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各区委及乡党支部、县直属乡党支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91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各区委及乡党支部、县直属乡党支部
分类号: D232
页数: 51
页码: 39-89
摘要: 1949年9月9日,县委决定将全县行政区划为1市9区,即:临洮市、新添铺、漫洼、新民、玉井、三甲、紫松、卧龙、上营、窑店区。各区建立区党委会。1950年5月25日,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洮沙县,将所辖太石铺、中铺、高灵3个区并入临洮县,全县整编为10个区委。1950年7月14日,县委决定10个区委以数字排列称谓:即第一(城关)区委、第二(新添铺)区委、第三(太石铺)区委、第四(巴下)区委、第五(上营)区委、第六(漫洼)区委、第七(窑店)区委、第八(玉井)区委、第九(紫松)区委、第十(卧龙)区委。1952年6月28日,又恢复新民区和三甲区,同年12月29日,恢复中铺区,将这3个区编为第十一(新民)区委、第十二(三甲)区委、第十三(中铺)区委。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临洮县

内容

(1949年9月至1956年12月)
  1949年9月9日,县委决定将全县行政区划为1市9区,即:临洮市、新添铺、漫洼、新民、玉井、三甲、紫松、卧龙、上营、窑店区。各区建立区党委会。1950年5月25日,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洮沙县,将所辖太石铺、中铺、高灵3个区并入临洮县,全县整编为10个区委。1950年7月14日,县委决定10个区委以数字排列称谓:即第一(城关)区委、第二(新添铺)区委、第三(太石铺)区委、第四(巴下)区委、第五(上营)区委、第六(漫洼)区委、第七(窑店)区委、第八(玉井)区委、第九(紫松)区委、第十(卧龙)区委。1952年6月28日,又恢复新民区和三甲区,同年12月29日,恢复中铺区,将这3个区编为第十一(新民)区委、第十二(三甲)区委、第十三(中铺)区委。
  1955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的需要,全县基层政权按照"合并区、乡,撤销区、加大乡,或撤销部分区适当合并乡"的原则进行调整。12月,城关区改称城关镇,设镇党委。撤销了新添铺、新民、卧龙、玉井、巴下区党委。1956年4月撤销太石铺、三甲区党委,8月又撤销紫松、窑店、漫洼、上营、中铺区党委。至此,13个区党委全部改建为51个乡(镇)党支部。
  一、城关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临洮市委员会。1950年5月,改称中共城关区委员会。7月14日,改称中共第一区委员会。1955年12月21日,改称中共城关镇委员会。市、区党委机关驻城关镇(原熙宁镇)。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临洮市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书记 张孝宽(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副书记高安邦 (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2、中共城关区委员会(1950年5月至7月)
  书记张孝宽 (1950年5月至7月14日)
  副书记高安邦 (1950年5月至7月14日)
  3、中共第一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张孝宽 (1950年7月14日至1951年9月16日)
  高安邦 (1951年9月26日至1952年7月15日)
  田学义 (1952年9月19日至1953年4月15日代
  理;1953年4月15日至1954年6月16日任书记)
  副书记高安邦
  (1950年7月14日至1951年9月26日)
  王文琳 (1951年3月28日至1952年9月19日)
  白学义 (1955年5月10日至12月21日)
  曹执中 (1955年8月至12月21日)
  (二)城关区委所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建立中共临洮市委员会,1950年5月改称城关区党委,所属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人民街5个街人民政府,共有党员17人,建立街道支部1个,书记为马殿选,有党小蛆4个。同年5月,新民区党委撤销,将八里铺乡党支部划归城关区党委领导。1952年6月28日,新民区党委恢复,八里铺乡党支部仍划归新民区党委领导。1951年5月,将玉井区党委所辖殷家庙乡党支部划归城关区党委领导。1952年6月28日,殷家庙乡党支部仍划归玉井区党委领导。1953年1月,增设城关街,2月撤销街道党支部,建立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人民街5个党支部,1954年3月建立城关街党支部。到1955年12月,城关区党委辖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人民街、城关街6个党支部.
  街道党支部
  书记马殿选 (字虎臣,1949年9月至1953年2月)
  东大街党支部
  书记曹执中 (1953年2月至1955年6月14日)
  羊国录 (1955年6月14日至12月21日)南大街党支部
  书记杨得才 (1953年2月至1954年6月18日)
  高福祥 (代理,1955年3月21日至5月21日)
  汪应芳 (1955年5月21日至12月21日)西大街党支部
  书记陈得忠 (1953年2月至1955年12月21日)
  北大街党支部
  书记黄五凤 (1953年2月至1955年12月21日)
  人民街党支部
  书记常根荣 (1953年2月至1955年J2月)城关街党支部
  书 记 尹汝堂 (1954年3月8日至6月26日)
  何义 (1954年6月26日至10月2日)
  羊国录 (1954年10月24日至1955年6月14日)
  殷家庙乡党支部
  书 记 权万庆 (兼,1951年5月至1952年6月28日)
  副书记 易生祥 (1951年5月至9月20日)
  八里铺乡党支部
  书 记 王士廉 (兼,1950年5月至1951年1月;1951年12月21日至1952年6月28日)
  刘尔泰 (1951年1月20日至12月12日)
  副书记 陈国兴 (1951年12月21日至1952年6月28日)
  二、中共城关镇委员会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1955年12月,中共第一区党委改称中共城关镇委员会,所辖6 个街党支部撤销,建立9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书记 张得有 (1956年6月至8月)
  副书记 白学义 (1955年12月21日至1956年8月)
  曹执中 (1955年12月21日至1956年8月)
  三、新添铺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新添铺区委员会。1950年7月14日,改 称中共第二区委员会,1955年12月14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新添铺 街。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新添铺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
  书记刘治生 (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26日)
  徐怀有 (1950年1月26日至6月5日)
  王登云 (1950年6月5日至7月14日)
  2、中共第二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王登云 (1950年7月14日至1952年9月)
  张振学 (1952年9月19日至1953年9月14日)
  师发让 (1953年9月14日至1955年6月23日)
  边尚义 (1955年6月23日至12月14日)
  副书记孙万科 (1952年11月至1954年4月)
  宿永建 (1955年2月11日至12月14日)
  王士廉 (1955年8月5日至12月14日)
  (二)新添铺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新添铺区党委设立三十墩、新添铺、孙梁家、上杜家、刘家沟门、二十铺6个乡党支部。1950年5月,新民区党委撤销后,将沿川子乡党支部划给新添铺区党委领导,苟家铺乡党支部并入二十铺乡党支部。1951年5月,二十铺乡改名为白茨湾乡,7月,白茨湾乡改名为苟家铺乡,乡支部随之改名。1952年6月26日,新民区党委恢复后,苟家铺、沿川子乡党支部仍划归新民区党委领导。1952年12月,新增划杨家大庄、下杜家、清水沟3个乡,到1955年12月,新添铺区党委辖三十墩、新添铺、杨家大庄、孙梁家、上杜家、刘家沟门、下杜家、清水沟8个乡党支部。同年12月14日,刘家沟门和清水沟乡合并为刘家沟门乡,新添铺、孙梁家、杨家大庄乡合并为新添铺乡,三十墩、苟家铺乡合并为三十墩乡,上、下杜家乡合并为上杜家乡。刘家沟门、新添铺、三十墩、上杜家4个乡重新建立党支部,由县委领导。
  三十墩乡党支部
  书记裴书昶 (1949年9月至1950年2月;1954年10月18日至1955年5月)
  文思让 (1950年4月至1951年4月)
  何建海 (1951年4月至1952年1月)
  黄凤礼 (1952年11月至1953年10月)
  黄玉瑛 (1953年10月至1954年10月18日)
  张成贤 (1955年5月至12月14日)
  新添铺乡党支部
  书记黄元儒 (1949年10月至195年3月)
  仵孟威 (1950年3月至1951年12月)
  师毓杰 (1952年1月至1955年12月14日)
  副书记梁益三 (1952年2月至1955年12月14日)
  孙武安 (1952年2月至1955年12月14日)
  孙梁家乡党支部
  书记孙万科 (1949年9月至1951年10月)
