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筑风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86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建筑风格
分类号: TU-86
页数: 2
页码: 627-628
摘要: 临洮房屋建筑沿用传统的堂室式。堂室有北主、东主、西主之分,俗多尚北。主堂与室同建于一个堂基之上。觉基高低,根据主人地位的尊卑有所不同。台级多少,也有差异。堂与室,同为一个屋顶所盖。堂在前,室在后。堂室之间,隔以前墙,墙外属堂上,墙内属室内。墙左右各有窗(牖),居中有户(室门),所谓"升堂入室",堂左、右、后三面均有墙,左墙叫左序,右墙叫右序,前面院落大开,形式象今天的戏台,四面均建房,即为"四合院式"。堂的中前方,一般有两个大明柱(楹)。
关键词: 建筑风格 临洮县

内容

临洮房屋建筑沿用传统的堂室式。堂室有北主、东主、西主之分,俗多尚北。主堂与室同建于一个堂基之上。觉基高低,根据主人地位的尊卑有所不同。台级多少,也有差异。堂与室,同为一个屋顶所盖。堂在前,室在后。堂室之间,隔以前墙,墙外属堂上,墙内属室内。墙左右各有窗(牖),居中有户(室门),所谓"升堂入室",堂左、右、后三面均有墙,左墙叫左序,右墙叫右序,前面院落大开,形式象今天的戏台,四面均建房,即为"四合院式"。堂的中前方,一般有两个大明柱(楹)。室长方形,左右长而前后窄,面积较大,寝室住人,庙室祭祖,或供宴会起居之用。但一般贫农不但无庙,连住室也不是堂室结构,接客、祭祀均在寝室。
  城乡房屋建筑,结构形式有虎座、磨房厅、二袱厅、趄栿、一挑檐等。
  虎座和磨房厅的结构,近似旧堂室制,两重栿、梁之间,用花墩子托起,挂椽出檐,四排巨柱承重,屋檐前长后短,后称卷棚,满间虎张口的窗子,股子门,有门屏,门景与窗景,俱饰以花雕,轻快灵活,精彩夺目,虽不是前堂后室,但祭祖、行礼、住宿、交际往来,都有定制。左为寝室(卧房),右为厅房,供接待宾朋之用。
  卷棚又称塽堂,供奉沮先及祭祀之用,屋外屋脊、台级等,也以主人地位身份之不同而有差异。脊有五把鬃的张口兽、闭口兽及三把鬃的张口兽、闭口兽,脊上雕塑龙、虎、狮、豹、象等,象征雄猛威壮的图腾。一般贫民,只能垒平脊,瓦个三沟带。台阶以三级为最高,百姓只有一级或有台阶无级。
  趄栿三排柱子,滚椽,不出檐,用料节省。檐浅,光线充足,深为群众喜爱。现行的三架檩和五架檩,不讲究厅院,座北向南,一扯溜五、七、九间,客、寝、厨房,顺次排列,简便省事,清新暖和。
  市区商店,一般要求高大宽敞,屋架结构,以人字梁承重,前后双椎,两檐水,比住宅深一倍,既可作仓库,又便于陈列商品。采用新型建筑的平顶楼房和平房,砖木结构,梁柱屋顶,采用钢筋水泥的预制块,结实省料。屋顶平铺,滴水管接,为正长方形整体,雕饰正面,楼有露台,便干纳凉。窗景吸取传统的优美造型,丰富多彩,舒适美观。
  岳麓山凤景区的建筑,属园林建筑。登山道的起点,建有山门,雄威壮观。东行二百多米,左面有彩画、宣传画的彩壁、假山、走廊。右转是一座仿古建筑的八卦亭,纂尖顶,八角凌空奓起,亭基建于悬崖边沿,亭下两边环水,亭栏旁有春凳。楼阁多为两层,依山附峭壁而筑,是鹤角长项的奓角楼,僧帽式的纂尖顶,踞高凌空,形势险要,楼上出檐的游廊,悬檐的长柱,风味别致。室内的承重柱,窗楹栏杆,涂上深紫色,衬以乳白色的墙壁,装饰工程,富有传统的建筑色彩。
