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汉唐雄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67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汉唐雄风
分类号: K294.2
页数: 44
页码: 57-100
摘要: 自秦汉到隋唐的一千多年里,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临洮(即古陇西郡治狄道)这座陇上历史文化名城,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显著的历史作用,虽然离乱兴废、朝代更送、征战杀伐、世事沧桑,但透过历史的烟云,这里确曾产生了不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弥漫过一股强劲的汉唐雄风。
关键词: 临洮县 汉唐雄风

内容

自秦汉到隋唐的一千多年里,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临洮(即古陇西郡治狄道)这座陇上历史文化名城,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显著的历史作用,虽然离乱兴废、朝代更送、征战杀伐、世事沧桑,但透过历史的烟云,这里确曾产生了不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弥漫过一股强劲的汉唐雄风。
  临洮,地处甘肃中西部,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结合部;西部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的结合部,因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控扼陇蜀、屏辅关中的战略要地。
  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兵临滑首,灭狄、豸原二戎,始建狄道县,是临洮建置的开始。当时秦国向西发展,攻伐戎族小国,辟地千里,称霸西戎。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灭义渠,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今临洮)。秦王政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西巡陇西、北地二郡,曾从咸阳出发,经甘泉、子午岭、彭阳、滑源到临洮,向羌人示威。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凿空西域后,临洮就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南线上的重镇之一。
  秦朝以后,临洮一带经济日渐繁荣,这里林草丰茂,雨水充沛,自然环境优越。史称:"大山乔木,连跨数郡,万里鳞集,茂林荫翳",所以"民以板为室屋",并且土地辽阔,草原广布,畜牧业发达,畜养着大量的牛、马、羊,与关中地区的交换主要是畜产品。
  两汉时期,临洮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也逐渐丰富,已使用铁器、耕牛和犁铧,采用耕耱保崎,还掌握了倒茬、歇耕等技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任陇西郡太守六年,史载他在临洮引滥水(亦称陇水,今东峪沟河)教百姓种水稻。明代临洮诗人潘光祖有诗:"洮阳守郡时,滥水教民稻。而今高岸迁,东浴流灏灏。”(《题伏波将军石碣》)为之赞颂,可见临洮地区在东汉时期农业生产就已相当发达。
  自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开拓河西走廊以来,中国便得以直接跟西域诸国联系,河陇地区随之出现了络驿不绝的商旅。加之,通过不断实施"移民实边"和"驻军屯田”的方法,使中原的农耕经济在这里逐渐取代了游牧经济,而中原的汉族文化和西域的多民族文化,也因交流而逐渐得以融合。临洮就是接受西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前沿阵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动荡分裂,临洮所处的河陇地区也曾先后被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这是河陇地区民族杂居情况的必然反映。然而与中原内地相比,这一带仍然相对安定,当时有民谣说:“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就是生动的写照。
  从秦汉到隋唐的这段时间,由于中央对西部实施拓边政策,精兵猛将聚集于以陇西郡治狄道为中心的河陇地区。为了抵御戎羌、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的侵扰,确保关陇腹地的安全,守边将士肩挑日月,慨当以慷。因而也使临洮成为英雄辈出的地方。虽然政权更迭频繁,出生于临洮的陇西狄道李氏、辛氏和敦煌索氏等世居西州的豪门大族却长盛不衰,每个政权都需要他们的支持,这些世家大族逐步形成关陇集团,对西魏、北周强劲的汉唐雄风,鼓荡着中华历史前进的大潮,这不仅是一个产生英雄的时代,也是英雄推动历史的时代。汉代弩机(临洮县博物馆藏)
  临洮出土的汉代陶俑
  以至隋唐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洮(古狄道)是李氏陇西房的始居地,陇西李氏在此繁衍、兴盛,登上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舞台,创下了盛唐伟业,从而使陇西李氏后裔播迁于海内外。自秦汉至隋唐"自贯狄道,布在方策"的李姓帝王就有二十多位,籍贯狄道的宰相有十数位,至于狄道籍的侯王将帅,郡首县令和文化名人,更是数以百计。
  自汉、魏以来,除李氏以外,以辛庆忌为代表的陇西狄道辛氏,也是人才辈出。辛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述,是汉初以豪族徙于陇西狄道的,西汉有辛武贤、辛庆忌、辛茂三代为宣帝、元帝以后的名臣。西晋时,辛攀兄弟五人,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辛攀为晋愍帝时的大鸿胪。辛勉,怀帝时为侍中。辛谧,其家"世称冠族",其父辛怡曾为幽州刺史,谧在永嘉中为散骑常侍。及到前凉,有武兴太守辛岩,广武太守辛章、枹罕护军辛晏、敦煌太守辛凭。可见狄道辛氏,正是关陇集团中出自临洮的另一个豪门大族。
