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559
颗粒名称: 瑰丽传说
分类号: I276.3
页数: 20
页码: 83-102
摘要: 在临洮民间,特别是南部山区,流传着数以百计的民间故事和风物传说。无论你走到哪一个村庄和院落,随便哪一位老人都会给你讲几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关键词: 民间故事 传说

内容

在临洮民间,特别是南部山区,流传着数以百计的民间故事和风物传说。无论你走到哪一个村庄和院落,随便哪一位老人都会给你讲几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大禹治洮河的传说
  在临洮县南屏镇洮河南岸的腰路山半坡上,有一座40多米宽、60多米高的小石山,犹如平地窜出一株巨大的石笋,沐浴着洮河母乳,拔地成长,有人称作春笋石;又像天神倒在这里的一背篼石土,古称大禹石;也像一块造酒用的曲子放在了山坡上,当地群众又形象地称其为曲子寺。腰路山脚下,洮河水面到山顶最高处约1000米,从下往上有60度左右倾斜的陡坡,山坡上没有一丝人工挖土凿石修造的痕迹,或从山上滚落的迹象,它像天工造化的洮河巡视神,昼夜屹立在洮河岸边。
  曲子寺昂首挺胸伫立在腰路山。相传,古代南屏山和石家山、腰路山和苟家山是一座山,洮河由高往低流经临洮南山受阻,夏季经常泛滥成灾,淹没大片平川土地。大禹为根治洮河,用斧劈开南屏山和石家山两山坚硬的岩石,开凿出一条河水穿山而过的狭窄通道--黑甸峡。大禹挖开腰路山和苟家山之间河道,用背篼把土石一趟趟搬运出去。一次,由于背匏装得太多,压断了背篼绳,将未背出去的石块倒在了腰路山的半坡上。从此,这儿就留下了一个洮河岸边的寺
  巨大的岩石。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神话中为民造福的有功之臣--禹,在背篼石堆上建庙并供奉他的神像,纪念他的伟绩。临洮、会川、康乐等县的群众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纪念日,形成了每年的盛大庙会。后来,这里又增加了花儿会。
  虽然这是一段带有神化色彩的民间传说,但据有关史料“禹受黑玉书洗水上"的记载,大禹确实在渭河流域和洮河流域有过治水的经历。
  老子挥笔点太极的传说
  站在岳麓山上向北望去,在距临洮县城北约5公里的洮河西岸有一座山。晨光中,山的阴影酷似一个圆形的太极图,而一到下午太阳偏西时,又变成了一个反方向的太极图。
  传说在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出函谷关西来陇西,后在狄道地(今临洮地)讲学传道。那时人们不分时间,不明方向,天地间阴阳不调。老子每天早上登上东山给徒弟们传授道家真经,可是由于大家不知道时间,徒弟们总是不能按时前来听讲。他发现县城北边的洮河西面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早晨一片光明,傍晚全是阴影,便对众徒弟们说:"我在那座山上点一个太极图,让你们掌握时间和方向吧。"于是,他站在神庙大院挥笔向北点画了几笔,点完后把笔锋朝天插在了庙院里。就在这时,从天际翩然飞来一只凤凰,款款地落在他眼前,
  岳麓山文峰塔老子骑上飞升而去。从此,那座山便在早晚太阳斜照下半明半暗,显现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来,人们便将这座山称为"太极山”,并以太极山的方向为正北,以太极图的变化来掌握时间。后来,人们称老子飞升的地方为凤台(今县城东岳麓山),又在老子插笔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笔锋塔",后改名为"文峰塔"。此塔抗日战争时期拆去,现在重修的文峰塔又矗立在塔院里。
  洮水流珠的传说