  孙乃芳 (1951年12月至1952年1月)
  梁作英 (兼,1952年1月至12月)
  孙增仓 (1952年12月至1955年12月)
  副书记孙瑞 (1949年9月至1951年12月)
  李得清 (1951年12月至1952年1月28日)
  梁德存 (1953年1月至6月)
  上杜家乡党支部书 记 江发林 (1950年5月23日至1952年1月)
  杜景涌 ( 1952年1月至7月)
  刘永福 (1£52年12月至1953年3月)
  杜景璞 (1953年1月至1955年4月11日)
  杜永礼 (1955年4月11日至12月14日)
  副书记 杜永和 (1952年1月至12月)
  刘家沟门乡党支部
  书 记 刘慎吾 ( 1949年9月至10月)
  师维国 (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
  田德润 (1950年4月1日至1952年6月)
   黄凤礼 (1953年10月8日至1955年4月11日;1955年10月至12月14日)
  张国民 (155年4月11日至10月)
  沿川子乡党支部
  书 记 师建仁 (195 年5月至952年6月28日)
  副书记 史炳忠 (1951年5月16日至1952年6月28日)
  二十里铺乡(白茨湾、苟家铺)党支部
  书 记 刘志安 (1951年2月至1952年6月28日)
  副书记 屈有昌 ( 1950年5月至1952年6月28日)
  杨家大庄乡党支部
  书 记 梁满仓 (1953年1月至1955年3月22日)
  文廷法 (1955年4月11日至12月14日)
  清水沟乡党支部
  书 记 梁德存 (1953年6月至1955年4月11日)
  黄凤礼 (1955年4月11日至10月)下杜家乡党支部
  书 记 刘永福 (1953年10月11日至1955年12月14日)
  副书记 杜景涌 (1954年1月至1955年4月11日)
  四、太石铺区区、乡党组织
  (1950年5月至1956年4月)
  1950年5月,洮沙县并入临洮县,设立中共太石铺区委员会。 1950年7月14日,改称中共第三区委员会。1955年12月,又改称中 共太石铺区委员会,1956年4月18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太石铺街。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太石铺区委员会(1950年5月至7月)
  书记 孙文清 (1950年5月至7月14日)
  副书记 马培珍 (1950年5月至7月14日)
  2、中共第三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 记 孙文清 (1950年7月14日至11月22日)
  杜映垣 (1950年11月22日至12月26日)
  陈应钦 (1952年9月24日至195 3年4月15日代理;1953年4月15日至1954年4月9日 任书记)
  税毓祥 (1955年4月8日至5月1日代理;1955年5月1日至8月5日任书记)
  副书记 马培珍 (1950年7月14日至1952年9月)
  孙万科 (1952年9月19日至11月)
  马文儒 (1955年4月8日至12月)第二副书记魏心田 (1955年8月5日至12月)
  3、中共太石铺区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4月)
  书记 (无正职)
  副书记马文儒 (1955年12月至1956年4月18日)
  第二副书记魏心田 (1955年12月至1956年4月18日)
  (二)太石铺区委辖乡党支部(1950年5月至1956年4月)
  1950年5月,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太石铺区党委设立辛店、太石铺、朱家沟、泉湾(上梁)、五户(龚家大庄)5个乡党支部。1952年12月29日,新增划下寨子、水泉、牛头沟3个乡,泉湾乡改名上梁乡。同时,中铺区党委恢复后,将五户乡党支部划归中铺区党委。到1955年12月,太石铺区党委辖辛店、水泉、朱家沟、下寨子、上梁、牛头沟、太石铺7个乡党支部。12月14日,将水泉、辛店乡合并为辛店乡,朱家沟、牛头沟、上梁乡合并为牛头沟乡。同时,巴下区党委撤销,将巴下、红旗乡党支部划归太石铺区党委。到1956年4月,太石铺区党委辖红旗、巴下、辛店、太石铺、下寨子、牛头沟6个乡党支部。4月18日,撤销太石铺区党委,巴下、红旗、辛店、太石铺4个乡党支部归县委领导。牛头沟乡党支部划归中铺区党委,下寨子乡党支部划归上营区党委。
  辛店乡党支部
  书记袁世诚 (1950年5月至1952年9月)
  石玉麟 (石郭家人,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1954年12月8日至1955年4月18日)
  张尚惠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
  何德胜 (1955年4月至1956年4月)副书记 张尚友 (1951年12月1日至1952年5月1日)
  太石铺乡党支部
  书 记 张领甲 (1950年5月至1952年12月)
  李希珍 (1952年12月至1953年6月)
  安国勋 (1953年6月至1954年3月)
  朱焕 (1954年3月8日至1956年4月18日)
  朱家沟(桑南家)乡党支部
  书记 朱国祯 ( 1950年5月至1951年6月)
  杨俊峰 (代理,1951年6月至1952年10月)
  朱殿亨 (1953年3月至1955年2月)
  桑必宽 (1955年4月至12月)
  副书记 桑必宽 ( 1952年10月至1953年4月)
  上梁(泉湾)乡党支部
  书 记 文发银 (1950年5月至1952年12月)
  朱国祯 (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
  陈万荣 (1953年4月至6月)
  桑必敏 (1953年6月至1954年4月20日)
  张映录 (1954年4月20日至1955年12月)
  牛头沟乡党支部
  书 记 李希珍 (1954年12月18日至1956年4月)
  副书记 杨映庭 ( 1956年3月至4月18日)
  下寨子乡党支部
  书 记 桑必宽 (1954年12月8日至1955年4月)
  陈万荣 (1955年4月至1956年4月)
  副书记 杨发荣 (1955年4月至1956年4月)水泉乡党支部
  书记 朱焕 (1952年12月至1954年3月8日)
  朱 杰 (1954年12月18日至1955年12月)
   五户乡党支部
  书记 (无正职)
  副书记 王永德 (1950年5月至1952年12月)
  红旗乡党支部
  书 记 张文盛 (1955年12月至1956年4月)
  巴下乡党支部
  书 记 马培良 ( 1955年12月至1956年4月)
  五、巴下区区、乡党组织
  (1950年5月至1955年12月)
  1950年5月,洮沙县并入临洮县,设立中共巴下区委员会。 1950年7月14日,改称中共第四区委员会,1955年12月14日撤销。 区党委机关驻巴下寺村。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巴下区委员会(1950年5月至7月)
  书记 李生文 (1950年5月至7月14日)
  副书记 李天俊 ( 1950年5月至7月14日)
  2、中共第四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 记 李生文 (1950年7月14日至12月16日)
  范培雄 (1950年12月16日至1952年9月)
  王文琳 (1953年4月至1 955年12月14日)
  副书记 李天俊 (1950年7月14日至1952年9月19日)王文琳 ( 1952年9月19日至1953年4月)
  (二)巴下区委辖乡党支部(1950年5月至1955年12月)
  1950年5月,巴下区党委设立青坪(石家窑)、马家山(康旺、 摩云)、灵石、巴下、中铺5个乡党支部。1952年12月,建立十三 区党委,马家山、中铺乡党支部划归十三区党委。新增划红旗、何 家山乡。到1955年12月,巴下区党委辖巴下、灵石、红旗、青坪、 何家山5个乡党支部。1955年12月14日,巴下区党委撤销后,何家 山乡党支部划归中铺区党委,撤销灵石、青坪乡党支部,并入红旗 乡党支部。巴下、红旗2个乡党支部,划归大石铺区党委领导。
  中铺(下石家)乡党支部
  书记 张国佐 (1950年5月至6月)
  石生伦 (1950年6月至1952年1月)
  张元治 (1952年2月至8月)
  龚汉清 (1952年11月至12月)
  巴下乡党支部
  书记 张元培 (1950年5月至1951年3月)
  李仲械 (1951年3月至5月)
  杨天惠 (1952年8月至1 955年7月16日)
  马培良 (代理,1955年7月16日至12月14日)
  副书记 石守和 (1951年12月20日至1955年12月)
  红旗乡党支部
  书记 王建国 ( 1950年7月至1951年4月)
  马永录 (1953年4月至1955年10月)
  张文盛 (1955年10月至12月)
  青坪(石家窑、上堡子)乡党支部书记 张文盛 (1951年12月至1955年10月)
  灵石乡党支部
  书记 王建国 ( 1950年5月至7月)
  杨子恒 ( 1950年7月至1955年2月21日)
  马培良 (1955年2月21日至7月16日)
  杨天惠 (1955年7月16日至12月14日)
  何家山(康泉)乡党支部
  书 记 张文清 (1953年6月至1955年12月)
  马家山(康旺、摩云)乡党支部
  书 记 宗兆泰 (1950年5月至1952年12月)
  六、上营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上营区委员会。1950年7月14日,改称 中共第五区委员会。1955年12月,又改称中共上营区委员会。1956 年8月23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上营村。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上营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
  书 记 马生荣 (1949年9月28日至1950年1月26日)
  史炳南 (1950年1月26日至7月11日)
  范培雄 (1950年7月11日至7月14日)