  汉唐两代是中国历史上太平鼎盛时期,统治者积极开拓并经营西边,以强大的军事力汉代犁铧--临洮岚观坪出土
  汉代农具犁铧的使用,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汉代铀
  陶井(临洮县博物馆藏)
  汉代陶屋
  量确保丝路通畅,丝绸之路因而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临洮由于地处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冲,既为秦长城西端的起点和要塞,又为青海高原上游牧人沿河湟谷地进入内地的必经通道,因此也就成了接连和融合中西文化、汉藏文化的一个重镇。
  据记载,从传说的周穆王西巡昆仑山见西王母回镐京,到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西巡;从霍去病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到唐玄奘西天取经;到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和亲,他们的路线都经过了临洮。
  佛教是从丝绸之路东传影响中国最深远的外来文化,东汉时期佛教已经传入,却被视为方术的一种并未遍及,直到魏晋时期才逐渐兴盛起来。河陇地区是中国接触佛教的前哨。北凉、西秦和夏等无不崇信佛教。这种风气到了隋唐时依然持续。故此留下了相当多的佛教遗迹和文物。同属河陇地区与临洮毗邻的黄河临津关,积石山峡谷中的炳灵寺石窟就是一个重要遗址。炳灵寺石窟169窟有墨书题铭为西秦建弘元年,窟内数十尊佛像与壁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也是河陇地区佛教传入的最早遗迹。临洮曾长期为佛教盛行之地,原县汉代铜壘
  (临洗县博物馆藏)高30cm x 口径7cm位于临洮县城南35公里的苟家滩镇庵沟寺石窟壁画
  城内东北角的圆通寺,为城内北五寺最大寺院。据传,是唐朝贞观年间,尉迟敬德奉旨监修的。
  临洮还有许多古城堡和古战场遗址。三国蜀汉时期的姜维墩、吕布城、侯和城、廖化堡、安故古城遗址就分别在临洮城东岳麓山顶、县城西和玉井镇、三甲乡境内,这里出土的秦汉砖瓦残片、五铢钱范、钱币及铁戟、甲盔、箭簇、弩机等遗物说明,这里曾是历代征战地、三国古战场。唐王朝曾与吐谷浑、吐蕃在洮河一带发生过多次战争。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秋,陇右节度使薛纳,太仆少卿王峻与吐蕃大战于长城脚下的武街驿(今临洮窑店四十里铺),复战于长城堡(今临洮新添三十里墩),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大破吐蕃于洮河流域“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对此,不但唐人多有诗歌吟咏,而且传为唐明皇御笔的《哥舒翰纪功碑》,至今巍然屹立在临洮城内南大街。
  在每一个盛世中,经济都走向繁荣昌盛。从西汉的"文景之治"到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天宝盛世”,随着屯田、屯牧的发展,河陇地区生产发展,农业、畜牧业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唐政府推行马政、《旧唐书•张孝忠传》记载:"自贞观至麟德,国马四十万匹在河陇间"。如临洮军有兵一万五千人,就配给八千四百匹马,平均不到两人就有一匹。临
  汉代陶塔秦汉铜剑
  洮的胭脂川、马啣山就是养马的好地方。当时,"百姓耕于田,马羊布于野",史称:"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史家用"财物山积",诗人用"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来形容这盛世风貌。
  为了开拓经营西边,唐政府跟汉朝一样,在河陇地区大量驻军,加强防务。到唐玄宗时,河西和陇右已成为沟通西域诸国的桥梁。临洮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桥头堡,商贸也随之兴旺起来,大批胡商往来,促进了瓷器、珍宝、玉石、茶叶、药材、粮食和驼马的交易,同时也将西域文化引进中原。史载:“玄奘之游西域实与商人俱行。” 唐时长安流行的胡服胡舞,就代表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河陇一带出土的唐三彩'丝织品 、波斯古币等就是当时贸易的见证。
  由于李唐王室的祖籍在临洮,王朝政权又是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建立的。因此,临洮在当时处于特殊地位,有显赫的政治影响,就不足为奇了。加之临洮又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冲,丝路贸易昌旺,经济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发展,唐代的文学艺术非常兴盛。河陇地区特殊的区域环境和人文习俗,成为唐代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据统计,《全唐诗》中有关吟咏临洮的诗歌就有60多首。唐代的诗歌,揭开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
  临洮东廿铺汉墓遗址汉代云纹瓦当(临洮县博物馆藏)
  汉代云纹瓦当(临洮县博物馆藏)
  战国秦瓦(临洮县博物馆藏)
  汉代熏炉(临洮县博物馆藏)高14cm x宽14.5cm
  作为边塞的河陇地区,在开拓疆土、开拓丝路的同时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建功立业的用武之地,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整个社会氛围里,孕育出震撼人心的边塞诗歌。诸如:"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残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等,无疑是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的生动体现。
  "退后二百里,你才会看出大山的高峻雄伟,逝去一千年,你才能体会出历史的博大宏深"。回顾历史前进的轨迹,临洮的确是陇上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名符其实的唐帝故里,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滚滚的洮河水,这从远古到秦汉就流淌着的水波,披戴着汉风唐月,穿越了宋元明清的漫长时空,如今仍然涛声依旧,流珠涌翠,泻向长河,奔至大海;而两千多年来弥漫着临洮的这股汉唐雄风,依然激励着临洮儿女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上/经修复后的岳麓山姜维墩遗址下/远眺姜维墩上/骆家堡城遗址 下/蜀汉廖化堡遗址战国(秦)蚕茧形式壶(临洮县博物馆藏)高24.5cm x 口径7cm