  至今残存的古典建筑群中,文化馆的城隍庙大殿,农校的孔庙大成殿,福音堂的钟楼,火神庙的南殿,是宫殿式的古典建筑,俗称三转五或五转三。有的面三侧五,有的是面五侧三的转阁。殿顶有重檐,像钟楼,高至四层,雕梁画栋,是宫殿顶的装饰。殿阁腾空悬起,殿顶有兽形及花状雕饰,环抱的巨柱,承托着巍峨的殿顶,窗棂、窗户、窗台、门楣、门窗、墙壁、台阶、无不精雕细琢,妩媚壮观。
  蒿临公路洮河桥,是钢筋水泥的新型建筑。四个巨大的桥墩,托住桥身,墩上拱形洞有大小四孔,桥面长120米,宽9米,桥高28米,呈一字形,桥左右两边,竖立起170根水泥立梭形的方栏杆,象一条钢铁巨龙,横浮于大河之上,雄威壮观。
  解放前的乡村住房,差别很大。豪绅富户,深宅大院,一般农户,茅屋草舍,还有住窑洞的,形成鲜明对比。今日乡村残存的富家大院,大部分是清末及民国年间所建,至今仍可看出旧日之规模,一般占地五、六亩至十亩左右。建筑用材一般是土坯、砖、石条、木料、小青瓦、石灰。建筑结构,俗尚前后厅房及左右厢房构成的四水归池的四合院。庭院中栽花植树,前庭外有高大的龙门,两侧筑八字粉墙,左右延伸,包围整个住宅。一般中、小地主,正房多数是砖木结构,两厢为草房,前有龙门,外有围墙,中有庭院,为四合或三合院,人畜分居,花树环栽,占地约二亩左右。
  一般农户住宅,在集镇多为向路长方形院子,在乡村多为正方形大院,占地约五分左右,周围筑墙,用土筑或用土块砌建,房屋每面多为三间,进深一丈左右,宽七至八尺,后脊略陡,前高八至九尺,后高一丈二三尺,中间安门,两边安窗,顶复泥土四寸左右(小康之家多为瓦房),屋顶构造分滚椽与挂椽,滚椽柱上架袱,栿上架椽,椽左右横列。挂椽柱上架栋,栋上架檩,檩上架椽,椽向纵列。
  院中主房三间,较高大,为奉祖会客之处,门在正中,窗在两旁,门高六尺,宽二尺多。门有单、双扇之分,窗有匣、盖板之别。其余为左右厢房及平房若干,作为住家属及厨房之用,余为堆放器物及养牲畜之所。
  屋内摆设之繁简,因贫富不同而别,一般上房有柜、箱、桌、凳。富家有"八仙桌"、"太师椅"和雕木镶边的各式凳子,壁悬名人书画,神佛画像,祖宗牌位。一间有炕,以麦衣或煤末煨热,可供取暖,炕上铺席、毡、被、褥,其他房间,设备较简。
  贫困农户,无力修建住房,有的住窑洞,有的租用地主的房舍,简陋狭窄,低矮阴暗,甚至不能遮蔽风雨;有的祖孙三代及牲畜同住三、五间房内,俗称连毛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住房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多数农民改建、扩建或新建了住宅。五十年代至七卜年代,新建住房为土木结构,人、畜分居,卫生条件有了改善。近年来,社员建房,质量逐步提高,新建房屋有平房、楼房,多为砖木结构,亦有在两侧各建三间,构成三合院,围墙外栽榆杨,庭院内植花草,台阶为水泥块馕砌或用水泥灌抹,楼房是一楼一底,有三至五间,两端偏角伸出半间,一楼作客厅、厨房,二楼住人。有阳台、走廊,窗明儿净,环境幽美。建筑材料多数为砖、木、水泥、石灰、小青瓦、机制瓦等。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