"、"英姿杰出"的中兴代表人物,他是汉初征西将军李仲翔之19代孙。
  李嵩由于家庭出身和才干,被敦煌汉人大族推为敦煌太守,接着成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公元400年李暠建号"庚子",在敦煌建立西凉政权,称西凉王,后迁都酒泉。
  李暠是位通经史,知兵法,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在位18年颇有政绩。他在外交上,一方面对远在江南的东晋政权奉表称臣,借以争取中原汉族政权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远交近攻,结好南凉对抗北凉。在政治上李暠更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知人善任,虚心纳魏·隋李氏墓志
  《狄道州志》《述志赋》
  李先银质套印李先,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汉代大将军李广后裔。
  谏,广揽人才。在经济上,李暠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至在他统治的几年后,西凉“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在文化上,他大力倡导儒学,兴办学校,并在各郡设立五经博土。他统治西凉18年中"兴儒重农",使西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嵩不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著述流传有《靖恭堂序赞》、《嘉纳堂图赞》、《述志赋》、《大酒客赋》等数十篇诗赋’至今读来仍很感人。李暠的政治业绩,赢得了历代史家的好评。
  临洮县城北在四、五十年代曾竖有一块"西凉武昭王李公暠之故里"的石碑,附近建有乡人纪念他的衣冠墓,俗称皇陵,现碑墓俱毁,其遗址犹存。
  李暠卒后,西凉经李歆、李恂传三世共24年,公元423年为北凉所灭。当时,李氏在伊吾保存了残余势力,并力图收复敦煌。后来,李暠之孙李宝向魏世祖拓拔煮奉表归诚,并深得宠信,被授于"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等官职。从此,李氏确立了在北朝的尊崇地位。
  李宝之后,李氏子孙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少子李冲。李冲是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魏孝文帝时著名的改革家。他不仅自身文化素养极高,以儒学致显,而且还通过士族婚姻、嫁女皇室的方式,成为当时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魏孝文帝推行改革的得力助手。
  李冲在北魏朝廷中曾任秘书令、中书令、侍中、仆射等要职。他一生才思敏捷,勇猛精进,为北魏的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魏孝文帝时,因连年战乱,许多农民依附世家大族,"民多隐冒",造成北魏政府财税的损失和社会的不安定。李冲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实行"三长制"及新的赋调制度。此外,在北魏时实行的改定律令、迁都洛阳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中,都有他参与。他不仅在政治上为北魏政权做出极大贡献,而且也是营建魏都洛阳的总设计师。《魏书•李冲传》载他:“机敏有巧思……及洛都初奠基,安处效兆新起堂寝,皆资于冲"。另外,他还将一个女儿嫁给彭成王勰,一个女儿嫁给魏孝文帝为夫人,其兄辅也把女儿嫁给咸阳王禧,通过这种与皇室联姻的关系,更加巩固了李氏在北魏政权中的地位。李冲一族子弟,以儒学进身,官高位显者甚众,李冲长兄李大师、李延寿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陇西狄道李氏除李宝子弟外,李贤、李远、李穆兄弟"子孙代居北狄","随魏南迁,复归汧陇",在北魏时又兴盛起来。李贤在北周为柱国大将军,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河州总管;李远曾为北周左仆射;李穆更是杨隋的开国元勋,拜太师,其家"一门持象笏者百余人",被史家称为"自周迄隋,郁为西京盛族"。
  创建李唐王朝的唐高祖李渊,自称狄道"为凉武昭王李暠七代孙"。武德年间,李渊追封"陇西堂",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把陇西郡李氏列为李氏十三郡望之首、全国姓氏第一。李唐王朝创造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李唐皇室是"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之后代。千百年来,大量的史料和已出土的李唐宗室墓志表明:淮安靖王李寿、虢王李凤,越王李贞,汝南公主,长乐公主李丽质,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潞王李贤,云麾将军李思训…… 都是"陇西狄道人"。
  此外,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自道家世,称为凉武昭王第九代孙。他在诗中自述"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无疑又为临洮李氏文化增添了极大的亮点。
  临洮城西洮河对面的马家窑镇,有为唐代西平郡王李晟所封的西坪山,山上有地,名"钦王湾”,为李晟之父太子太保唐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与其妻王氏代国夫人之墓(即上王坟与下王坟)。车刘家村石碑滩曾竖有一块“李钦神道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旧唐书卷一
  本纪第一
  高祖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
  唐高祖李渊像《汝南公主墓志》唐虞世南书
  唐故太子少保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墓志铭现虽地表文物无存,但墓址遗址尚在。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祖思恭、父钦,代居陇右为裨将。"(《旧唐书·李晟传》)。李晟是中唐代宗、德宗时陇西李氏家族中的显贵人物,勇敢果毅,在与吐蕃、藩镇的斗争中屡建奇功。李晟有15子,其中以李愿、李愬、李听最为知名,特别是李愬,在唐中央与藩镇的斗争中,雪夜袭蔡州,平定吴元济淮西之乱,此成为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李愬因而也名扬天下。
  陇西李氏最初扎根于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并随后扩展到成纪,以至全国,成为关陇集团中的豪门大族。从秦汉到隋唐,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家族兴衰历程中,伴随着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李氏的祖辈们,从古狄道这块上地上征战杀伐,走向全国,或以文治,或以武略,建功立业,闻名于世,终于创造了李唐王朝。从汉代边将到唐朝帝王,涌现出一大批英姿独标、伟业赫赫、彪炳史册、留芳百世的英雄人物,因而也使临洮这块神奇的土地,声名卓著,历史辉煌,光照陇原,声振中华。
  今天,我们与历史对话,审视临洮的历史文化,深深地感到千百年来洮河两岸这块神奇的黄土地,这条神圣的河流,孕育了无数英雄,孕育了李氏文化,塑造了这方水土的人民,他们勤劳、聪睿、豁达、爽朗的精神特质,与爱国爱民、团结凝聚、奋发向上、自强自立的理想追求,这些就是李氏文化的精神内涵!
  当我们的思绪飞进时间深处,抚摸那已逝岁月的印痕,依稀可见李氏的先祖和后辈们将最大的爱心献给了生养自已的土地。几经沧海桑田,我们可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洮水两岸,而后走向全国,建功立业,以至于播迁于海内外,成为世界第一家大姓。作为中华文化根脉之一的李氏文化,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更由此促进了二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形成,它永远有效地联结和维系着炎黄子孙的心灵,时时激扬起华夏儿女再展雄风的冲动。

知识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古称狄道,是我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同时分布有第三纪(距今6000 —— 200万年间)的红色沉积岩层(丹霞地貌)。我们从当地及周边地区(和政、广河、永靖)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如恐龙骨架、恐龙蛋、恐龙足即,8米长4米高的身躯威武的黄河剑齿象、还有铲齿 象、剑齿虎、头上长有四角的长颈鹿等化石,知道黄河上游曾是气候湿润、湖泊密布、森林 蔽天、水草丰美、野兽奔突,苍芒而生机勃勃的土地。乃至后来的史籍中,也不乏这样的记载。至今洮河从南至北,蜿蜒穿越全境,富庶一方。流经县境115公里,哺育了粮丰树茂花艳的狭长绿州。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