  西汉彩绘敦(岳麓山太平堡出土)(临洮县博物馆藏)高14.5cm x直径18.5cm汉代錐斗(临洮县博物馆藏)高17cm x 口径22cm
  汉代錐斗(临洮县博物馆藏)高12.5cm x 口径13.5cm汉代铺兽衔环石门(临洮河口出土)高143cm x宽116cm李氏文化的发源地
  老子画像
  中/下临洮岳麓山老子飞升处"凤台"遗址
  古陇西为李氏远祖伏羲氏后裔的食邑地,这里盛传李氏始祖老子李耳"飞升"于狄道的传说。李耳,字伯阳,号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其先祖为古陇西郡(今临洮)人。他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守藏室史。他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宗祖,世界公认的中国文化名人。近有学者据史料和民间传说考证,老子"见周之衰",离开周京洛邑西出散关后,在渭水、洮水、湟水和居延泽一带传道访"圣迹","寻根",最后于临洮东山超然台"飞升"。临洮盛传老子提笔点太极的传说。在临洮城西北约五公里的洮河西岸,与东山对峙,有座小山,名叫太极山。传说太极山的景象和得名皆由老子而来,是老子在东山讲经、飞升前提笔点太极的结果。这座山在阳光下明暗转换确象一个太极图。后来,人们在老子点太极后插笔的地方建了一个塔名叫“笔峰塔"(后称"文峰塔"),在老子住过的地方建了老子庙(后称"太平观"),把"飞升"的地方建了"凤台",后又称超然台。如今古朴苍劲的楷书"凤台"二字,仍留存于东山超然台西面的悬壁上。明代名臣杨继盛《自叙年谱》和清代乾隆《狄道州志•古迹》中,都有关于超然台的记载。至今,临洮东山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还举行传统庙会,纪念老子飞升。
  陇西李氏是最初扎根于临洮(古陇西郡治在狄道)并随后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我国人口最多的家族,这个家族肇兴于秦汉,大发展于魏晋北朝,臻盛于唐代。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陇西李氏成为关陇集团中一支鼎天水仙人崖三教祠壁画《摧剑戟图》(清代)该图反映了老子出关后曾教化西域诸胡王使其归化,胡王桀骜不驯,并施恶于老子,反被老子法力感化,遂从善的故事。
  龙门镇汉墓群遗址
  位于东峪沟南岸的槐树里村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所载,老子的曾孙叫李昙,李昙的儿子叫李崇(老子玄孙)。李崇"建功狄道讨西羌"、“受封南郑家素昌(狄道)"(《狄道州志》、《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秦时曾任陇西郡郡守,驻防郡治之所——狄道(今临洮)。李崇就是为后世称颂的李氏陇西房始祖。此后,李崇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李瑶之子李信为秦大将军,陇西侯。到西汉初,李信之子李超为汉大将军、渔阳太守。李超之子李仲翔为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史书所载李仲翔讨叛羌于狄道,因寡不敌众,临阵战殁。其子李伯考奔丧,将仲翔葬于狄道东川。随后,李伯考把子孙安置在狄道东川槐里,也就是现在临洮龙门镇槐树里庄。据史学家考证临洮东二十铺汉墓群,就是李仲翔家族墓群,这里曾出土"尚方仙人镜"和雕刻精美的石墓门。现该遗址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陇西李氏的第一个皇帝西凉王李嵩是狄道人。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生于晋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1年),为陇西李氏"狄道房"、"开国化家"、"英姿杰出"的中兴代表人物,他是汉初征西将军李仲翔之19代孙。
  李嵩由于家庭出身和才干,被敦煌汉人大族推为敦煌太守,接着成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公元400年李暠建号"庚子",在敦煌建立西凉政权,称西凉王,后迁都酒泉。
  李暠是位通经史,知兵法,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在位18年颇有政绩。他在外交上,一方面对远在江南的东晋政权奉表称臣,借以争取中原汉族政权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远交近攻,结好南凉对抗北凉。在政治上李暠更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他知人善任,虚心纳魏·隋李氏墓志
  《狄道州志》《述志赋》
  李先银质套印李先,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汉代大将军李广后裔。
  谏,广揽人才。在经济上,李暠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至在他统治的几年后,西凉“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在文化上,他大力倡导儒学,兴办学校,并在各郡设立五经博土。他统治西凉18年中"兴儒重农",使西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嵩不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著述流传有《靖恭堂序赞》、《嘉纳堂图赞》、《述志赋》、《大酒客赋》等数十篇诗赋’至今读来仍很感人。李暠的政治业绩,赢得了历代史家的好评。
  临洮县城北在四、五十年代曾竖有一块"西凉武昭王李公暠之故里"的石碑,附近建有乡人纪念他的衣冠墓,俗称皇陵,现碑墓俱毁,其遗址犹存。
  李暠卒后,西凉经李歆、李恂传三世共24年,公元423年为北凉所灭。当时,李氏在伊吾保存了残余势力,并力图收复敦煌。后来,李暠之孙李宝向魏世祖拓拔煮奉表归诚,并深得宠信,被授于"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等官职。从此,李氏确立了在北朝的尊崇地位。
