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临洮仍保持封建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小农经营占主要地位,迄后北洋军阀与地方封建势力的争权斗争,此起彼伏,西北大旱,人民嗷嗷待哺。国民党政府统治后,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抗战八年,国民党政权濒临崩溃前夕,地方教育事业,在社会经济动荡的三十余年中,经地方诸先辈坚持奋斗,仍呈现有所发展的形势。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戊戌变法,全国废科举,建学校,进行学制改革,兰州先后成立文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临洗距兰州较近,优秀学生,多相继去兰州深造,入文高等者有牛厚载、师世昌、赵学普;入优级师范者有杨汉公、石砥如、秦锺岳、袁雪亭;入初级师范者有杨明堂、高攀桂、胥灵峰等人。辛亥革命后,他们成为兰州及临洮教育界学制改革的先驱。1914年,杨汉公任甘肃教育视学,在临洮东山旧超然书院故址成立东区两等学堂,王定钦任校长。1926年,在临洮贡院建中区两等学堂,先后由胥灵峰、刘笠天任校长。在北乡新添铺建立北区两等学堂,以师卓然任校长。迄后,杨明堂建立模范小学(地址小校场)任校长,兼任私立养正小学(地址在石桥街椒山祠内)校长,捐白银一千两,作养正常年经费。牛厚泽创办八松树风小学,地址在康乐八松乡。劝学所为各学校领导机构,先后由秦锺岳、石砥如任所长,秦鉴于临洮迭经乱离,农民耕地亩数,多不确切,发动全县教育界人士,协同政府,丈量川区土地,以其盈余亩数,划归劝学所作学田,每年按数缴纳银粮,奠定了学校的固定经费。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学制改革,受到西方实用主义的影响,使学制趋向欧化。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建立起大买办、大地主反革命联盟的政权,先有"党化教育"的一系列措施;在抗战期间,又推行了法西斯教育政策和制度。三十余年中,教育制度的变更,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最复杂而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
1912年9月,南京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与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由城镇、乡设立,高等小学校由县设立。初等小学校的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7种,女子酌加缝纫课。高等小学校的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10种,男子增设农业,女子增设缝纫,高等小学视地方情况,农业可从缺或改为商业,并可设英语。同年颁布的《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校以省立为原则,县立为例外,由省设立者称省立中学,由县设立者称县立中学。《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校的科目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音乐、体操14种。
1927年,国民党提出"党化教育",实行反共反革命的教育政策,各地方党部组织"党化教育委员会",推行党化教育。至1936年,规定初级小学课程为公民训练、国语、算术、常识、劳作、美术、体育、音乐等8种;高级小学科目为公民训练、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体育、声乐等9种。
1936年,规定初中的科目为公民、体育、童子军、国文、英语、数学、生理卫生、植物、动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16种;高中的科目为公民、体育、军训、国文、论语、英语、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本国地理、图画、音乐等。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教育制度,根据《县各级组织纲要》的规定,初等教育方面,实行"政教合一"的办法,加强对初级国民教育的统治。每乡镇设中心学校,每保设国民学校,均包括儿童、成人、妇女三部分,使民众教育与义务教育打成一片。乡镇长、中心学校校长、壮丁队队长、均暂以一人兼任之。这种教育制度的实质是采取所谓"管、教1949-1985年临洮县幼儿教育发展概况表养、卫”合一的政策,实行保甲制度及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达到以反共、防共为主要目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临洮教育事业,经历了解放初期的整顿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恢复发展,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及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走向振兴的四个阶段,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小学由1949年255所增加到586所,增长2.3倍;班级数由510班增加到2454班,增长4.8倍;在校学生数由20256人增加到76223人,增长3.7倍;教师由483人增加到3936人,增长8.1倍。专业教育,工农业余教育,幼儿教育,都有很大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
1946年,在临洮女师附设幼儿园一所,招收幼儿一班,50多名。