  洮河北流,一泻千里。令人惊异的是,在数九寒天,别的河流已经结冰封冻了,洮河里却流淌着一簇簇、一串串浑圆晶莹、玲珑剔透的冰珠。这便是堪称天下一绝的"洗水流珠"。
  传说很早以前,在洮河上游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名叫鲛鲛的姑娘,长得如花似玉,美貌非凡,不但针线茶饭样样都好,而且还
  洮水流珠唱得一口好"花儿”。住在洮河对岸的一个大财主对鲛鲛垂涎三尺,几次派人前来求亲都遭到拒绝,后来他探知鲛鲛女早与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相爱。一天,在鲛鲛女与小伙子对歌相约时,财主派人将小伙子打昏,抢走了鲛鲛。正当财主抢了鲛鲛摆渡到河心时,苏醒过来的小伙子挣扎着赶了过来,大声呼唤着鲛鲛的名字。鲛鲛闻声悲痛欲绝,便乘打手们不备,"扑通”一声跳进了河中,转眼被河水吞没。从此,可怜的小伙子便每天坐在鲛鲛落水的地方伤心地哭泣。一天,他正在河边落泪,忽见河面上随浪涌出一个鱼身人首的鲛人来,也对着他放声大哭,极像鲛鲛的声音。她的眼泪落在河中,变成了一颗颗晶亮的冰珠。从此,每到冬天,洮河水里就漂浮着像泪珠一样的冰珠。
  貂崖沟的传说
  在临洮县衙下集镇的西南边,有一条神奇峻秀的山谷,它便是闻名遐迩的貂崖沟,传说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出生地。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段有关貂蝉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末年,有一个樵夫经常在这里打柴。有一天,樵夫正在沟底下砍柴,忽然看见从对面石崖上的一个岩洞里射出一道明亮的光。他又惊奇又纳闷,心想在这杳无人烟的荒山野岭怎么会有如此明亮的光芒呢?强烈的好奇心促使着他手足并用地爬向洞口去看,这一看惊得他目瞪口呆,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正在石洞中对镜梳妆,镜子反射的光芒把貂崖沟照得一片通亮。樵夫被少女美丽的容貌吸引住,一时看呆了,不小心踩翻了脚下的一块石头。女子警觉过来,见无法躲避,便起身相见,说她名叫貂蝉,在此修炼,并一再请求樵夫保密。但樵夫回去后还是告诉了邻居,人们跑来看时,只见半山崖上的石洞口放着一面大镜子,还有一堆貂貂崖沟风光
  蝉用于化妆的胭脂石,而貂蝉已不知去向。
  据清代无名氏 《锦云堂・ 连环计》剧中载:"貂蝉,临洮人,姓任,名红昌,流落司徒王允府中。貂蝉自幼聪明多智,王允以亲女相待。” 《剧文本事》载:"貂蝉,临洮人,任姓,因兵乱,流落王允府中为歌妓。”与貂崖沟一梁之隔的胭脂川马家集东街口有貂蝉拴马的胭脂马树,旁有青石一块。相传当年貂蝉曾踩此石上马入蜀,从此离开了故里临洮。海巅峡的传说
  海巅峡位于临洮县城南30多公里处,东依南屏山,南和康乐县接壤,洮河由此进入临洮境内。关于海巅峡,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洮河里流的不是冰珠而是金珠子,但这些金珠子都被岸边的一个财主霸占着,沿岸的百姓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
  有一天,鲁班和他的徒弟们路过这里,看到这种情况后,决定把洮河从这里堵住,使上游的下阁滩一带变成西海,在西海边建造金殿,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王国,让群众从西海里捞取金珠子,过上富裕的日子。鲁班计划好后,晚上便让徒弟们挑石提土,自己则挥动着赶山鞭把两座山往河边赶。不
  洮河海巅峡料一个徒弟泄露了机密,消息传到了财主的耳朵里。财主连夜跑到河边,眼看两座石山快要合拢堵住河水,就心生一计,捏住鼻子学起鸡叫,惹得附近村子里的鸡全叫起来。鸡一叫,鲁班的法力就不灵了。鲁班无奈,只好用赶山鞭往河里抽了一鞭,便带领徒弟们匆匆离去。财主高兴地往河里一看,却发现满河的金珠子全变成了冰珠子。因为这里的山势要比鲁班造西海的下阁滩一带地势高,故称 "海巅峡"。
