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食品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82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食品卫生
分类号: R194.2
页数: 1
页码: 578
摘要: 建国三十多年来,食品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初期采样监测,设备简陋,专业人员少,仅以感观标准作依据,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由细菌卫生学检验,发展到多项目的检验工作,贯彻"五四制"后,对食品加工、搬运、储藏、出售等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关键词: 卫生事业 临洮县 食品卫生

内容

建国三十多年来,食品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初期采样监测,设备简陋,专业人员少,仅以感观标准作依据,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由细菌卫生学检验,发展到多项目的检验工作,贯彻"五四制"后,对食品加工、搬运、储藏、出售等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1978年,实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和服务行业卫生管理"四十条",以城镇饮食行业及集体食堂为重点,进行卫生、检查、监督。对炊管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适当的调整安排,建立消毒等卫生制度。1979年,推广饭店餐具蒸气消毒,对冷食、酒类、酱类等食品进行监测,开展了卫生宣传教育。1980年9月,县政府委任食品监督员2名,助理监督员3名,负责食品卫生的检查和监督工作。1981年,对全县生产经营的冷饮食品醋、酱油、牛奶等进行五次化验检查,在21份抽样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有4份,合格率为19%。对食品卫生状况差的红光饭店、东街饭店作了停业整顿的处罚。对36个个体食品商贩,因卫生太差,作了不同的罚款处理。县级单位食堂,如综合厂罚款200元,政府食堂罚款50元。从业人员体检,1980年546人,1981年564人。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