1949年,接收原临洗女师附设幼儿园一班,在校幼儿40多人,成立了临洗附小附设"幼稚班",同时,招收幼儿30多人,全班共88名幼儿,实行秋季招生,必修课为语言、识字、计算、音乐、体育、美工,选修课为革命故事,生活常识,五爱教育。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每周安排课堂教育18节。
1950年,全县各小学普遍开设幼稚班,采取同样办法,提高了幼儿入学率,使绝大多数幼儿能入学读书。1953年以后,除附小外,其他各校幼稚班相继取消。1958年,县上正式开办幼儿园,但不久即解散,唯临师附小幼稚班发展为幼儿班,一直延续下来,幼儿数保持在60—90人之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教育以"特殊教育"、"母爱教育"的罪名被批判,解散了临师附小幼儿园,临师附小也下放到城关公社,改名"临洮县城关公社立新小学"。1973年,该校复办幼儿班,更名学前教育班,共两班,80人。开设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四门课。1978年,恢复"甘肃省临洮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名称,并定为省、地重点小学,隶属省、地、县三级领导,临洮师范直接管理,当年招收幼儿班学生两班88人,有教师2人,1981年3月,成立临洮县幼儿园,地址设南街小学,实行秋季招生,招生对象为双职工子女,优先照顾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幼儿,年龄4一6岁,招收了两班幼儿,教师5人,师卿云任园长。1982年,全地区检查评比中,临洮县幼儿教育被评为全区第一类,幼儿园园长师卿云在职称评定中,被评为临洮县第一个特级教师。1985年,幼儿园发展为两个,在园幼儿541名。
第二节小学教育
辛亥革命后,全县小学发展较快,1912年,除原有三个学区的中区、东区、北区三个两等学堂外,全县共有学区十三个,高等小学9处,女子高等小学1处,国民学校91处,女子国民小学1处,共计有学校101处,学生3289人,占全县学龄儿童15640人的21%。1936年,全县有完全小学25所,初级小学110所,共144所,高小班134个,初小班308个,共442班,在校学生3080人,其中女生65人;初小学生2496人,其中女生142人。先后用商务印书馆及中华书局的教材,各校设有董事会,协助校长筹措校舍修建费等。其中办得较好,成绩优异者,有县立第一小学(北校)、第二小学(南校)、省立临洮师范附小(原模范小学)、临洮女师附小、新添铺区立第一女子小学、窑店第二区第一小学、漫洼第三区第一小学、新添铺高等小学(北区两等学堂)、好水沟第十三区第一小学,孙梁家小学及私立养正小学等。
1936年,全县筹设短期义务教育小学12所,在校学生360人,教职员12人,实施短期义务教育,共筹经费4480元,每校开办费210元,不足经费由国家补助。1939年,全县有短期义务教育学校12所,初级小学102所,完全小学33所,在校学生8191人,教职工282人,经费25096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临洮县委、县政府组织"人民政府中小学接收委员会",接收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164所小学,在旧学校的基础上,进行了整顿改造,共改建小学253所,在校学生19702人,教师437人,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学制为四、二分段制(初小四年、完小二年),取消童训等科目,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常识、中国地理、音乐、美术、体育,每周上课约30节,初步建立了新的教学秩序。
1950年,全县各小学选派了校长、教育主任,规定了校长、教育主任、专任教师的每周带课时间,完善了教学工作制度。1952年,各小学逐步建立、健全党团组织。部分学校试行"五年一贯制",对改革旧的教育制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因学校规模普遍扩大,班级、学生突增,造成师资设备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整顿了36所小学,撤并了11所初小,暂缓推行五年一贯制,纠正了教育起步太快,盲目冒进的弊病,确定市区中心小学、辛店小学为县办重点小学。1954年,调整学校设置,确定规模,合并小学8所,减少了多组复式班。在北校、养正、西校等城市中心小学,各增加二部制一班;辛店小学、新添女校、各增设全日制一班。1956年,增设小学28所,全县初、完小学达到273所,在校学生3630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4%,教师933人。
1957年暑期,全县教师参加"整风反右"运动,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使反右斗争扩大化,全县1090名中小学教师中,有200多人被错划为右派,有一部分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被开除公职,致使教育事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958年,以全民整风为中心,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小学增加到414所,1333个班,在校学生59939人,教师1267人(其中社请教师427人),全面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全县办起校办工厂数百个,农场占地三千多亩,师生参加了大炼钢铁,深翻地、播种,收割等体力劳动,虽然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加了学校经济收入,但因脱离客观实际,打乱了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显著下降。1960年,全县开展中小学学制改革,将中小学修业年限由现行的12年改为10年(中小学各5年),儿童入学提前到6岁。