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616
颗粒名称: 兴办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5
页码: 185-189
摘要: 临洮自古为文风昌盛之地,历史上就以教育发达而闻名陇上。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教育事业

内容

《狄道州志》学宫图
  临洮自古为文风昌盛之地,历史上就以教育发达而闻名陇上。
  自汉晋至唐、宋代以来,临洮由于私塾较多,文人学士层出不穷。元代以来,地方教育已颇为发达,路有路学,府有府学,州县分别有州学、县学,都属于为科举考试服务性质的普通学校。还有诸路医学、蒙古字学、阴阳学,属于专门性质的行业类学校。当时,置临洮府,府治狄道。临洮府学文庙(今临洮农校址),系本地人司徒祁安所建。狄道县学设"明伦堂”一处(今临洮农校附近),系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9年)修建。主讲者为"教谕"(教官),主要讲解中国固有之纲常伦理,即君臣、父子、夫妻之道等。此外,各地方还有创立“社学"之制,颁令各路,劝农立社。凡50家为1社,设社长1人。每社立学校1所,推选通晓经书者为老师,使大家农闲入学。此外,各地方还有自愿聘请教师或自授家学而设的义学与家学,属于私立学校。
  椒山书院
  临洮文庙杨明堂像
  1932年,杨明堂等人在店子街唐泉小学创办的农业学校
  明代的教育沿袭宋、元教育制度。府、州、县学校都称"学宫”,即文庙。临洮府学宫仍用元时文庙,并屡次修葺。曾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修复改建;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狄道县知县管见重修;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狄道县知县褚泰珍再次修复。临洮府除文庙外,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年)还修建了"敬一亭”,清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州程鹏远重修。另有"尊经阁”一处,地址在文庙后,为藏书之所。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因弹劾严嵩被贬为狄道县典史的杨继盛,在岳麓山超然台购买一方土地,倡建“超然书院”(又名椒山书院),修葺见堂3间、讲堂5间、道统祠3间,并置学田2000余亩,供学生膏火之费。公余亲自讲学课子,一时书院学风大倡,会川、康乐等附近县学子前来听讲者甚众。
  清代的国学和地方学基本沿用明代旧制。临洮先后建有临洮洮府学、狄道州学、狄道县学。清初,郡守李如璐改废衙署建"洮阳书院”。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张公儒又以旧文庙开办学堂。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州杜公德倡议将旧文庙所办学堂迁至忠愍祠,修讲堂3间。后因杜升任离去,由呼延华国继续修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竣工。书院完工后,选童生30多人就读,聘北地(今会宁)人胡云壑为教师,一时书院声望大振,文风又起。同时,府、州、县皆置"社学"。
  第一届临洮女子师范学生合影
  清末秀才杨明堂,于宣统元年(1909年)父子合力捐银1000两,在县城石桥街杨忠愍公祠创办养正私立小学。之后,又与友人在城内创办模范小学、东街小学、从德女校。在杨家台村创办正宗小学,在店子街创办农业学校。为纪念幼年客居地,在山丹县创办芦家堡小学。1916年,杨明堂和刘乾等人倡议全县有识之士筹款,利用岳麓山超然书院旧址创办"狄道师范讲师所”,是年11月开学,杨任校长。1917年改为"狄道公立师范学校”,1918年改为省立,1936年更名为"甘肃省立临洮师范学校”,即现在临洮师范的前身。
  另外,清代临洮设立私塾的气候也很浓厚。清末,临洮城乡任教学塾较负盛名者,城区有赵振声、赵学普(父子拔贡)粮食市学馆,宋文焕、宋德阶(父子秀才)西街万寿观学馆,杨文耀(贡生)北街刘家巷学馆和赵鹤亭(秀才)、王定钦(廪生)等设的学馆;乡区有潘六爷、康绍庭等设的学馆。1912年,全县就学私塾的学童有1256人。
  在临洮,有许多胸怀大略、倾心教育的有志之士为临洮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史册上。杨椒山、杨明堂等人大力办学的义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临洮人民为教育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临洮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史话》是一部全面介绍古城临洮悠久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古今人物和风土民情的通俗读物。本书资料翔实,文字通俗易懂,外地读者一册在手,可以全面了解临洮。同时,它也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 临洮是一座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异常丰厚。回顾和探寻它的历史文化根脉,以及一代代临洮人所创造的宏伟文化业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职责。近十年来,由于我县文史工作者勤奋探索,在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掘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