  李宝之后,李氏子孙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少子李冲。李冲是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魏孝文帝时著名的改革家。他不仅自身文化素养极高,以儒学致显,而且还通过士族婚姻、嫁女皇室的方式,成为当时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魏孝文帝推行改革的得力助手。
  李冲在北魏朝廷中曾任秘书令、中书令、侍中、仆射等要职。他一生才思敏捷,勇猛精进,为北魏的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魏孝文帝时,因连年战乱,许多农民依附世家大族,"民多隐冒",造成北魏政府财税的损失和社会的不安定。李冲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实行"三长制"及新的赋调制度。此外,在北魏时实行的改定律令、迁都洛阳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变革中,都有他参与。他不仅在政治上为北魏政权做出极大贡献,而且也是营建魏都洛阳的总设计师。《魏书•李冲传》载他:“机敏有巧思……及洛都初奠基,安处效兆新起堂寝,皆资于冲"。另外,他还将一个女儿嫁给彭成王勰,一个女儿嫁给魏孝文帝为夫人,其兄辅也把女儿嫁给咸阳王禧,通过这种与皇室联姻的关系,更加巩固了李氏在北魏政权中的地位。李冲一族子弟,以儒学进身,官高位显者甚众,李冲长兄李大师、李延寿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陇西狄道李氏除李宝子弟外,李贤、李远、李穆兄弟"子孙代居北狄","随魏南迁,复归汧陇",在北魏时又兴盛起来。李贤在北周为柱国大将军,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河州总管;李远曾为北周左仆射;李穆更是杨隋的开国元勋,拜太师,其家"一门持象笏者百余人",被史家称为"自周迄隋,郁为西京盛族"。
  创建李唐王朝的唐高祖李渊,自称狄道"为凉武昭王李暠七代孙"。武德年间,李渊追封"陇西堂",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把陇西郡李氏列为李氏十三郡望之首、全国姓氏第一。李唐王朝创造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李唐皇室是"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之后代。千百年来,大量的史料和已出土的李唐宗室墓志表明:淮安靖王李寿、虢王李凤,越王李贞,汝南公主,长乐公主李丽质,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潞王李贤,云麾将军李思训…… 都是"陇西狄道人"。
  此外,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自道家世,称为凉武昭王第九代孙。他在诗中自述"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无疑又为临洮李氏文化增添了极大的亮点。
  临洮城西洮河对面的马家窑镇,有为唐代西平郡王李晟所封的西坪山,山上有地,名"钦王湾”,为李晟之父太子太保唐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与其妻王氏代国夫人之墓(即上王坟与下王坟)。车刘家村石碑滩曾竖有一块“李钦神道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旧唐书卷一
  本纪第一
  高祖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
  唐高祖李渊像《汝南公主墓志》唐虞世南书
  唐故太子少保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墓志铭现虽地表文物无存,但墓址遗址尚在。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祖思恭、父钦,代居陇右为裨将。"(《旧唐书·李晟传》)。李晟是中唐代宗、德宗时陇西李氏家族中的显贵人物,勇敢果毅,在与吐蕃、藩镇的斗争中屡建奇功。李晟有15子,其中以李愿、李愬、李听最为知名,特别是李愬,在唐中央与藩镇的斗争中,雪夜袭蔡州,平定吴元济淮西之乱,此成为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李愬因而也名扬天下。
  陇西李氏最初扎根于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并随后扩展到成纪,以至全国,成为关陇集团中的豪门大族。从秦汉到隋唐,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家族兴衰历程中,伴随着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李氏的祖辈们,从古狄道这块上地上征战杀伐,走向全国,或以文治,或以武略,建功立业,闻名于世,终于创造了李唐王朝。从汉代边将到唐朝帝王,涌现出一大批英姿独标、伟业赫赫、彪炳史册、留芳百世的英雄人物,因而也使临洮这块神奇的土地,声名卓著,历史辉煌,光照陇原,声振中华。
  今天,我们与历史对话,审视临洮的历史文化,深深地感到千百年来洮河两岸这块神奇的黄土地,这条神圣的河流,孕育了无数英雄,孕育了李氏文化,塑造了这方水土的人民,他们勤劳、聪睿、豁达、爽朗的精神特质,与爱国爱民、团结凝聚、奋发向上、自强自立的理想追求,这些就是李氏文化的精神内涵!
  当我们的思绪飞进时间深处,抚摸那已逝岁月的印痕,依稀可见李氏的先祖和后辈们将最大的爱心献给了生养自已的土地。几经沧海桑田,我们可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洮水两岸,而后走向全国,建功立业,以至于播迁于海内外,成为世界第一家大姓。作为中华文化根脉之一的李氏文化,不仅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更由此促进了二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形成,它永远有效地联结和维系着炎黄子孙的心灵,时时激扬起华夏儿女再展雄风的冲动。
  唐太宗李世民像《狩猎出行图》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左/右《仪仗图》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壁画 壁画表现了代表李唐王朝的关陇集团的威武和强盛西坪山顶钦王湾李晟父右金吾大将军李钦墓丝绸之路南线重镇
  画像砖拓片——《赶驼图》
