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共临洮县第三次代表大会至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961
颗粒名称: 二、中共临洮县第三次代表大会至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
分类号: D232
页数: 6
页码: 95-100
摘要: 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运动中发生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的因素,工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全县人民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临洮县

内容

(1959年12月至1964年5月)
  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运动中发生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的因素,工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全县人民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
  I960年,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按照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的要求,着重解决农村群众生活、疾病和非正常死亡的问题。共安排群众口粮1673万斤。1961年1月,贯彻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农业十二条》),县委采取积极措施,认真纠正"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恢复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纠正社队规模偏大,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发动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精减下放职工1595人,压缩城镇居民1720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人民公社六十条》),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允许社员饲养大牲畜和羊只等;清理"平调"大队、生产队和社员个人的现金、物资,全县共兑现"平调"资金443.7万元。1962年1月,中央七千人大会以后,对错误处理的199名干部进行了甄别平反,还给部分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摘掉了帽子。经过艰苦奋斗,全县国民经济得到了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1959年12月17日至19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临洮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316名,代表全县4227名党员。大会主席团由牛金铭等21人组成,田学义为大会秘书长,李尚德、师彦忠为副秘书长。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田学义等5人组成。大会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省委扩大会议精神,讨论了1960年农业生产全面跃进的计划,通过了《关于把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决议》、《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1960年更大更好更全面跃进的决议》和《1960年农业生产计划(草案)》。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临洮县第三届委员会,选出县委委员11人,候补委员5人。选举万良才、牛金铭、张发源、来尚位、杜谦、曹友萍(女)、魏国栋7人为出席中共甘肃省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中共临洮县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7人,牛金铭为第一书记,曹海洲为书记处书记。
  中共临洮县第三届委员会历时4年零6个月。期间,先后任命张俊杰、张发源、田学义为书记处书记,郭修真、许志义为常务委员、副书记。1962年8月,县委书记处撤销,第一书记改为书记, 书记处书记改为副书记。
  这一阶段全县行政区划和基层党组织的变化情况是:1961年8月,将全县10个公社划分为53个人民公社,并建立公社党委。同时,建立11个区工委和1个直属公社党委。12月,恢复渭源县,会川、庆坪、麻家集3个区工委及所属12个公社仍划归渭源县。至此,临洮县委下辖城关公社党委和八里铺、辛店、上营、站滩、窑店、玉井、衙下集、中铺8个区工委,各区工委共辖41个人民公社党委。1961年12月,临洮专区成立后,临洮县委隶属临洮地委。地委机关驻临洮县城。1963年10月,临洮专区撤销,县委仍归定西地委。
  中共临洮县第三届委员会领导机构人名录
  第一书记牛金铭 (1959年12月19日至192年8月)
  书记处书记曹海洲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3月)
  张俊杰 (1959年12月19日至1961年12月21日)
  张发源 (1960年5月5日至1962年8月9日)田学义 (1961年11月14日至1962年8月)
  常务委员牛金铭 (1959年12月至1962年8月)
  曹海洲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3月)
  田学义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张发源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9日)
  张俊杰 (1959年12月19日至1961年12月21日)
  来尚位(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朱朝贵 (1959年12月19日至1961年12月21日)
  石长青 (960年10月4日至1962年8月)
  委员牛金铭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曹海洲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3月)
  田学义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来尚位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张发源(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石长青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朱朝贵 (1959年12月19日至1961年12月21日)
  张俊杰 (1959年12月19日至1961年12月21日)
  葛静波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6月)
  宿永建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税宗寿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许志义 (1962年6月28日至8月)
  徐怀有 (1962年6月28日至8月)
  侯义明 (1962年6月28日至8月)
  师发让 (962年6月28日至8月)
  周玉林(1962年6月28日至8月)苏尚志 (1962年6月28日至8月)
  张智 (1962年6月28日至8月)
  何永奎 (1962年7月23日至8月)
  候补委员冯丞绪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吴建中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张扶汉 (1959年12月19日至1960年8月)
  何建豪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张生华 (1959年12月19日至1962年8月)
  1962年8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撤销地、县委书记处,县委第 一书记改任书记,第二书记和书记处书记改任副书记。
  书记牛金铭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副书记田学义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许志义 (1962年8月9日至1964年5月21日)
  郭修真 (1962年8月到职,1963年1月8日至1964年5月21日)
  常务委员牛金铭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田学义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来尚位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许志义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郭修真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委员牛金铭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田学义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来尚位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张发源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宿永建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税宗寿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许志义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徐怀有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侯义明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师发让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周玉林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苏尚志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张智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何永奎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郭修真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丁风 (1964年2月19日至5月21日)
  候补委员冯丞绪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吴建中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何建豪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张生华 (1962年8月至1964年5月21日)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简称《资料》,收录了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临洮建立苏维埃政权组织开始,至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闭幕为止的临洮县党的组织、政权、地方军事、统一战线和群众团体系统的组织史资料。内容包括建国前资料,有苏维埃政府和地下党组织的创建情况及其领导人名录。建国后资料,有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地方军事组织、统一战线组织、群众团体组织机构的建立、沿革情况及领导人名录;各区(工委)及所属乡党、政组织,各公社、乡(镇)党、政组织机构沿革情况和领导人名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俊杰
相关人物
朱朝贵
相关人物
石长青
相关人物
葛静波
相关人物
税宗寿
相关人物
许志义
相关人物
周玉林
相关人物
苏尚志
相关人物
张智
相关人物
何永奎
相关人物
吴建中
相关人物
张扶汉
相关人物
何建豪
相关人物
张生华
相关人物
郭修真
相关人物
丁风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1959年12月17...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