  王仲珂与百鸟图的传说
  在临洮县城南十多公里处,有一座风景秀丽的玉井峰,这里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是明代临洮著名道士王仲珂的修行之所。
  传说王仲珂原是一个秀才,有一手绝好的绘画技艺,因为不愿随世俗浊流,便在玉井峰出家作了道士。兰州有个总督非常欣赏王道士的画,他命差官带了些银子,又亲自写了一封信,来求王仲珂给他画一幅《百鸟图》。王仲珂看完信后欣然应允,但并不急于作画,却命差官每天到山上拾几背匏牛粪,再用棒槌捣成粪浆。
  转眼一百天过去了,牛粪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差官着急地问道:"我拾的牛粪已经这么多了,您再不画,延误了时间,总督大人要给我降罪的。"王仲珂便说:"现在就给你画吧。”便命差官在山坡上铺开了纸。他手持一把扫帚,蘸上牛粪浆,刷刷地在纸上画着。差官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画好后,王仲珂卷好画用红头绳扎住交给差官,并一再叮嘱他千万不要在路上拆看。差官越走越觉得疑惑,不觉已到了阿干镇,便坐在路旁一边歇息一边展开画来看。谁知刚拆开纸,只听"扑棱"一声,两只鸟从画中飞出,箭一样飞人密林深处。差官惊得急忙将画卷好,急急赶路。
  到了兰州,差官将画交给总督。总督数了数画上的鸟儿,问:玉井峰寺庙佛像
  "怎么只有九十八只?”差官只好将实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总督惊讶地问:"王道士还给你说了什么?"差官说:"他叫我转告你,这幅画挂在墙上,你要做清官,多为百姓办好事,不能贪民间一分钱。"总督听了,只好点头说:"那就做清官好了。"
  谁知过了两年,总督的恶习又犯了,不但贪污钱财,还奸淫妇女,人们对他痛恨无比。一天夜里,总督正在数着刚敲诈来的银子,忽听墙上鸟声吱吱,只见九十八只大鸟怒目圆睁一起向他飞来,啄眼睛的啄眼睛,吃舌头的吃舌头,不一会便将他啄得一命呜呼。等其他的人赶来救命时,九十八只鸟呼啦啦飞出总督府,一起腾空飞去了。唐泉的传说
  在玉井峰下,有一眼清亮碧澈的泉水,叫"唐泉”。
  相传,当年大唐高僧玄奘和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路过玉井峰时,正是赤日炎炎的夏天。师徒四人走得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正愁无处饮水歇息,忽见道旁山崖上有一片水痕,湿漉漉地渗出岩缝。孙悟空便用金箍棒在水痕处轻轻一点,顿时有一脉碧水从崖上涌出。唐僧便下马饮水,歇息解乏,然后又踏上了西去取经的大道。孙大圣点开的这眼泉水如今还长流不断,当地人便称之为“唐泉"。
  唐玄奘负笈图佛归寺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从很远的西方来了12个巨人。他们都穿着西域服装,身高几丈,金光闪闪。到了临洮城下,因城门太小而进不去,就绕着南城墙走,并不时从城墙垛外向城里观望。城里的人看到这12个巨人,顿时一片哗然,惊讶不已。大家纷纷涌出南城门观看,只见12个巨人飘然向南而去。当人们尾随至离县城7里远的凤羽山时,这些巨人却悄然失踪了。当地人便在这里修建寺庙供奉12位神人,把这个地方叫"佛归寺”,乡人又称之为“佛沟寺”。
  据《狄道州志》载,“佛归寺内柄霞阁最为壮观”,系明解元潘
  佛归寺寺庙壁画光祖读书处。潘光祖,字义绳,号海虞,明末狄道人,少年家贫,勤学苦读。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考取乡试第一名。历任户、吏二部分掌事务的重要官员。任山西参议道时洁身自好,执法严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二次入晋,他督军事,地方安宁,上官妒他刚直,以“招降、"纵贼,罪论处。光祖叹息说:"我对国家心力尽矣!岂能复对刀笔吏乎?"服药而卒。殁后,晋民立祠纪念。