  2、中共第五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 记 范培雄 (1950年7月14日至12月16日)
  李 浦 (1950年12月16日至1953年9月29日)
  副书记 白学义 (1951年9月19日至1955年5月1日)申永清 (1955年5月1日至12月)
  3、中共上营区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书记 (无正职)
  副书记申永清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23日)
  (二)上营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1949年9月,上营区党委设立改河(钱王家、朱家川)、莱子庙、上营(秦家窑坡)、柳林(党家墩)、漆家沟(漫坪)5个乡党支部。1952年12月,撤销菜子庙乡党支部,新增设小沟、好水、大营、下王家、新集、柴贺家6个乡。并将新民区党委所辖陆家岘子(党家川子)乡党支部划归上营区党委。1956年4月18日,大石铺区党委撤销后,将下寨子乡党支部也划归上营区党委。至此,上营区党委辖大营、改河、好水、上营、柴贺家、小沟、柳林、新集、漆家沟、下王家、陆家觇子、下寨子12个乡党支部。1956年8月23日,撤销上营区党委和所辖柳林、好水、大营、下王家、柴贺家5个乡党支部,归并改河、上营、小沟、漆家沟、陆家岘子、新集、下寨子7个乡党支部,归并后的乡党支部均由县委领导。
  改河乡(钱王家、朱家川子)党支部
  书记陈璞 (乡长兼,1950年4月至1951年2月)
  张作升 (1951年2月至1953年3月)
  王克俭 (1953年5月至1954年9月28日)
  禹发臣 (1954年9月28日至1955年1月2日)
  钱士祥 (1955年1月2日至1956年8月23日)
  漆家沟(漫坪)乡党支部
  书记杨克璋 (1950年7月14日至1951年8月7日)
  王祥生 (1952年4月20日至12月)刘奉忠 (1952年12月至1953年8月;1955年11月至1956年3月)
  赵鸿翔 (1954年1月2日至1954年3月8日:1956年3月8日至8月14日)
  罗兴书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5月21日)
  副书记 赵忠祥 (1955年1月2日至1956年8月14日)
  新集乡党支部
  书记 李勇(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16日)
  赵忠祥 (1952年10月至1955年1月2日)
  刘奉忠 ( 1956年3月至8月)
  副书记 李元述 (1955年3月至1956年8月23日)
  党存孝 (1955年10月至1956年8月23日)
  上营(秦家窑坡)乡党支部
  书 记 张作升 (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李勇 (1950年5月16日至7月14日)
  刘奉先 (1950年7月14日至8月16日)
  任生贵 (1952年4月20日至1955年1月2日)
  申永清 (1955年5月1日至8月23日)
  刘登岳 (1956年3月7日至8月23日)
  副书记 刘登岳 (1952年4月24日至1953年9月)
  申永清 (1953年9月至1955年5月1日)
  杨世昌 (1955年5月至1956年8月)
  陆家幌子乡党支部
  书 记 孙天化 ( 1955年12月至1956年3月7日)
   叶成楷 (1956年3月7日至8月23日)副书记 屈有昌 ( 1955年1月2日至1956年8月23日)
  小沟(张家桥)乡党支部
  书 记 杨克璋 (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14日)
  石玉麟 (上营乡小沟人。1950年8月10日至 1951年12月)
  秦秉臣 (1952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 李生春 ( 1950年1月至1951年1月)
  申永清 (1950年6月至1951年1月)
  刘登岳 (1951年1月至1952年12月)
  梁殿基 (1953年1月至1955年5月)
   梁殿忠 (1955年5月2日至1956年8月)
  田 文 (1955年1月2日至1956年8月14日)
  下王家乡党支部
  书 记 刘奉忠 (1953年9月至1955年10月)
  副书记 吴廷智 (1953年1月至1956年8月)
  大营乡党支部
  书 记 包荣顺 (1953年11月至1955年12月)
  菜子庙乡党支部
  书 记 刘俊儒 (1950年5月16日至8月16日)
  刘奉先 (1950年8月16日至1 951年6月)
   好水乡党支部
  书 记 申永清 (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刘兰亭 (1950年8月至1951年3月)
   吴廷智 (1951年3月至1 952年12月)
   包荣顺 (1953年2月至11月)钱士祥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1月2日)
  柳林(党家墩)乡党支部
  书 记 唐有信 (1949年9月至1951年5月)
  赵忠祥 (1951年5月至1952年10月)
  党存孝 (1953年6月至1955年10月)
  石玉麟 (1955年10月至1956年8月)
  副书记 党存孝 ( 1952年6月至1953年6月)
  李文达 (1955年3月30日至1956年8月)
  柴贺家乡党支部
  书 记 刘登岳 (1953年1月至1954年12月)
  下寨子乡党支部
  书记 陈万荣 (1956年4月至8月14日)
  副书记 杨发荣 (1956年4月至8月14日)
  七、漫洼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漫洼区委员会。1950年7月14日,改称 中共第六区委员会。1955年12月,仍改称中共谩洼区委员会。1956 年8月23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漫洼街。
  (-)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漫洼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
  书 记 齐凤祥 (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27日)
  常继斌 (1950年1月27日至2月15日)
  赵振声 (1950年2月15日至7月14日)
  2、中共第六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书记赵振声 (1950年7月14日至9月4日)
  贺光荣 (1950年9月4日至11月22日)
   李志洲 (1950年11月22日至1952年9月19日
  翟志忠 (1952年9月24日至1955年12月)
  副书记岳文明 (1955年7月5日至12月)
  3、中共漫洼区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书记翟志忠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23日)
  副书记岳文明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23日)
  (二)漫洼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
  1949年9月,漫洼区党委设立漫洼、黑窑川、羊嘶川、站滩、古桐沟5个乡党支部。1952年12月,撤销古桐沟乡党支部,增设余家湾、石景、满锅滩、潘家岔、龙金、尚家窑6个乡,并建立党支部。到1955年12月,撤销潘家岔、龙金、石景3个乡党支部后,漫洼区党委辖漫洼、羊嘶川、满锅滩、余家湾、站滩、尚家窑、黑窑川7个乡党支部。1956年8月23日,撤销漫洼区党委,所辖7个乡党支部,为县委直属乡党支部。
  漫洼乡党支部
  书记何福寿 (1949年10月至1952年5月)
  王登科 (1952年5月4日至1953年7月)
  张维成 (1953年7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杨文达 (1956年3月7日至8月14日)
  黑窑川乡党支部
  书记曹世俊 (1949年10月至1951年3月)
  师鉴能 (1951年4月至1952年10月)
  李殿泽 (1952年10月至1953年1月)袁宝仓 (1953年2月至1955年8月)
  何福寿 (1955年8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王子英 (1955年3月7日至1956年8月14日)
  羊嘶川乡党支部
  书记张维成 (1950年2月至1951年12月)
  张文郁 (1952年3月至1956年8月)
  副书记刘润堂 (1953年3月至1956年8月)
  站滩乡党支部
  书记杨景川 (1950年1月至1951年1月)
  杨延芳 (1951年1月至1953年12月)
  杨文达 (1953年12月至1956年3月)
  王建录 (1956年3月7日至8月14日)
  副书记李瑞珍 (1952年5月至1956年8月)
  古桐沟乡党支部
  书记李连珍 (兼,1949年10月至1952年5月)
  郭书文 (1952年5月6日至12月)
  满锅滩乡党支部
  书记牟俊录 (1954年4月7日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缪学孝 (1954年4月7日至1956年8月14日)
  尚家窑乡党支部
  书记王隆丁 (1953年1月至1955年10月)
  王建录 (1955年10月至1956年3月7日)
  王职丁 (1956年3月7日至8月14日)
  副书记王隆丁 (1955年10月至1956年8月14日)
  龙金乡党支部书记王正荣 (1953年1月至1955年12月)
  余家湾乡党支部
  书记何福寿 (1954年1月至1955年8月)
  蒿正英 (1955年9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王士烈 (1955年11月至1956年8月14日)
  师鉴能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潘家岔乡党支部