  丝绸之路示意图
  被欧州人誉为"大地的鲜花"和"天空的彩霞",被阿拉伯人誉为"象神话中的仙女一样美丽"的中国丝绸,乃是我们的祖先奉献给人类的宝贵礼物。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从长安通往西域、中东以至欧州的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中外文化传播交流的路线,便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
  临洮,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膏腴之地"。甘肃为丝绸之路的东段,历史上通行较多的大致有北路、南路和中路三条路线,其中,南路和中路都是从临洮穿越而过的。
  丝路南线:从长安出发沿渭水而上至宝鸡,再沿千水西北向,过陇县,越陇山,度陇关,经天水、秦安、通渭、陇西、渭源,越鸟鼠山至临洮,从临洮渡洮水,经临夏积石山临津关过黄河入青海,出扁都口(大斗拔谷)到河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霍去病击匈奴,隋炀帝西巡河西,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去西域取经,都曾走过这条路。
  丝路中线是从长安出发过六盘山,经华家岭、定西、榆中、临洮、兰州,入河西走廊。这条路开通较晚,大致在宋代以后,但通行者很多,是关中通往河西的最重要的交通路线。
  相传秦始皇西巡就到过临洮。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当时陇西郡治在狄道,传说秦始皇在庆坪关山的长城脚下休息一夜,见此地山环水绕,风景尤佳,命建寺庙一座,当地军民遵秦王之命修建寺庙,取名"秦王寺",将拴马的柳树命名为秦王拴马树,神泉尊为秦王饮马井。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临、渭、陇三县县令集资铸造秦王寺大钟一口,钟直径6尺高8.5尺,重4800斤,至今钟虽无存,"秦王寺"古迹犹在。
  自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路以后,临洮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成为商旅交易往来住歇和军队驻防的战略要地。精兵猛将云集于此,商贾驿使往来穿行,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公元609年3月,隋炀帝西巡陇右,就是从长安出发,沿渭河西行,过陇关,经天水、陇西、渭源鸟鼠山的高城岭沿滥水(《山海经》称滥水,《水经注》称陇水,今称东峪河)到临洮,然后渡洮水过临夏、永靖从临津关渡黄河,再经青海西宁越祁连山扁都口(大斗拔谷)进入河西走廊,到达张掖的。
  隋唐时代是丝绸之路最辉煌,也是河陇地区最繁荣的时期。隋炀帝巡幸河西西域27国的国王和使者亲来朝见,炀帝命武威、张掖的仕女盛妆打扮,沿路观赏,游人车马首尾数十里,可以说是河西有史以来的盛会,也是这一时期丝路繁盛的例证。
  据载,隋炀帝一行四月初六日(乙亥)从襄武出发到渭源狩猎六天,十二日(已巳)到狄道。在途中写诗三首,其中有"西征乃届此,山路亦悠悠。地干纪灵异,同穴吐洪流。滥觞何足拟,浮槎难可侍。惊涛呜涧石,澄岸泻崖楼。滔滔下狄县,淼淼肆神州。""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北河秉武街,千里卷长旌"等句,描述的就是从渭源走临洮一路的风光。其中"北河秉武街”就是指陇水和今在临洮窑店一带的武街驿。
  从武街驿沿滥水西下,过长济桥(明《临洮府志》载:东浴沟口滥水上有长济桥),进入狄道古城东门,(即今临洮县城北郊岳家庄附近),丝路穿城而过,出古城西门(今临洮
  画像砖——《赶驼图》(临洮县博物馆藏)
  中/下唐代铜盆、洗《客使图》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域外宾客通过丝绸之路来大唐进行友好交往的情景
  高足碗
  县城北郊汽车站北侧之深巷道口),沿古渡道至下川红崖头洮水之滨,即达丝绸之路狄道古城的要津——洮水红崖头古渡。过洮河便是三岔河口。三岔河,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注》中谓"三水翼带"(因上游有刘川、胭脂川等三支小流至虎狼关汇合入洮,故日三岔河)。三岔河入洮南岸的村庄,即河口村。河口村有片河滩地,相传古地名叫桥夫地,可能是当年派丁看管桥梁的地方。这里曾出土过椭园形铁绳扣,它有碗口粗,全系铸造,它和原临洮城西永宁浮桥系船所用的明、清两代铸造的方、园形铁绳扣相比较,形制更加古老。这些遗物的出土,证实了当年丝绸之路狄道城西架设津梁的位置。从红崖头洮水古渡过洮水,经河口、虎关、当川铺、广河、和政到临夏,从临津关渡黄河西去青海和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洮水古渡在临洮境内有好几处,除此之外尚有城北25公里的康家崖古渡,45公里的达坂古渡,60公里的洪济桥渡,城南25公里的冰桥窝渡,还有上游的峡城渡等等。但其中以狄道城西红崖头古渡为最早,它是丝绸之路通西域的开创渡口。
  临洮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历史上开发较早。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关系,这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相互融合、中原农业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结合的地方。由于丝路的兴盛,商贸逐渐繁荣,牧区需要的粮食和生活日用品,农区需要的耕畜和畜产品,都在这里交易,因而临洮成为农产品和牲畜、畜产品的集散地,丝绸之路上的大驿站。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工艺品和西域各国的珠宝、美玉、药材在这里相互流通。临洮至今山川种植的葡萄、苜蓿、胡萝卜、胡麻等农作物都是胡商从西域传来的。当时,往来的都是商贾、僧侣、军人和使节,加上茶马互市、驿站邮传,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商贸的发展、民族的融合。盛唐诗人岑参的诗:"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至陇山头。"张藉的:“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和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波斯老贾渡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就真实地反映了这种情况,至今读来,仍然使我们联想到古道驼铃,马帮商队,驿骑星驰,屯垦风烟,守边笳鼓,高僧诵经和大漠烽火,使节穿梭等丝绸之路上一幕幕动人的景象。
