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长城西起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541
颗粒名称: 战国秦长城西起首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5
页码: 25-29
摘要: 临洮以战国秦长城西端起首之地而闻名于世,这里的长城遗址是全国最古老的长城遗址之一。
关键词: 长城 名胜古迹

内容

临洮以战国秦长城西端起首之地而闻名于世,这里的长城遗址是全国最古老的长城遗址之一。
  临洮县境内的古长城是战国时期修筑的。公元前279年一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在今甘肃庆阳地区)以后,设置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秦国为了保护其西部重镇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县)和秦都通住陇西的通道而修筑了穿越陇西、北地两郡的长城。
  战国秦长城从临洗县境内的新添镇三十墩洮河边的南坪望儿咀抬起龙头,再蜿蜒经过渭源、陇西、通渭、静宁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达固原经彭阳再入甘肃境,经镇原、环县、华池进入陕北,经吴镇、靖边、榆林,达于内蒙古之准噶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二十多个世纪过去了,那条雄伟的古长城,像一条腾跃的巨龙,以其非凡的姿态起伏于北方的大地上,烽燧、城障、关隘,共同构成了它宏大、壮阔的气势。
  临洮境内秦长城遗迹明显。从长城昂首西起的南坪望儿咀到蜿蜒出境的窑店长城坡关门湾,途经新添、峡口、八里铺、龙门、窑店等地,共5个乡镇约45公里,城墙残壁若断若续,犹如起伏游动的长龙,其龙脊均居高临下,御扼关键。"望儿咀”、"长城巷”、“长城湾”、"长城岭”、"长城梁"、"长城坡”、"万长岭"、"城墙岭”、"墩坨塔”、"娃娃垛垴”这些镶嵌在龙脊上的烽燧关隘,至今残迹犹存。
  望儿咀
  望儿咀亦称小坡头,位于新添镇三十墩南坪西端,地处洮河东战国秦长城第一墩
  岸高地,东临深沟,北临大碧河,地势高峻险要。这里是长城西端起首之地。相传,这里也是秦国太子扶苏的母亲面对西方盼望儿子打仗胜利归来的地方。但望眼欲穿的母亲并未等到儿子归来,传来的消息却是儿子战死在了那里,从此那个地方被称为"太子寺”(即太子死的地方),山称为"太子山","望儿咀"的地名也由此而来。每当晴空万里,人们站在望儿咀上西望,昔日的太子寺就会映入眼帘。
  皇后沟
  在距望儿咀向南一里许,有一条天然壕沟,当地人称"皇后沟”。相传因沟口北面台地上有皇后之墓而得名,据说此皇后正是扶苏的母亲。在皇后墓同一台上地还有两座墓,据说一座是扶苏的,另一座是秦大将军蒙恬之墓。如今这三座墓冢呈三足鼎立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供人们瞻仰和哀思。
  另一种说法是,皇后沟为临洮玉井镇一民女被选入宫做了皇后,后来因得罪皇上被休,含羞吞金自尽葬于此地而得名。水泉湾长城岭
  长城从望儿咀向东蜿蜒而去,经城墙湾、万长岭,过皇后沟,便延伸到水泉湾长城岭,这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长城,长约1750米,残高2米~3米,宽4米~8米,夯层清晰,层厚10厘米左右。
  雷祖庙城障
  雷祖庙是建在长城制高点一处边长为25米的方坞形的城障,墙残高2米左右,有秦汉遗物,夯层明显。登临其上,顺着长城东去的走向望去,飘动如彩带、蜿蜒如游龙的长城,起伏于东峪沟的北岸山巅,景致十分壮观。沿线有"十八盘"、"地帽山”、"墩圪塔”、"娃娃垛垴”。
  古树湾烽燧
  被当地群众称为"墩圪塔”,现残高12米,基宽14米,顶部残高3.5米,残宽2米,是长城上的又
  战国秦长城夯土层
  战国秦长城遗物——建筑构件一座峰燧,一处扼险制塞的重点要隘。与众不同的是这里并非长城制高点,而是一个山豁处,有通道痕迹。现今,当地人进城赶集仍行此道。
  长城坡关门湾
  从窑店驿向东有一个400多米高的山坡,叫“长城坡",保存着400多米的战国秦长城遗迹,其中部地段有一缺口,俗称"长城口”,亦叫"关门湾”。清宣统《狄道州续志》载,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张斌奏破契丹兵于长城口,即指这里,可见在古代这里是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之一。因年代久远,虽城墙已坍塌,关门已不存,在缺口处仍然有大道,至今仍能通向渭源及陇西各县,它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关。
  古老而辉煌的战国秦长城,虽然被岁月剥蚀而残破,但却是一条不朽的永恒的风景线。比起明长城,它有其独特的修筑特点: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长城全系黄土夯筑而成,夯土坚硬,夯层较为均匀,每层厚8厘米~14厘米。
  2.长城沿线的烽燧,大部分修筑在山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
  古树湾秦长城烽燧遗址阔,其遗迹现多呈半圆形状墩台。
  3.长城基部深入地表1米以上,宽5米~14米,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宽度递减,横断面呈梯形。
  4,沿长城内外两侧均有壕堑,外侧两道,内侧一道,尤以长城翻越山脊处或有烽燧处最为明显。
  5,长城沿线多有瓦砾及部分灰陶器残片暴露,陶器残片呈绳纹、搓板纹、弦纹,瓦片品种繁多,形制不一,其内侧饰涡纹、菱形格纹,纹饰各别。即使同一地点所采的瓦片形状亦不尽相同,均为长城建筑之材料,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烧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有青灰色和褐色两种,说明长城修成后,曾经过多次修葺和长期利用。
  "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伟大而古老的长城,作为防御工程早已失去了它的历史功用,但作为文化遗迹,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研究它的内涵,观瞻它的雄姿,欣赏它的艺术,讴歌它的不朽。
  战国秦长城出土的箭镞、铜剑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临洮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史话》是一部全面介绍古城临洮悠久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古今人物和风土民情的通俗读物。本书资料翔实,文字通俗易懂,外地读者一册在手,可以全面了解临洮。同时,它也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 临洮是一座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异常丰厚。回顾和探寻它的历史文化根脉,以及一代代临洮人所创造的宏伟文化业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职责。近十年来,由于我县文史工作者勤奋探索,在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掘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望儿咀
相关专题
皇后沟
相关专题
水泉湾长城岭
相关专题
雷祖庙城障
相关专题
古树湾烽燧
相关专题
长城坡关门湾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