  书记师鉴能 (1953年1月至1955年12月)
  石景乡党支部
  书记王建录 (1953年1月至1955年10月)
  八、窑店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窑店区委员会。1950年7月14日,改称中共第七区委员会。1955年12月,又改称中共窑店区委员会。1956年8月23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窑店老街。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窑店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
  书记苏宏亮 (1949年9月至11月2日)
  罗德 (1949年11月2日至1950年7月14日)
  副书记吴治有 (1950年3月18日至7月14日)
  贾存周 (1950年6月5日至7月11日)
  2、中共第七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罗德 (1950年7月14日至1952年9月15日)
  冯丞绪 (1952年9月19日至1955年5月10日)司瑞祥 (1955年5月10日至12月)
  第一副书记张国庆 (1955年4月21日至12月)
  第二副书记张维翰 (1955年8月至12月)
  3、中共窑店区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书记司瑞祥 (1955年12月至1956年7月)
  张国鉴 (1956年7月17日任命,未到职)
  第-副书记张国庆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23日)
  第二副书记张维翰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23日)
  (二)窑店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1949年9月,窑店区党委设立窑店、黄家川.康家集(南峪沟)、东三十里铺、大湾(刘家湾)5个乡党支部。1950年5月,撤销新民区党委,将沿沟庙乡党支部划归窑店区党委。1952年6月28日,恢复新民区党委,塔湾、沿沟庙乡党支部仍划归新民区党委。同年12月29日,新增划马家坪、东二十里铺、石家楼、大头山、上夏家5个乡,并设立党支部。到1955年12月,窑店区党委辖东二十里铺、东三十里铺、马家坪、窑店、黄家川、大湾、石家楼、大头山、康家集、上夏家10个乡党支部。12月14日新民区党委销,塔湾乡党支部仍划归窑店区党委。玉井区党委撤销,将大寨子、黄家嘴乡党支部划归窑店区党委和上夏家乡合并,成立达京堡乡党支部。东三十里铺乡和马家坪乡党支部合并成立东四十里铺乡党支部。同时,将窑店区党委所辖东二十里铺乡党支部划归县委直接领导。1956年8月23日,窑店区党委撤销,黄家川乡党支部并入窑店乡党支部,康家集乡党支部并入大头山乡党支部。至此,东四十里铺、达京堡、大头山、塔湾、石家楼、窑店6个乡党支部直属县委领导。
  窑店乡党支部书记任得忠 (1952年2月至5月;1953年1月至1954年7月29日)
  杨东海 (1952年5月至1953年1月)
  陈永清 (1954年7月29日至1955年8月5日)
  刘永义 (1955年8月至11月)
  聂得如 (1955年11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吴尚仁 (1956年6月20日至8月14日)
  黄家川乡党支部
  书记徐福贵 (1952年4月17日至1953年5月)
  冯世明 (1953年5月至1955年4月)
  聂得如 (1955年5月至10月)
  康家集(南峪沟)乡党支部
  书记聂得如 (1951年3月至1952年3月)
  蒲永明 (1952年3月至1953年4月)
  蒲兴华 (1953年5月至9月)
  宿守仁 (1953年9月至1955年3月)
  副书记夏安吉 (1952年4月至1956年8月)
  大头山乡党支部
  书记聂得如 (1953年5月至1955年4月)
  冯世明 (1955年4月至9月)
  宿守仁 (1955年9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强兰芳 (女,1955年1月至1956年8月)
  东二十里铺乡党支部
  书记张镇西 (1953年8月至1955年12月20日)
  副书记杨春旺 (1955年1月至12月)
  冯立基 (1955年1月至12月)
  东三十里铺乡党支部
  书 记 吴尚仁 (1949年10月至1950年9月)
  白学义 (1950年9月至1951年6月)
  张镇西 (1952年1月22日至1953年8月)
  王元寿 (1953年11月至1956年6月20日)
  副书记 范子祥 ( 1952年1月22日至1955年1月)
   赵得福 (1955年1月至1956年8月)
  大湾乡党支部
  书 记 邵吉学 ( 1949年9月至1950年4月)
  甘清 (兼,1951年6月24日至1952年4 月)
  陈永清 (1952年5月5日至1953年5月)
  宿守仁 ( 1953年5月1日至9月)
   蒲兴华 (1953年9月至1955年4月)
  刘得荣 (1955年4月11日至12月)
  石家楼乡党支部
  书 记 吴尚仁 (1953年6月至1955年12月)
  冯效义 (1955年12月至1956年6月20日)
  王育珍 (1956年6月20日至8月14日)
  副书记 杨东海 (1955年12月至1956年6月)
   冯效义 (1956年6月20日至8月14日)
  上夏家乡党支部
  书 记 冯效义 (1953年1月至1954年1月14日)
   冯丞仁 (1954年1月至1955年12月)
  马家坪乡党支部
  书记陈永清 (1953年6月至1954年7月29日)
  任得忠 (1954年7月29日至1955年12月)
  副书记陈正录 (1955年1月至1956年8月)
  东四十里铺乡党支部
  书记陈永清 (1955年12月至1956年6月)
  王元寿 (1956年6月20日至8月14日)
  达京堡乡党支部
  书记吴尚仁 (1955年12月至1956年6月)
  孙成彪 (1956年6月20日至8月14日)
  副书记孙成彪 (1955年12月至1956年6月)
  解克讲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塔湾乡党支部
  书记蒲兴华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副书记李正明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沿沟庙乡党支部
  书记何国清 (1950年5月至1952年2月)
  赵春荣 (1952年2月25日至6月28日)
  副书记陈国藩 (1952年2月25日至6月28日)
  九、玉井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玉井区委员会。1950年7月14日改称中共第八区委员会,1955年12月14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店子街。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玉井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
  书记侯登辉 (1949年9月至12月16日)徐怀有 (1950年6月5日至7月11日)
  李凤梧 (1950年7月11日至7月14日)
  副书记范培雄 (1950年6月5日任命,未到职)
  贾存周 (1950年7月11日至7月14日)
  2、中共第八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李凤梧 (1950年7月14日至1952年9月19日)
  田德润 (1952年9月19日至1954年4月24日)
  梁国泰 (1955年8月5日至12月14日)
  副书记贾存周 (1950年7月14日至11月3日)
  来尚位 (1951年7月至1952年9月19日)
  梁国泰 (1955年5月1日至8月5日)
  张如保 (1955年8月5日至12月14日)
  (二)玉井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玉井区党委设立殷家庙、四甲街、店子街、苟家坪、蔡家庄5个乡党支部。1950年5月撤销三甲区党委,将陈家嘴、三甲(小坪子)、格致坪乡党支部划归玉井区党委。同时,蔡家庄乡支部更名为黄家嘴乡党支部。1951年5月,玉井区党委所辖殷家庙乡党支部划归城关区党委。1952年6月28日,殷家庙乡党支部仍归玉井区党委。6月28日,恢复三甲区党委,陈家嘴、三甲、格致坪乡党支部仍归三甲区党委。1952年12月,增设曹家岭、大寨子、清水渠3个乡党支部,到1955年12月,玉井区党委辖殷家庙、四甲街、清水渠、店子街、苟家坪、曹家岭、黄家嘴、大寨子8个乡党支部。同年12月14日,撤销玉井区党委后,大寨子、黄家嘴乡党支部划归窑店区党委,清水渠、店子街乡党支部合并为店子街乡党支部,殷家庙、四甲街乡党支部合并为白塔乡党支部,曹家岭、苟家评乡党支部合并为苟家坪乡党支部。至此,店子街、白塔、苟家坪3个乡党支部归县委领导。
  殷家庙乡党支部
  书记张正卿 (1949年10月至1951年5月)
  权万庆 (1952年6月30日至1955年3月25日)
  景耀亭 (1955年3月25日至12月14日)
  副书记易生祥 (1951年4月至5月)
  四甲街乡党支部
  书记李进娃 (1949年10月至1950年12月)
  杨诚 (原名杨心田,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
  宋怀彬 (1951年1月至1953年1月)
  袁志荣 (1953年2月至4月)
  易生祥 (1953年9月至1955年4月12日)
  魏如林 (1955年4月12日至12月14日)
  副书记易生祥 (1952年6月28日至1953年9月20日)
  清水渠乡党支部
  书记宋怀彬 (1953年8月25日至1955年12月)
  店子街乡党支部
  书记李有存 (1949年9月至10月)
  李国俊 (1949年10月至1950年12月)
  张如保 (1950年12月至1952年7月)
  晏忠 (1952年12月至1953年2月)