  丝路的流通昌盛给临洮的繁荣辉煌带来最大的影响,中外文化的碰撞交融、经济的交流,和本土文化的改造,给这里遗留下来璀灿绚丽的历史文化瑰宝,中国封建文化中最灿烂的部分都扎根并繁殖于这块丰腴的土地,形成了临洮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体现了人类文明与历史进步中最为辉煌的东西。它对汉唐帝国的兴盛发达,形成并产生中华民族最具自豪感的汉唐气象,起到过十分重要和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丝绸之路、汉唐雄风也给这里留下历史的投影,它孕育和塑造了这里人民的精神性格、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
  《狄道州志》窑店驿分图
  武街驿丝绸古道元青花瓷玉壶春瓶(临洗双寺子出土临洗县博物馆藏)高29.5cm x 口径8cm元青花瓷恒(临洮双寺子出土临洮县博物馆藏)高4.5cmx口径8cm上/洮河古渡 下/东峪河(滥水)风光唐泉——立于临洗县玉井镇店子村,传说 唐玄奘西行取经在此饮马。
  《玄奘负笈
  图》文成公主塑像
  弘化(西平)公主墓志(甘肃武威市出土)
  唐蕃古道的要冲
  唐蕃古道是唐朝和吐蕃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同尼泊尔、印度等国互相联系的重要交通干线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始终是活跃的角色,各民族有自己的经济生活和文化传统。兴盛于唐朝的吐蕃王国,君主称"赞普"。王国不但使吐蕃的十余个部落走向统一,还把势力扩展到河陇地区和西域一带。同时,西部的吐谷浑也开始强大起来。吐谷浑原为鲜卑族慕容部落,西晋时居于辽东,酋长涉归有子名叫吐谷浑,率部700余户西迁,当乞伏国仁占据陇西时,他则占领洮河西边的枹罕(今临夏),其后代征服青海东边的羌族,建立吐谷浑国。唐时已羌化,吐谷浑实际上是一个羌族王国。
  不同民族的部落、王朝之间难免兵戎相见。古代的君主们曾用筑城、挖沟等办法抵御外族的侵扰,并由此建造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利用长城进行防御和越出长城远征,除了留下大片的荒野和垒垒白骨外,交战双方都不会获得多大的好处。超出战争与敌对的界限,谋求和平途径保境安民,成为各民族政治家面临的课题。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当政者们找到和亲、会盟、通贡、互市等协调各民族关系的方法。
  和亲是不同民族间的政治联姻,通过嫁娶公主来确定双方的和平相处关系。西汉与匈奴和亲就是早期的典范。因而"昭君出塞"成为千古佳话。
  唐朝皇帝亦很重视和亲政策的运用,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一椿令双方满意的婚姻顶得上十万精兵。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答应将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国王诺曷钵,并封他为河源郡王。弘化公主由淮阳王李道明护送,从长安出发过秦岭经天水、过临洮,入临夏渡黄河,去青海成婚。"唐蕃古道"从此开辟。
  与此同时,西藏的吐蕃强大起来.与唐朝关系紧张。年青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为了向唐廷谢罪议和,多次派遗使臣向唐太宗求婚。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太宗皇帝应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赐嫁松赞干布。
  这年春正月丁酉日,太宗命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太宗族弟),持节护送公主入藏。行前太宗为公主进藏作了妥善安排,在吐谷浑边境筑了行馆,让公主和随从人员作长时间的休整,以适应高原气候和生活习惯。文成公主进藏也是从长安沿渭河西行经天水、到临洮休整后过洮河、入临夏,从炳灵寺附近的临津关渡黄河,经青海鄯州(今乐都),过日月山,去鄂陵湖、扎陵湖地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弘化公主和诺曷钵亲自到边界迎接,两《步辇图》唐阎立本作
  《步辇图》描绘吐蕃(今西藏)使者禄东赞为迎接文成公主而谒见唐太宗时的情景
  唐代扁壶(临洗出土)
  高26.5cm x 口径6.5cm
  位公主相见,悲喜交加,促膝长谈,分别时弘化公主怀着依依惜别之情,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柏海(今札陵湖)。松赞干布得知文成公主入藏非常欢喜,亲迎于河源,当他见到温文娴雅的文成公主时,至为喜爱,在拉萨特意为公主别筑城廓,建造大昭寺迎居。他对左右臣僚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自此,唐蕃两国以甥舅相称,吐蕃开始“释毯裘,袭纨绮,渐兴华风。遣酋豪子弟入唐都国学,受诗书礼义之教,又请唐人典其疏"。此时,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畅通无阻,边界安定,唐蕃关系至为友好,促进了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
  唐蕃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至唐中宗时进一步得到巩固。中宗李显即位,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吐蕃大臣悉薰热抵长安朝贡,又为其新立的赞普尺带珠丹求婚于唐。夏四月,中宗以宗室养女雍王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许之。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冬,吐蕃派大臣尚咄赞率千余人,来唐迎娶金城公主。翌年春五月,中宗命左饶卫大将军杨矩护送公主经临洮入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40年,金城公主居吐蕃30年,她们带去了中原的农业文明,带去了养蚕、酿造、造纸等先进技术和文化成果,促进了藏汉和睦共处,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们的事迹,至今仍在藏族人民中广为流传。在布达拉宫,有两组蔚为壮观的巨型壁画,就描述着这两位公主入藏和蕃的生动故事。
