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86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宗教
分类号: D635
页数: 3
页码: 629-631
摘要: 民国前,临洮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先后传入兴起,信教群众,均有各自的宗教活动场所。1952年,基督教实行三自革新运动,开展反帝爱国宣传,驱逐了外国传教士。1960年废除了宗教内部的压迫、剥削,宗教活动正常开展。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停止活动,有的转入地下。1978年后,恢复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活动又相继开展,退还了东拱北,开放了小洼山、罗家窑两处清真寺。划拨并开放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活动场所。
关键词: 宗教工作 临洮县

内容

民国前,临洮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先后传入兴起,信教群众,均有各自的宗教活动场所。1952年,基督教实行三自革新运动,开展反帝爱国宣传,驱逐了外国传教士。1960年废除了宗教内部的压迫、剥削,宗教活动正常开展。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停止活动,有的转入地下。1978年后,恢复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活动又相继开展,退还了东拱北,开放了小洼山、罗家窑两处清真寺。划拨并开放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活动场所。
  第一节佛教
  解放前,临洮曾长期为佛教盛行之地,县城东北角有圆通寺,为城内北五寺最大寺院之一。从唐朝贞观年代,就有尉迟敬德奉旨监修圆通寺的传说。
  城内宝塔寺,有元朝八思巴国师像。每年农历四月十二日设醮诵经载护神,会期三天。为佛教最大盛会。
  同治前,临洗原有大中小寺院二十九座,即:安积寺、东岩寺、西岩寺、龙泉寺、卧龙寺、报恩寺、广通寺、乾经寺、广福寺、圆觉寺、隆禧寺、福兴寺、佛沟寺、唐泉寺、西蜂窝寺、灵石寺、普济寺、翠微寺、石崖寺、法云寺、石家寺、南蜂窝寺、汤房寺、下马寺、法轮寺、正觉寺、亥母寺、普觉寺、宝塔寺。同治前经变乱寺宇均毁于战火。
  民国21年(1932年)。地方知名人士杨明堂、刘笠天、袁荆山及商界王德邻等加入佛教会,在城南佛沟寺、玉井峰成立佛光会,提倡佛学。民国30年(1941年)有临潭颜家寺活佛宋堪布,任甘肃省参议员,成立临洮、康乐、洗沙三县佛教会,推选黎西天、王西来为佛教会理事长。后有四川峨眉和尚郭宠与其徒释谛觉来临洮,与佛教会商定,在宝塔寺内成立临洗佛教居士林。截止解放前夕,历届林长有郭宠、庄荣卿、释谛觉。佛教会僧人中,有临洗僧人裴一清,原为东岩寺主持,新中国成立后为省佛教协会委员,现为政协临洗县委员,宝塔寺主持。截止1985年统计,全县佛教会有出家人24人,居士佛教徒429人,退还开放了宝塔寺。
  解放前,散处四乡的嘛呢会会员,大都是农村的男女老人,青壮年加入者甚少,其中以西乡衙下集农民最多,属于民间自由信仰的旧派佛教组织,选有男女会长,会员老幼不限,利用城乡庙会,相聚一处,烧香念佛,所念经文仅有一句日:"唾嘛呢叭呢吽"。高声朗诵不歇。
  第二节道教
  临洗道教多属全真派,城内原有白衣庵、公输庵、西庵、北庵、斗母宫、五瘟殿、太平观、总真观、九华观、万寿观、北极观等庵观,是道教居住的地方。晚清至民国,有许二爷、大李爷、二李爷是"栖云山人"。城内九华观道士杨永春,解放后,选为全国道教协会理事,曾两次赴北京参加过全国宗教大会,截止1985年,道教男教徒全部去世,现仅有道姑四人,开放了东山黑虎殿。
  道教正一派的阴阳生,主要宗教活动是当"堪舆家",看阴阳宅、风水,书符念咒,设坛诵经,圆光、驱邪、合婚、算卦。封建社会的朝廷官府,对隶属道教的阴阳生给予官职,予以法师、阴阳官称号,让他们约束教内的信徒。临洮县城区,民国初年有韩本初,曾任阴阳官多年,世袭相传,后革除世袭制。1958年后,阴阳职业的活动一度停止。近年来,在城乡一些地方有所活动。
  第三节伊斯兰教
  临洮"穆夫提"是"虎菲耶"一大门宦。始祖马守贞,经名"豪祖勒提・伯什勒力・勒比尼"。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殁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终年八十九岁,葬于县城东山根,修建了墓庐,称为东拱北。马守贞在临洗北乡八里铺王家大庄开创了穆夫提道堂,开始传救活动,从三十岁开始传教,到八十九岁逝世,从事传教活动五十余年。发展教徒五、六万人,后来教徒发展到宁河、广河、康乐、东乡和青海等地。
  第六代教主马金焕与其弟马玉焕争教分家,玉焕迁居临夏八坊,金焕另立门户传教,称为临洮门宦。
  从马守贞到第八辈伯哈忍的尼,都埋葬于东拱北,称为"河东八代"。1870年穆夫提道堂及拱北,迁于康乐封台堡。
  临洮全县,现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264人,东乡族345人,开放了小洼山、罗家窑清真寺两座。
  第四节基督教
  1905年,英国派传教师艾自新夫妇来临洮,在城内石桥街设立教堂,开展传教活动。1908年,成立"宣道会",发展教徒八人。1909—1916年,在临洮开办圣经学校。给临洮、岷县等地训练办教人员19人,分往各地担任牧师、传教师,设教堂,发展教徒。1914年,由于"宣道会"内部意见分歧,由苟乐天、李维新、张博礼等人,另行组织了"临洮神召会"。1917年,美国派英国人克省吾夫妇来临洮,改原圣经学校为"神学校",克省吾任校长,苟希天任教员。训练办教人员15人。1920年,在石桥街西修建规模宏大的教堂一座,钟楼耸立,楼阁环抱,回廊曲折,是中西合璧的新兴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927年,苟希天等在临洗成立"中华基督教宣道会"。苟希天任会长,苟乐天任副会长。1933年,美国派英国人莫大犹夫妇来临洮传教.在临洗召开30余人的筹委会代表会议,成立"华西中国基督教宣道会",委任苟希天为部长,委员六人。会后,分头成立各地区"中华基督教宣道会";华西部开办短期"圣经研究班"、"灵修院",苟希天任校长。1939年,甘谷县"中华基督教会"教徒杨逢春等四人来临洮,与临洮王正国等成立临洮"中华基督教会"。1940年发展教徒20余人。1942年,天水"耶稣家庭"和"中华基督教会"与王正国联系,进行活动。1948年,美国又派罗德生夫妇来临洗协理教务。
  1950年,美国牧师席德恩,给苟希天活动经费白洋壹百元,十月在卓尼县芦巴寺教堂召开了临洗、临夏等12县市的基督教改组会议。修改了 "中西合作章程",组织"三自革新联合会",新选委办7人,委办长1人,组织了"房产保管委员会"。同时基督教内开展了三自爱国革新运动,爱国的教徒,反对梵蒂冈教庭干涉,宗教信仰得到政府保护,将三种组织合并为"中华基督教",实行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临洮"中华基督教”教堂,仍设石桥街,总负责人苟希天。
  截止1984年统计:城关、八里铺、玉井、衙下、沿川、漫洼、塔湾、新添、潘家集、东二十铺、苟家滩、石家楼、刘家沟门、辛店、三甲、上梁、太石等十七个乡、二十二个行政村、三十个社,共有基督教徒1007人,知事以上44人,石桥街教堂现已开放。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