  杨书 (代理,1953年2月至6月24日)
  王俊清 (1953年6月24日至1955年12月14日)
  副书记张如保 (1949年10月至1950年12月)
  苟家坪乡党支部
  书记宋兆荣 (1949年10月至1951年2月)
  姚定 (1951年2月至1952年8月)
  马英海 (1952年8月至10月)
  汪成栋 (1953年8月至1954年3月8日)
  晏忠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12月14日)
  副书记李占元 (1951年1月至11月)
  马英录 (1951年1月至6月)
  黄家嘴(蔡家庄)乡党支部
  书记王占林 (1949年9月至10月)
  孙作祥 (1949年10月至1951年3月)
  孙成彪 (1951年3月至1955年12月14日)
  副书记孙万和 (1953年1月至1955年12月14日)
  曹家岭乡党支部
  书记汪成栋 (1954年4月12日至1955年3月25日)
  李占元 (兼,1955年5月21日至12月14日)
  大寨子乡党支部
  书记魏如林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4月12日)
  解克江 (1955年4月12日至12月20日)
  副书记解克江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4月12日)
  陈家嘴乡党支部
  书记梁国泰 (1950年5月至1951年1月)
  包永孝 (1951年1月6日至1952年6月28日)
  副书记常元奎 (1950年5月6日至1952年2月)
  格致坪乡党支部
  书记赵瑞箴 (1950年5月6日至1951年4月18日)
  浪生秀 (1951年4月18日至1952年6月28日)
  副书记张天才 (1950年5月至1952年6月28日)
  晏邦宪 (1951年4月18日至1952年6月28日)
  三甲乡党支部
  书记马英录 (1951年7月至1952年6月)
  十、紫松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紫松区委员会。1950年7月14日,改称中共第九区委员会。1955年12月,又改称中共紫松区委员会,1956年8月23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衙下集街。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紫松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
  书记杨金 (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14日)
  副书记汪文奎 (1950年6月5日至7月14日)
  2、中共第九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杨金 (1950年7月14日至9月4日)
  王占川 (1950年9月4日至1951年4月)
  史炳南 (1951年4月至1952年8月6日)
  徐怀有 (1952年9月19日至1954年7月)
  副书记汪文奎 (1950年7月14日至1952年9月)
  石积珠 (1953年8月29日至1955年12月)
  李国珍 (1955年10月至12月)靳祥 (1955年12月11日至12月21日)
  3'中共紫松区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书记 (无正职)
  副书记李国珍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靳祥 (1955年12月21日至1956年4月12日)
  (二)紫松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6年8月)
  1949年9月,紫松区党委设立靳家泉(靳家坪)、张家寺、衙下集、杜巴王家(曹家湾)4个乡党支部。1951年5月,增设刘排子坪乡。1952年12月,靳家坪乡改称靳家泉乡,刘排子坪乡改称双寺子乡,增设水渠任家、塔下王家、小支沟乡,并建立双寺子、水渠任家、塔下王家和小支沟4个乡党支部。1955年12月20日,撤销卧龙区党委,将所辖潘家集乡党支部划归紫松区党委,塔下王家乡党支部更名为苟家滩乡党支部。1956年4月18日,撤销三甲区党委后,将所辖三甲、格致坪乡党支部划归紫松区党委。至此,紫松区党委辖靳家泉、张家寺、衙下集、杜巴王家、双寺子、水渠任家、小支沟、潘家集、苟家滩、三甲和格致坪11个乡党支部。同年8月23日,撤销紫松区党委及靳家泉、张家寺、双寺子、杜巴王家、水渠任家5个乡党支部,归并组建的杨家庙、潘家集、苟家滩、小支沟、衙下集、三甲、格致坪7个乡党支部,由县委直接领导。
  靳家坪乡党支部
  书记王兆德 (1950年1月至1953年1月)
  副书记靳学舒 (1951年3月至1953年1月)
  靳家泉乡党支部
  书记靳学舒 (1953年1月至1954年3月)
  王兆瑞 (1954年3月至1955年12月)张家寺乡党支部
  书记虎永林 (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
  张瑞义 (1950年2月至1953年1月)
  王西山 (1954年9月至1955年5月21日 )
  蒲国霖 (1955年5月至10月)
  衙下集乡党支部
  书记刘效颜 (1950年1月至5月)
  刘国发 (1953年1月至1955年10月)
  王志孝 (1955年10月至1956年8月)
  副书记张有德 (1950年1月至1951年6月27日)
  张彦贵 (1953年1月至1955年9月)
  刘学武 (1955年9月至1956年8月)
  杜巴王家(曹家湾)乡党支部
  书记魏忠 (1953年1月至1954年4月1日)
  刘学武 (1954年4月1日至10月)
  赵得俊 (1954年11月9日至1956年8月)
  副书记靳学舒 (1952年5月14日至7月)
  张世忠 (1954年3月8日至4月1日)
  双寺子(刘排子坪)乡党支部
  书记张彦林 (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
  晏浩 (1951年3月至1953年2月)
  王仲福 (1953年2月3日至7月代理;1953年7月至1956年1月任书记)
  副书记张有德 (1953年1月至1956年4月)
  水渠任家乡党支部书记张鸿奎 (1952年12月至1954年3月)
  刘学武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7月)
  岳凤程 (1955年7月至1956年6月)
  副书记韩有庆 (1954年9月至1956年8月)
  苟家滩(塔下王家)乡党支部
  书记王兆瑞 (1953年1月至1954年3月)
  靳学舒 (1954年3月至1955年9月)
  周纪元 (1955年9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王德元 (1955年11月至1956年8月)
  岳永春 (1955年12月至1956年6月)
  岳凤程 (1956年6月至8月14日)
  小支沟乡党支部
  书记张鸿奎 (1954年3月8日至9月)
  张世忠 (1954年9月18日至1955年12月8日)
  潘家集乡党支部
  书记辛万清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蒲国发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董永温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三甲乡党支部
  书记王世雄 (1956年4月至8月14日)
  副书记苟英 (1956年4月至8月14日)
  格致坪乡党支部
  书记赵培泰 (1956年4月至6月20日)
  梁生杰 (1956年6月20日至8月14日)
  副书记王志元 (1956年4月18日至8月14日)十一、卧龙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卧龙区委员会。1950年7月14日,改称中共第十区委员会。1955年12月14日,撤销第十区党委。区党委机关驻西岩寺。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卧龙区委员会 (1949年9月至1950年7月)
  书记牟怡祥 (1949年9月至1950年6月5日)
  蔡廷荣 (1950年6月5日至7月14日)
  2、中共第十区委员会(1950年7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蔡廷荣 (1950年7月14日至1952年9月14日)
  副书记任思明 (1950年7月21日至1951年6月)
  张成礼 (1952年9月19日至1954年10月)
  李国珍 (1954年11月至1955年10月)
  (二)卧龙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卧龙区党委设立中哨、王家嘴、李范家、张家坪、伊家山5个乡党支部。1952年12月增设唐家庄、潘家集乡党支部。到1955年12月辖潘家集、伊家山、唐家庄、张家坪、李范家、王家嘴、中哨7个乡党支部。同年12月14日,撤销卧龙区党委,将潘家集乡党支部划归紫松区党委,唐家庄、伊家山乡党支部合并为鹁鸽崖乡党支部,李范家、张家坪乡党支部合并为西坪乡党支部,中哨、王家嘴乡党支部合并为卧龙乡党支部。至此,鹑鸽崖、西坪、卧龙3个乡党支部归县委领导。
  张家坪乡党支部书记张成礼 (1949年10月至1950年3月)
  张崇礼 (1952年1月至1953年6月)
  张连升 (1953年6月至1955年8月)
  张殿才 (代理,1955年8月1日至12月14日)
  李范家乡党支部
  书记水明 (1949年10月至1951年3月)
  黄毓英 (1951年3月至1955年12月14日)
  王家嘴乡党支部
  书记曹敏 (1949年10月至1955年3月)
  寇宝山 (1955年3月20日至9月1日)
  曹富华 (1955年9月至12月14日)
  中哨乡党支部
  书记寇宝山 (1949年10月至1952年11月)
  张明儒 (1952年11月至1955年12月14日)
  伊家山乡党支部
  书记张崇礼 (1953年6月至1955年8月)
  王占仓 (1955年8月至12月14日)
  潘家集乡党支部
