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土司家族建功临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624
颗粒名称: 赵土司家族建功临洮
分类号: D691.42
页数: 3
页码: 209-211
摘要: 临洮赵土司之先祖为吐蕃啜族氏,是宋代唃厮啰部的后裔。
关键词: 土司 赵土司家族

内容

临洮赵土司之先祖为吐蕃啜族氏,是宋代唃厮啰部的后裔。嘀厮啰政权灭亡后,其孙巴毡角降宋,赐名赵醇忠,为岷州吐蕃部落大首领。赵醇忠之后,"似已迁至临洮,明清时期,临洮之赵土司即为醇忠之血脉相传”(《金史•结什角传》)。元明之交,赵醇忠之后裔赵琦为元荣禄大夫陕西平章事,据守临洮。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赵琦附明,史籍称其"世为元土官”(《明太祖实录》卷41)。临洮赵土司家族自宋、金为开端,至元、明为鼎盛,到1925年国民军入甘,取消土司制,大致共二十五六代,经历5个朝代,历时700余年,是甘肃藏族土司中历史最长且影响较大的土司之一,对临洮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衙下集赵土司墓出土的画像砖拓片
  临洮赵土司世居临洮县城东一里桧柏庄,俗名东庄,清初移居县城南80里的官堡镇(今渭源县辖)桧柏新城,管辖土民十五族。至清末管辖439户,但大都已汉化,土司职亦于民国初废除。其封地以洮河以西的临洮衙下集镇为中心,并在此处建立土司衙门三处。控制地盘波及临洮县的衙下集镇、连儿湾乡,渭源县的会川镇和康乐县的五户、景古等乡镇。
  赵土司家族大多为土武官,他们顺应形势变化,及时归顺新朝,发挥所长,积极承担征调任务,驰骋沙场,在临洮及周边地区历经大小战场数百次,在卫国戍边、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不断树立新的功勋。在保境安民、救济灾民、进献良马等方面,赵氏家族每一代都为朝廷作过贡献,这样也巩固和增强了自己的地位。
  在临洮赵土司家族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以下几个:
  赵阿哥昌是赵姓土司的始祖,乌思藏啜族人。据《甘肃•青海土司志》记载,赵阿哥昌“世居临洮”、"貌甚伟,有力兼人”,于宋熙宁年间归顺宋朝,授土军火元帅,赐国姓赵。“金贞祐中以军功至熙河节度使”。金亡后,退守莲山,招集部众,投顺元朝。历功封为迭州安抚使。
  赵土司免死铁券赵阿哥潘(见本书114页)。赵重喜,赵阿哥潘之子。袭父职为元帅。赐金虎符,为临洮府达鲁花赤。重喜在郡,劝农兴学,省刑敦教,以善治闻。后官至巩昌二十四处宣慰使,卒谥"桓襄"。
  赵安,字仲磐。永乐年间授临洮百户。正统年进都督司知,充右副总兵官,协任礼镇甘肃。以功封会川伯,得到金印、免死铁券的奖赏。卒于正统九年(1444年)。他的后裔世袭临洮指挥使之职,成为雄踞陇右的赵土司。
  清代,较著名的是赵元铭。因功赏二品衔,授"巴图鲁”称号。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临洮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史话》是一部全面介绍古城临洮悠久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古今人物和风土民情的通俗读物。本书资料翔实,文字通俗易懂,外地读者一册在手,可以全面了解临洮。同时,它也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 临洮是一座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异常丰厚。回顾和探寻它的历史文化根脉,以及一代代临洮人所创造的宏伟文化业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职责。近十年来,由于我县文史工作者勤奋探索,在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掘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