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791
颗粒名称: 第八节 电影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2
页码: 536-537
摘要: 1928年,临洮曾首次放映过电影。1943年时,兰州女师、兰州乡村师范迁来临洮,放映过无声电影。1944年,英国基督教士曾带来一台手摇式无声电影放映机,在福音堂内给基督教徒放映。1945年10月10日,为庆贺抗日战争胜利四周年,在隍庙广场放映无声纪录片《中国同胞参观利物浦》。
关键词: 地方文化 临洮县 电影文化

内容

1928年,临洮曾首次放映过电影。1943年时,兰州女师、兰州乡村师范迁来临洮,放映过无声电影。1944年,英国基督教士曾带来一台手摇式无声电影放映机,在福音堂内给基督教徒放映。1945年10月10日,为庆贺抗日战争胜利四周年,在隍庙广场放映无声纪录片《中国同胞参观利物浦》。
  1949年后,电影事业发展很快。1950年,省电影教育工作队首次来临洮,放映了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临洮第一次放映有声电影。1955年,定西专署电影一队来临洮放映《列宁在十月》、《桥》等故事片。
  1956年4月,临洗电影一队成立。1957年,二队成立。同年5月,临洮县人民电影院施工修建,并购置"无极"35毫米座机一部。1958年6月,正式上映营业。10月份,城美、站滩、中铺、会川等四个地区成立了四个集体所有制,电影放映队。后因生活困难,除将城关队编为县电影三队外,其余撤销。1973年,临洗电影管理站成立。1976年,在大办电影的新形势下,沿川、改河、上梁、红旗等四个公社成立公社电影队。1977年,公社、大队、学校、机关的电影队猛增到三十个,有35毫米机一部,16毫米机12部,8.75毫米机18部,脱产和集体放映人员增加到70人。1980年,观众达468万人次,在全县城乡基本上普及了群众性看电影活动。1981年,临洮县电影管理站撤销,成立了临洮县电影放映发行公司,职工12人。1979年至1983年,县电影院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每年场次过千,收入过10万元,观众人数达60万以上,连续五年获省、地、县先进单位奖。
  近年来,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体办电影的新局面。1980年,县科协筹办了科教电影放映队,几年来,放映科教电影5000场,观众36万人次,1985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光荣出席《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表彰大会》。1981年,电影公司曾在新添乡试办了35毫米机放映站,后因管理不善撤销。1982年,八里铺乡下街大队曾自筹资金,建起农民文化宫一座,设920个座位。为35毫米电影机放映单位。从1983年起,各乡兴办了134个个体农民放映队。
  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放映单位集体、个体42个,科教电化教学放映队5个,国家办农村放映队4个,国办电影院1座,县电影公司一所,共有职工、放映员126人(其中国家正式职工36人)。
  近年来,由于电视的普及,电视录像的兴起,出现了电影上座率及营业收入下降的趋势。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