  书记牟怡祥 (1953年6月至1955年3月24日)
  辛万清 (1955年3月24日至12月14日)
  唐家庄乡党支部
  书记董蔚春 (1951年7月至1954年7月5日)
  王希文 (1954年7月5日至1955年12月14日)
  十二、新民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1949年9月,设立中共新民区委员会。1950年5月撤销,1952年6月28日恢复为中共第十一区委员会,1955年12月14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八里铺街。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新民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书记刘俊堂 (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2、中共第十一区委员会(1952年6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刘俊堂 (1952年6月至9月)
  杨廷华 (1952年9月至1955年11月12日)
  副书记杨廷华 (1952年6月至9月)
  张发源 (1955年7月5日至12月14日)
  (二)新民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5年12月)
  1949年9月,新民区委设立王家大庄、八里铺、苟家铺、沿川子、沿沟庙5个乡党支部。1950年5月,新民区委撤销后,将行政区划归城关、新添、窑店区管辖。1952年6月28日,恢复新民区党委,仍辖王家大庄、苟家铺、沿川子、八里铺、沿沟庙乡党支部。1952年12月,增设程家铺、陆家岘子(党家川子)、塔湾、甘草湾(何家湾)乡党支部。到1955年12月,辖王家大庄、八里铺、程家铺、苟家铺、沿川子、陆家岘子(党家川子)、甘草湾(何家湾)、塔湾、沿沟庙9个乡党支部。同年12月14日,新民区党委撤销,将陆家岘子(党家川子)乡党支部划归上营区党委,塔湾乡党支部划归窑店区党委,撤销甘草湾(何家湾)乡党支部,苟家铺乡并入三十墩乡,沿沟庙、八里铺乡并入王家大庄乡,沿川子乡并入程家铺乡。王家大庄、程家铺乡党支部归县委领导。
  王家大庄乡党支部书记徐尚廉 (1953年9月1日至1954年3月8日代理;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12月14日任书记)
  副书记徐尚廉 (1952年6月至1953年9月)
  八里铺乡党支部
  书记刘志安 (1953年9月1日至1955年10月)
  程家铺乡党支部
  书记刘志安 (1952年6月28日至9月)
  屈有昌 (1952年9月至1953年9月15日)
  师建仁 (1953年9月15日至1954年3月8日)
  李正明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12月14日)
  苟家铺乡党支部
  书记刘志安 (1953年6月至9月)
  王士廉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7月)
  赵世英 (1955年9月至10月)
  沿川子乡党支部
  书记师建仁 (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
  史炳忠 (1952年6月28日至1953年9月28日)
  陈国兴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12月14日)
  沿沟庙乡党支部
  书记何国清 (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
  赵有福 (乡长兼,1952年6月至12月)
  王育珍 (1952年12月至1955年8月)
  王巨智 (1955年8月至12月14日)
  陆家幌子(党家川子)乡党支部书 记 师建仁 (1952年6月28日至1953年9月15日)
  周尚荣 ( 1954年3月8日至6月8日)
  孙天化 (1954年6月至1955年12月14日)
  副书记 屈有昌 (1954年6月8日至1955年12月14日)
  甘草湾(何家湾)乡党支部
  书 记 周尚荣 (1954年6月至1955年12月14日)
  塔湾乡党支部
  书 记 蒲兴华 (1955年4月至12月14日)
  副书记 李正明 (1953年1月至1954年3月8日)
  十三、三甲区区、乡党组织
  (1949年9月至1 956年4月)
  1949年9月,设立中共三甲区委员会。区党委机关驻陈家嘴村。 1950年5月撤销。1952年6月28日,恢复为中共第十二区委员会, 区党委机关驻三甲街村。1956年4月18日撤销。
  (一)区委领导机构
  1 中共三甲区委员会(1949年9月至1950年5月)
  书 记 齐占有 (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26日)
  范培雄 (1950年1月26日至7月11日)
  2、中共第十二区委员会(1952年6月至1956年4月)
  书 记 来尚位 (1952年9月19日至1954年11月1日)
  常元奎 (1955年2月11日至1956年4月)
  副书记 常元奎 (1952年7月至1955年2月11日)
  赵培泰 (1955年11月至1956年4月)
  (二)三甲区委辖乡党支部(1949年9月至1956年4月)1949年9月,三甲区委设立陈家嘴、三甲(小坪子)、格致坪乡党支部。1950年5月,三甲区党委撤销后,将陈家嘴、三甲、格致坪乡党支部划归玉井区党委。1952年6月28日,恢复第十二区党委,将陈家嘴、三甲、、格致坪乡党支部划归第十二区党委领导。1952年12月,增设朱家坪、雨洒杨家乡党支部。到1956年4月,三甲区党委辖陈家嘴、朱家坪、雨洒杨家、三甲、格致坪5个乡党支部。同年4月18日,撤销三甲区党委和朱家坪、雨洒杨家2个乡党支部,三甲、格致坪乡党支部划归紫松区党委,陈家嘴乡党支部归县委领导。
  陈家嘴乡党支部
  书记梁国泰 (兼,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
  李有存 (1952年12月27日至1954年1月9日)
  张尚仁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4月11日)
  李韶景 (1955年4月11日至1956年4月18日)
  副书记常元奎 (1950年4月至5月)
  杨永茂 (1955年7月至1956年4月18日)
  三甲乡党支部
  书记王志元 (1954年8月至1955年3月14日)
  副书记王世雄 (1955年3月14日至1956年4月18日)
  格致坪乡党支部
  书记赵瑞箴 (1949年10月至960年5月)
  浪生秀 (1952年6月28日至11月)
  王世雄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3月14日)
  赵培泰 (1955年3月至11月)
  副书记张天才 (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1952年6月28日至1953年1月)
  王志元 (1955年11月30日至1956年4月18日)
  朱家坪乡党支部
  书记张天才 (1953年1月至1954年10月)
  杨永茂 (1954年10月至1955年7月)
  雨洒杨家乡党支部
  书记张尚仁 (1954年1月30日至3月8日)
  赵培泰 (1954年3月8日至1955年3月22日)
  苟英 (1955年3月22日至1956年4月18日)
  十四、中铺区区、乡党组织
  (1952年12月至1956年8月)
  1952年12月29日,恢复原中铺区,改称中共第十三区委员会。1955年12月,恢复中共中铺区委员会,1956年8月23日撤销。区党委机关驻中铺村。
  (一)区委领导机构
  1、中共第十三区委员会(1952年12月至1955年12月)
  书记张振学 (1953年9月14日至1954年7月)
  副书记孙希荣 (1955年2月4日至12月)
  2、中共中铺区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书记 (无正职)
  副书记孙希荣(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23日)
  (二)中铺区委辖乡党支部(1952年12月至1956年8月)
  1952年12月,第十三区党委建立后,将巴下区党委所辖中铺、摩云2个乡党支部,太石铺区党委所辖龚家大庄乡党支部划归第十三区党委,新增设康泉、五户2个乡党支部。1955年12月14日,第四区党委撤销后,将何家山乡党支部划归中铺区党委,康泉乡党支部并入何家山乡党支部,龚家大庄乡党支部并入五户乡党支部,摩云乡党支部改称马家山乡党支部。1956年4月18日,太石铺区党委撤销后,将牛头沟乡党支部划归中铺区党委。截止1956年8月,中铺区党委辖中铺、马家山、何家山、五户、牛头沟5个乡党支部。同年8月23日,撤销中铺区党委,所辖5个乡党支部归县委领导。
  中铺乡党支部
  书记龚汉清 (1952年12月至1954年3月25日)
  文玉泉 (1954年4月至1956年8月)
  摩云乡党支部
  书记宗兆泰 (1953年4月至1955年12月)
  副书记田文秀 (1953年4月至1955年12月)
  马家山乡党支部
  书记汪云德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赵鸿儒 (1955年12月至1956年3月7日)
  马如林 (原名马培勋,1956年3月7日至8月14日)
  龚家大庄乡党支部
  书记文发银 (1953年4月至1955年12月)
  五户乡党支部
  书记王永德 (1953年6月至1955年12月)
  文发银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
  康泉乡党支部
  书记马文池 (1953年6月至11月)马有盛 (1953年11月至1955年12月)
  何家山乡党支部
  书记张文清 (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4日)
  副书记李元勋 (1956年3月7日至8月14日)
  牛头沟乡党支部
  书记李希珍 (1956年4月18日至8月14日)
  副书记杨映庭 (1956年4月18日至8月14日)