  由唐太宗李世民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共同建立的民族亲情、友好关系,在历经二百余年到三百年的岁月中,也曾发生过一些摩擦和冲突,但都是暂时的。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发生在临洮的武街驿、长城堡战役就是一例。
  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秋八月,吐蕃将坌达延、乞力徐率部族兵10余万寇临洮,军至兰州,直达渭源、狄道界。在吐蕃大军压境的形势下,陇右节度使薛纳(薛仁贵之子),太仆少卿王峻发兵10万,配良马4万匹,在狄道境东40里武街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战争。薛纳率部坐镇武街,亲自指挥.大破土蕃军于长城湾、关门一带。吐蕃军首领至达延所部10余万众屯于距武街20里之大来沟。陇右郡牧使、太仆少卿王峻率精兵两千,夜袭大来沟蕃军营,与薛纳两侧合击,前军呐喊,冲杀进攻,后军鼓角齐鸣相呼应,吐蕃军四下惊奔,人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吐蕃军冲出重围后,沿滥水西逃至东峪沟口,拟取道狄道城南去洮、岷一带。但因唐军有重兵把守,截断南逃去路,只好从东峪沟口北侧的孙家河湾、任家坪一带向北逃窜,及至长城堡(北三十里墩)时,又被守堡之唐军迎头痛击,吐蕃军一败涂地,遂西渡洮水而遁。这次战役,唐军斩首吐蕃军17000余级,缴获牛羊20余万只。战争结束后,唐朝复命左饶卫良将尉迟怀,出使吐蕃,宣慰金城公主。吐蕃又遣其大臣宗俄因茅至洮水请和。
  在此以后,唐蕃双方虽还有过一些冲突发生,但终久还是言归于好。穆宗李恒即位(公元821年),唐蕃双方协议共同会盟,在逻娑(今西藏拉萨)东部举行盟誓,树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即"长庆会盟碑"),誓文有"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之句。这通以藏、汉两种文字铭刻的会盟碑,至今还矗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唐蕃古道开通后,从太宗贞观年间至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的二百多年间,唐蕃双方使者来往达190多次,几乎每年都有使节往来,且大多是从临洮路过的。由于临洮既是丝绸之路的通衢,又是唐蕃古道上的要冲,外国使臣、商人、僧侣、学者、达官贵戚纷纷来往,促使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治地位十分显赫。
  唐蕃古道的开通关系重大,它为我国民族友好、团结,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交流、交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给临洮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促使临洮形成蕃汉交融、重文尚武的文化习俗。清代临洮著名诗人吴镇在《我忆临洮好十首》中就有"花儿饶比兴,蕃女亦风流"的描述。时至今日,从临洮出发经甘南、青海东部去拉萨的这条古道仍然十分畅通,临洮的大量工艺品和农产品就是从这条"民族友好之路 ——唐蕃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往西藏。
  宋瓷双鱼碗(临洮县博物馆藏)
  洮水红崖头丝路古渡
  洮水姬家河古渡武街驿遗址洮水宏济桥古渡遗址唐哥舒翰纪功碑
  唐哥舒翰纪功碑,以它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特有的风姿,巍然屹立,闻名于世。
  哥舒翰(约公元704--756年),唐代猛将。他是突厥族哥舒部人,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后兼任河西节度使,拜副臣相,被封为西平郡王。安禄山叛乱时,他统兵20万守潼关,任兵马副元帅之职,因为受到杨国忠的猜忌,被逼出战,兵败遭贼人杀害。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取吐蕃洪济城,大败吐蕃军于洮河流域,收复黄河九曲,“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朝野称赞,唐诗人多有歌咏。
  哥舒翰纪功碑屹立在临洮城内南大街(原有庙宇,当地人称“石碑观”),座北向南,有三面砖壁围护。全碑由巨石制成。额高0.92米,已破裂为三块,碑额仅有“丙成、哥舒"四字可辨。碑身上有裂纹三道并有深凹残缺,风化严重,高4.25米,宽1.84米,碑正面刻有隶书碑文12行,现存六十余字,字势雄健,笔力遒劲,传为唐明皇御笔。碑额刻兽物、云纹,碑座乃系巨石加工而成,共5个阶层,高2.4米,整碑高大雄伟。清代狄道知州田自福建亭覆之,名“唐碑亭”。清临洮诗人吴镇集剩字为《唐雅》六章。容城学者王耐谷证以所藏碑帖,以为乃唐明皇李隆基御笔。临洮学者张维《陇右金石录》以为:"此碑既录于金石略,又有哥舒二字,自系边人为哥舒翰纪功而作。观西鄙人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之诗。盖边人称翰深矣。唐初置临洮军于狄道,其后始移鄯州(节度衙内),故此碑立于狄道。"
  据载,哥舒翰纪功碑为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所立,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碑石风化严重,碑面斑驳陆离。《陇右金石录》收录哥舒翰纪功碑正文剩字99字,今
  唐哥舒翰纪功碑仅存67字,孰为可惜!哥舒碑虽然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沧桑,风雨侵蚀,然而现在来看,整碑形制、图案、文字仍然体现了雄浑、大器、古拙、质朴的大唐艺术风韵。
  清临洮诗人吴镇在《题哥舒翰纪功碑》一诗中赞道:"李唐重防秋,哥舒节陇右。浩气扶西倾,英名壮北斗,带刀夜夜行,牧马潜遁走。至今西陲人,歌咏遍童叟。……轰轰大道碑,湛湛边城酒。长剑依崆峒,永与乾坤久!"气势磅礴,感情真挚,字字句句流露出对哥舒翰英雄业绩的敬慕。
  巍巍哥舒碑屹立在临洮,经历了千百年金戈铁马、风雨沧桑的历史磨洗,依然铭刻着这位民族英雄的雄功伟绩和人民对他的诚挚爱戴,它昭示出盛唐那种威加四夷、八方一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激励着临洮儿女的赤县神洲意,炎黄华夏心!