  石子馍的传说
  提起临洮风味小吃,不能不说一说焦黄香脆、味香色美的石子馍。关于石子馍,至今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很早以前,在辛店镇漆家沟住着一个名叫常毛雨的孩子,父亲早逝,他和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常毛雨给一个财主放羊,这个财主非常吝啬贪婪,常毛雨经常吃不饱肚子,还要临洮红旗乡风光匀出一些食物给母亲。有一天,他到驼峰山去放羊,不知不觉中在柳树下睡着了。睡梦中只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对他说:"常毛雨,你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你为了母亲经常吃不饱肚子,我送你一把麦子带回家去和你母亲吃吧!”说着将一把麦粒放进了他的口袋里,然后人就不见了。常毛雨醒来以后,发现口袋里果然装着一把麦粒,他把麦粒带回家后放在一条布袋中。第二天早上,常毛雨看到布袋里盛满了金灿灿的麦子,于是取了一些磨成面,和母亲吃了一顿饱饭。过了一夜,常毛雨发现取少了的布袋里又装满了麦子,并且总也取不完,从此他和母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再给财主放羊了。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月后,这件事被财主知道了,硬说是常毛雨偷了他家的粮食,带人去抢了那个装满粮食的布袋就走。常毛雨追出门去夺,在争抢的过程中布袋子被撕破了,里面的麦子全洒落在地下变成了小石子。从此,漆家沟周围的人就都用这石子来烙馍馍了。
  赵土司与衙下集的传说
  临洮有个地方叫衙下集,这个奇怪的地名,说起来还有一段来历。明朝时候衙下集有个姓赵的土司,勇武过人,威猛无比。由于他镇守边疆有功,皇上给了他很多的封地。现在衙下集一带都是他的地盘,方圆数里之内居住的也全是赵氏家族的人。
  赵土司有两个心爱的宝贝。一个是他的坐骑黑耗牛,那耗牛不是一头普通的牛,能够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只是耗牛的尾巴经常乱糟糟的,还不时有燕子在牛尾巴里飞进飞出。另一个是只白狗,一年四季就卧在赵土司家的房脊上,一旦有敌人来犯,白狗就会连吠三声,他家屋后的二衙山上随之腾起烟雾,不一会把方圆十几里笼罩得严严实实,敌兵像钻进迷魂阵一样不辨方向,被赵土司轻而赵土司后裔家中供奉的护神塑像
  易举地消灭掉。赵土司靠着两个宝贝,打仗百战百胜,地盘也越来越大。
  赵土司有三个儿子,长大后个个能征善战。赵土司给他们各修了一座衙门:大儿子住大衙门,二儿子住二衙门,三儿子住三衙门,这就是现在大衙、二衙、三衙三个村名的来历。衙下集因为在三个衙门下面,就叫了个"衙下"。赵土司虽然镇守着边疆,但不忘皇恩,年年骑着耗牛进京朝拜皇上,很得皇上的喜欢。后来,他岁数大了,觉得年年进京道路遥远,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就照皇宫的样子在二衙修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里面供上皇上的牌位,用来代替进京朝拜,逢年过节焚香祭祀。相传现在