  十五、中共临洮县委直属乡党支部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1955年12月,中共临洗县委决定,撤销第二区、第四区、第八区、第十区、第十一区5个区党委及所辖34个乡党支部,建立白塔、店子街、苟家坪、鹁鸽崖、西坪、卧龙、三十墩、王家大庄、程家铺、新添铺.上杜家、刘家沟门、东二十里铺13个县委直属乡党支部。同时,将第一区党委改建为城关镇党委,1956年8月,城关镇党委改称为党支部。1956年4月18日,撤销太石铺、三甲2个区党委及所辖11个乡党支部,重新建立陈家嘴、红旗、巴下、太石铺、辛店5个县委直属乡党支部。6月7日,王家大庄乡改名为新民乡,支部改名为新民乡党支部。同年8月23日,撤销紫松、窑店、漫洼、上营、中铺5个区党委及所辖46个乡党支部,重新建立潘家集、小支沟、杨家庙、衙下集、苟家滩、格致坪、三甲、东四十里铺、达京堡、大头山、塔湾、石家楼、窑店、漫洼、黑窑川、羊嘶川、尚家窑、站滩、满锅滩、余家湾、改河、小沟、上营、漆家沟、陆家岘子、新集、下寨子,五户,何家山、牛头沟、马家山、中铺32个县委直属乡党支部。12月12日,将新添、辛店2个乡改为新添镇和辛店镇(乡级镇),至1956年12月,全县共建立51个乡(镇)党支部。
  中共程家铺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杨子恒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副书记周尚荣 (1955年12月至1956年11月)
  裴书昶 (1956年11月至12月)
  中共三十墩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张成贤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副书记裴书昶 (1955年12月至1956年11月)
  梁作英 (1956年8月至12月)
  中共新添铺乡(镇)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宿永建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副书记孙增仓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西坪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董蔚春 (1955年12月至1956年10月)
  杨修泰 (1956年10月至12月)
  副书记黄毓英 (1956年1月至12月)
  中共鹑鸽崖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王希文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副书记王占仓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白塔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权万庆 (1955年12月至1956年10月11日)
  范培亨 (1956年10月11日至12月)
  副书记易生祥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店子街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张如保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副书记宋怀彬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苟家坪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牟怡祥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副书记汪成栋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新民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张发源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副书记徐尚廉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上杜家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刘永福 (1956年5月17日至12月)
  副书记杜景璞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刘家沟门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张国民 (1956年5月17日至12月)
  副书记黄凤礼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中共卧龙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沈克荣 (1956年5月17日至12月)
  第一副书记范培义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第二副书记曹富华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东二十里铺乡支部委员会(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书记张镇西 (1955年12月至1956年12月)
  副书记冯立基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巴下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4月至12月)
  书记马培良 (1956年4月至9月27日)
  张文清 (1956年9月27日至12月)
  第二书记马元祥 (1956年4月至8月14日)
  第二副书记张文清 (1956年4月至9月27日)中共红旗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4月至12月)
  书记杨天惠 (1956年4月至12月)
  副书记张文昌 (1956年4月至12月)
  中共辛店乡(镇)支部委员会(1956年4月至12月)
  书记张尚惠 (1956年4月至9月)
  副书记何德胜 (1956年4月至12月)
  中共太石铺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4月至12月)
  书记魏心田 (1956年4月至11月)
  安国勋 (1956年11月至12月)
  第二书记安国勋 (1956年4月至11月)
  第二副书记朱焕 (1956年4月至12月)
  中共陈家嘴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4月至12月)
  书记赵培泰 (1956年4月至12月)
  第一副书记李韶景 (1956年4月至12月)
  第二副书记杨永茂 (1956年4月至12月)
  中共潘家集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辛万清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蒲国发 (1956年8月14日至11月)
  中共三甲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王世雄 (1956年8月14日至11月)
  王时忠 (1956年11月至12月)
  副书记苟英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第二副书记曹克强 (1956年8月至12月)
  中共小支沟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赵尚礼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副书记赵万晋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衙下集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李国珍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岳凤程 (1956年8月14日至11月14日)
  第二副书记王志孝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苟家滩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周纪元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岳永春 (1956年8月14日至11月14日)
  岳凤程 (1956年11月14日至12月)