  唐诗《哥舒歌》
  《狄道州志》中收录的唐代边塞诗
  哥舒翰碑额和碑文局部边塞豪歌咏洮阳
  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彩绘贴金骑士佣
  汉唐的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作为西部边塞的河陇地区,在捍卫和继续开拓丝路、屯垦戍边的同时,为不少仁人志士提供了边塞建功立业的机会,促使他们投笔从戎,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气概笼罩着整个社会,而国力的强盛和丝绸之路的传递加快了本土与西域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及地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依傍地创作和革新,是产生盛唐文学艺术的氛围和基础。
  边塞诗兴盛于弥漫着英雄主义气氛的盛唐时代,它的阳刚之气、英雄魂魄' 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在世界诗坛上也独树一帜。
  在汉唐政府注重拓边屯兵、经营西部的大背景下,临洮作为西部边陲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突出的历史作用和多民族聚居、互相冲突' 甚至兵戎相见、同时又达到相互融合的特点,成为产生边塞诗的极好土壤。
  清代临洮诗人吴镇,在他的《我忆临洮好十首》中曾有:"我忆临洮好,诗家授受真。高岑皆幕客,白贺是乡人。山水今无恙,文章旧有神。二张珠玉在,后起更嶙峋”的描述。其意为:临洮是一个产生诗的国度,其诗脉源远流长,唐代的高适和岑参都曾在临洮从军当过幕客,而李白和李贺本来就是临洮人啊!
  唐代的边塞诗人被民族精神所驱使,一扫六朝柔靡风气,他们都具有高远的眼光,把握现实生活的能力,他们都有并吞四海、投笔从戎、立功塞外的壮志,因而大胆地抒写伟大的怀抱,创造壮美的文学。边塞诗人像一匹匹桀鹫不驯的野马,响往着在原野上纵横驰骋……"陇西多名家,子弟复豪华。千金买骏马,碟躞长安斜。雕弓侍羽林,宝剑照旗门。南来射猛虎,西去猎平原。既夕罢朝参,薄暮入终南。麟阁图良将,六郡名居上。天子重开边,龙云垒相向。”"烽火照临洮,榆塞马萧萧。先锋秦子弟,大将霍嫖姚。开壁左贤败,夹战楼兰溃。献捷上明光,扬鞭歌入塞。更欲奏屯田,不必勒燕然。”(王勃《陇西行》),“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骆宾王《登陇山》)。边塞诗人的思想是爱国主义的,意志是坚决的,因而诗歌表现出一种从军塞外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边塞诗歌既是抒情的也是叙事的。高适的"帐远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倚马见雄笔,随身惟宝刀。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挑。"(《送塞秀才赴临洮》),和"残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军容随赤羽,树色临洮西坪宋墓出土的武士画像砖
  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就既是送别之作,也是鼓励故人向边的佳句。
  诗人们体验到了战争的艰危与惨烈,但他们仍然是那样的爽朗明快,高扬在他们心头的是为国立功的荣誉感: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
  "金带边环束战袍,马头冲雪渡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马戴《出塞》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
  洮。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白《白马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杜甫《秦州杂诗》
  边塞诗歌中有不少反映战争中亲人离别之苦和盼望和平、安定的诗篇: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逢寄远道,何日到临洮。”
  ——李白《子夜吴歌》“无事向边外,至今仍不归。三年绝乡信,六月未春衣。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
  ——岑参《临洮客舍留别》
  "十万羽林儿,临洮破郅支。杀添胡地骨,降足汉营旗。塞阔牛羊散,兵休帐幕移。空余陇头水,呜咽向人悲。"
  ——冻陶《胡无人行》
  "久戍临洮报未归,箧香销尽别时衣。身轻原比兰阶蝶,万里还寻塞草飞。"
  ——庄《春恨》
  也有一些诗中反映了边城临洮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惟怜战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日暮独吟秋风里,平原一望戍楼高。"
  ——朱庆余《自萧关望临洮》
  "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李昌符《登临洮望萧关》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口。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
  收录唐代边塞诗的木版印刷书籍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岑参《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
  “沼出频降尽论边,将择英雄相卜贤。河陇已耕曾殁地,大羊雄辩却朝天。高悬日月胡沙外,遥拜旌旗汉垒前。共感垂衣匡济力,华夷同见太平年。"
  ——祜《喜闻收复河陇》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汪遵《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唐代诗歌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全盛时期,可谓诗人蔚起,诗风浓盛,形成了空前的普及,就连当时不知姓名的"西鄙人"也吟咏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样一首流唱千古的边塞劲歌呢!
  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诗人和诗篇,伟大的诗篇又永远留给了明天。唐朝的边塞诗大量地反映了临洮的风土人情、特殊历史,表现了高度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盛唐之后多少年,多少仁人志士都从这边塞劲歌中体验到苍凉悲壮之美,汲取豪迈勇决的战斗精神。

知识出处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臨洮——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古称狄道,是我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同时分布有第三纪(距今6000 —— 200万年间)的红色沉积岩层(丹霞地貌)。我们从当地及周边地区(和政、广河、永靖)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如恐龙骨架、恐龙蛋、恐龙足即,8米长4米高的身躯威武的黄河剑齿象、还有铲齿 象、剑齿虎、头上长有四角的长颈鹿等化石,知道黄河上游曾是气候湿润、湖泊密布、森林 蔽天、水草丰美、野兽奔突,苍芒而生机勃勃的土地。乃至后来的史籍中,也不乏这样的记载。至今洮河从南至北,蜿蜒穿越全境,富庶一方。流经县境115公里,哺育了粮丰树茂花艳的狭长绿州。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