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话临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1535
颗粒名称: 说古道今话临洮
分类号: K876.342
页数: 4
页码: 3-6
摘要: 临洮地处甘肃中部,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北与兰州市接壤,县城距省会兰州仅102公里,不仅是兰州的南大门,也是甘肃通往四川的咽喉要道。临洗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海拔在1730米~3670米之间,总人口54万。境内一水北流,四山环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古迹繁多。
关键词: 彩陶 瓷器 临洮县

内容

临洮地处甘肃中部,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北与兰州市接壤,县城距省会兰州仅102公里,不仅是兰州的南大门,也是甘肃通往四川的咽喉要道。临洗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海拔在1730米~3670米之间,总人口54万。境内一水北流,四山环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古迹繁多。滚滚洮河水一路奔腾呼啸、掀浪吐玉,从海巅峡进入临洮后,由南向北流经县内115公里,滋润着两岸的山川田野。矗立于县城东门外的岳麓山四季松青竹翠,曲径通幽,每一座殿宇亭塔都有着一段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每一块秦砖汉瓦都凝聚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西岩寺、卧龙寺坐落在县城西面的洮河岸边,静观着洮阳古城从历史中款款走来。县城向南
  临洮县城远眺新石器时期的农具—骨耜
  骨匕首(八里铺镇任家坪齐家文化遗址出土)
  新石器时期石器
  石刀
  石斧
  石钺
  30多公里的最南端便是被称为"南山积雪”实景地的南屏山。南屏山横亘于临洗、渭源、康乐三县交界处,这里山势巍峨,四季松青如画,常年雪白似银,仿佛一扇巨屏悬挂于蓝天之下。"北岭横云"实景地的马衔山雄踞于临洮与兰州接壤处。马家窑遗址、秦长城、汉墓群、姜维墩、哥舒碑、超然书院等历史古迹又给这片土地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临洮属于九州之一的雍州,自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狄族建置狄道县始,这里就成为西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陇西郡(辖今兰州、临夏、定西、天水等地),郡治为狄道,即今临洮。汉代沿袭秦治,狄道仍为陇西郡郡治所在。北魏时,狄道又改为武始郡郡治。唐代改为临州。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狄道升为熙州。元、明、清以来,一直为临洮府府治。清高宗乾隆五年(1740年),临洮府迁到兰州,狄道为州。直至民国,临洮才结束了断断续续将近2000年作为郡、府、州治的历史。
  距今约4000年—5300多年的华夏史前文化--马家窑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临洮境内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并闻名海内外。修筑于公元前4世纪的世界两大历史奇迹之一的古长城(另一个是埃及金字塔)在华夏大地上蜿蜒横亘万里,其西起点就在临洮。汉唐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使临洗成为当时最为繁忙热闹的地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西北边陲重镇,是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矗立于岳麓山顶的姜维墩和县城南大街的哥舒翰纪功碑,不知见证了多少风起云涌的英雄壮举。拥有华夏第一大姓氏之誉的李氏的根基就在这里。
  临洮是"花儿”的故乡之一,流行在南部山区的"拉扎节”是蕃风汉仪交融的投影。
  马家窑文化遗址(东侧)
  狄道县印(金代)战国秦长城遗址
  建国以来,临洮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花卉之乡"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号"、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退耕还林 (草)试点县、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
  今天的临洮,212国道和兰郎公路穿境而过,兰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千亩花卉园区、十万亩蔬菜基地、四十万亩洋芋基地姹紫嫣红,飞花点翠。横跨于洮水之上的三甲水电站和海巅峡水电站以及铝业公司、兴达公司、三江集团、腾胜公司、"三滩"园区等厂矿企业相继崛起。昔日"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入马毛"的古城,正在变成"水在城中,街在绿中,院在花中,人在景中"的一颗西部明珠。

知识出处

临洮史话

《临洮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临洮史话》是一部全面介绍古城临洮悠久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古今人物和风土民情的通俗读物。本书资料翔实,文字通俗易懂,外地读者一册在手,可以全面了解临洮。同时,它也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 临洮是一座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异常丰厚。回顾和探寻它的历史文化根脉,以及一代代临洮人所创造的宏伟文化业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职责。近十年来,由于我县文史工作者勤奋探索,在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掘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