  中共杨家庙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马英存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吴华堂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格致坪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梁生杰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王志元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东四十里铺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王元寿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任得忠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达京堡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陈永清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孙成彪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大头山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夏安吉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宿守仁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第二副书记冯世明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中共塔湾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白聚忠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蒲兴华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第二副书记李正明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窑店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张维翰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聂得如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第二副书记吴尚仁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石家楼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王育珍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冯效义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漫洼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张维成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杨文达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黑窑川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何福寿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王子英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羊嘶川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张文郁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刘润堂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满锅滩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牟俊录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缪学孝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站滩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袁宝仓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副书记王建录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余家湾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蒿正英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师鉴能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第二副书记王士烈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尚家窑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王职丁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王隆丁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改河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钱士祥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5日)
  张作弼 (1956年12月5日至12月31日)
  副书记王克俭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小沟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秦秉臣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田文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上营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申永清 (1956年8月至12月)
  副书记任生贵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新集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刘奉忠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党存孝 (1956年8月14日至]2月)
  中共陆家岘子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孙天化 (1956年8月14日至10月15日去世)
  叶成楷 (1956年12月5日至12月31日)
  副书记屈有昌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31日)中共漆家沟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赵鸿翔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赵忠祥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下寨子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石玉麟 (上营乡小沟人,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桑必宽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第二副书记杨发荣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五户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朱杰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王永德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牛头沟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陈万荣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杨映庭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中铺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孙希荣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文玉泉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何家山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书记张文清 (1956年8月14日至9月27日)
  马元祥 (1956年9月27日至12月)
  副书记李元勋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马家山乡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
  书记汪云德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副书记马如林 (1956年8月14日至12月)
  中共城关镇支部委员会(1956年8月至12月)书记张得有 (1956年8月至12月)
  副书记白学义 (1956年8月至12月)
  曹执中 (1956年8月至12月)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临洮县组织史资料》简称《资料》,收录了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临洮建立苏维埃政权组织开始,至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闭幕为止的临洮县党的组织、政权、地方军事、统一战线和群众团体系统的组织史资料。内容包括建国前资料,有苏维埃政府和地下党组织的创建情况及其领导人名录。建国后资料,有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地方军事组织、统一战线组织、群众团体组织机构的建立、沿革情况及领导人名录;各区(工委)及所属乡党、政组织,各公社、乡(镇)党、政组织机构沿革情况和领导人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