  临洮南部风光的二衙寺遗址就是当年修建宫殿的地方。有个奸臣知道了这事,给皇上奏本说赵土司有谋反之心,在临洮私自建造皇宫,想占地称王。皇上听信了谗言,传旨叫刘伯温率领大军前往临洮征伐赵土司。刘伯温买通了赵土司身边的一个谋士,这谋士便对赵土司出主意说:"老爷,您的坐骑尾巴里有个燕子窝,影响牛行走的速度,您把它掏掉吧;还有那只狗总是卧在屋顶上,会压住你的前程的。”赵土司立即下令叫人掏掉了牛尾巴里的燕子窝,宰杀了白狗。等刘伯温大军渡过洮河杀到赵土司的地盘时,赵土司急忙跨上耗牛准备迎战,却发现耗牛再也走不快了。没有了白狗吠叫报警,赵家衙门的地形和兵力被官兵看得一清二楚,结果赵土司战败,被满门抄斩,赵姓家族的男女老少大部分被杀掉了。在抓住几个喂马的人要杀时,他们高喊冤枉,乱编一通说自己是赵家雇来喂马的,姓虎不姓赵,提灯的也说自己是毛家人不是赵家人,抹桌子的说自己是陈姓人。于是,这些人都躲过了杀头之祸,逃出衙门重建家园,就是现在的虎家坪、毛家坪、陈家坪。再说刘伯温灭了赵土司还不放心,恐怕以后西北再有人谋反称王,就把周围的龙脉都斩断了。现在二衙山上和康乐景古乡的旧城巷等几处都有一条很深的土槽,据说就是当年刘伯温斩龙脉时挖的。
  赵土司后裔家中供奉的"护神"画像张皇亲的传说
  在临洮玉井镇,有个村子叫张皇亲。关于这个奇特的村名,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这个村子里的一户人家生了个女孩,女孩头上没头发,满脸黄水疮,要多丑有多丑。父母对这个女儿很是失望,便叫她整天上山去打柴放羊。转眼女孩长到18岁,一天母亲回家看见女孩正在梳洗打扮,只见她一头长发如丝线一样乌黑发亮,脸如满月一样圆润美丽,变得十分漂亮迷人。父母从此对她百般疼爱,视如掌上明珠。这事一下子在周围传开了,消息很快传到了狄道县令的耳朵里,县令一心想升官发财,便把这个消息报知了正在全国选妃的皇帝,皇帝立即派人接走了女孩。
  洮河夕照洮河水磨
  女孩进宫后很快被立为正宫娘娘,住的是金銮宫殿,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但每逢下雨天她总是暗暗伤心落泪。皇上奇怪地问:"你不愁吃不愁穿,难道还有什么愁肠事吗?"娘娘说:"我虽然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但我娘家的房子下雨总会漏水的。"皇上说这有何难,便命人拉了瓦摆在了娘娘老家的房子上。不料一到下雨天娘娘还是独自哭泣,皇上又问:"你娘家的房子早修好了,为啥还哭呢?"娘娘说:"我娘家的房子虽然不漏雨了,但街坊邻居的房子还在漏雨啊! "这下皇帝可犯难了,要从京城拉瓦去,啥时节能把那么多的房子全部摆上瓦呢?可不拉又咋办?这时有个大臣献计说何不派几个烧瓦匠去传授技艺,烧砖烧瓦呢?于是,皇上从京城派了几个砖瓦匠来到娘娘的老家,教村民建窑烧瓦。不久,那里的家家户户都住上了瓦房,皇上还特准他们按照皇宫的样子在屋顶用瓦砌了"三沟带"。这个村子得了皇上的恩惠,便把村子取名叫"张皇亲",从此临洮方圆数里的人们也学会了烧制砖瓦的手艺。
  后来,娘娘不慎得罪了皇上,皇上便写了一纸休书缝在娘娘的临洮红旗乡风光
  衣襟里,打发她去娘家省亲。她走到临洗的北乡二十铺时才发现了衣襟里的休书,一时又羞又气,便吞金死了,人们把她的尸体埋在了附近。现在,二十铺的一条沟还叫"皇后沟"。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临洮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史话》是一部全面介绍古城临洮悠久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古今人物和风土民情的通俗读物。本书资料翔实,文字通俗易懂,外地读者一册在手,可以全面了解临洮。同时,它也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 临洮是一座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异常丰厚。回顾和探寻它的历史文化根脉,以及一代代临洮人所创造的宏伟文化业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职责。近十年来,由于我县文史工作者勤奋探索,在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掘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