1961年,改完小为初小31所,撤初小22所,停办初小1所,超龄生一律动员回家参加农业生产。1962年,改公办完小32所为民办完校14所;初小18所,改公办初小为民办初小14所。公办学校中的社请教师一律下放,共精减调整了中小学教职工333人,教学改革方而,原来试行分段制的14所小学除附小、养正、西校3所外,其余小学全部改为六年制。1949一1985年临洮小学教育发展概况表1963年,执行中央关于学习、劳动、休息时间的规定,贯彻中小学工作条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排教学、劳动、休息时间,纠正了劳动时间过多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稳定了学校秩序。1964年,控制了学校政治活动过多的现象,但又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大量学生留级的问题。据调查,有些学校甚至留级生占学生总数的20一33%,甚至更多。根据省教育厅"关于部分学校大量留级的现象的通知"精神,组织力量,对全县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纠正了依靠留级提高教学质量,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错误作法。1965年,全县试办半耕半读小学322所,学生11409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耕读小学全部被砍掉,一部分民办小学停办,各公社中心小学撤销,学校变成批斗"走资派"的战场,学校的桌凳被严重损坏,教学秩序被打乱, 办学经验被废除,许多教师被揪斗,学校领导被当作走资派揪出来。
1969年后,又将农村公办小学就地下放生产大队去办,实行民办公助,许多生产队把学校的学生当作劳动力任意调动,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同时,公派教师的工资改为工分制,由生产队供给口粮,造成农村公办民办性质不明,学校校产产权不清的恶果。但这些失误措施,因弊端百出,时间不久即被纠正,同时,又出现不顾实际,在各大队盲目的办完小或初中,宣扬念小学不出大队,念中学不出公社(指高中),结果,因师资缺乏出现教育战线上的"瓜、菜、代",又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970年7月,省教育局批转了《临洗县革命委员会关于牛头沟大队教育革命的调查报告》,《红旗》杂志刊登了牛头沟大搞普及教育的文章后,全县中小学普遍学习牛头沟经验,实行开门办学,校厂(队)挂钩,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使学校教学只图形式,不讲质量,加上办学出现的浮夸及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再次导致了教育工作的严重失课。
1976年粉碎"四人帮",学校教育进行拨乱反正,恢复了教育秩序。被揪斗受迫害的250名教师,全部予以平反昭雪。1980年以来,各公社建立了学区,全县成立中心小学30所,选派领导,督促检查本学区各校的工作。文教局还新成立了招生办公室和教学研究室,新建教师进修学校,加强了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三节中学教育
民国时期,临洮有临洮中学,私立明德中学和洮沙县太石中学。1949年10月接管后,经整顿改造,合并临洗中学和私立明德中学、临洮女师初中部,成立临洮联合中学。洮沙县保留太石中学。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取消公民、论语、军训等课目,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英语(或俄语)、历史、地理、动植物、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目。中学设校长、教育主任各1人。
1950年3月,临洮联合中学改名甘肃省临洮中学,隶属省、地、县三级领导。1951年,将原洮沙县太石中学改名临洮县立第一初级中学。1955年9月,设立临洮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址东山根)。1956年10月,设立临洮县第四初级中学(校址在新添铺)01957年增设了杨家庙附设初中班一班,学生48人。成立城关镇民办中学,设初中班二班,学生82人,1958年,改甘肃省临洗中学为甘肃省临洮县第一中学。改临洮县第二初级中学为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增设高中四班。改临洮县第一初级中学为甘肃省临洗县第三中学,增设高中五班。新建初级中学7所:五中(会川)、六中(站滩)、七中(窑店)、八中(上营)、九中(中铺)、十中(红咀)、十一中(衙下)。新建民办中学8所,中学教师225人,在校学生5386人。中学全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实践中使师生受到锻炼。但因劳动时间过多,师资不足,盲目跃进,给中学教育造成困难,教学质量有所降低。1959年,第十中学划归兰州市,新成立第十二中学(麻家集)。
1960年,开展学制改革工作,将中小学修业年限由现行十二年改为十年(中学五年,小学五年)。全县十三所中学中,一、二、三、六中四所中学试行五、三、二分段制。
1961年调整中学布局,保留完全中学一、二、三中三所。保留初中四中、六中、七中、八中、九中、十一中六所。撤销合并中学三所。1962年,撤销寺洼山、二十铺民办中学两所。教改方面,除一中继续实行分段制外,其余中小学全部改为十二年制。1964年,严肃解决了大量留级问题,纠正了依靠留级,提高教学质量的错误作法。1965年,全县试办了半耕半读的新型学校,成立八所农业中学,招收学生九班,441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各中等学校用大字报围攻教师。7月,停课闹革命,8月掀起"红卫兵"运动。开始从学校杀向社会,大破四旧。接着,进行串连,各学校领导被当做"走资派"揪出来打倒,教师被当做牛鬼蛇神,黑帮分子,进行抄家,翻箱倒柜,寻找罪证,进行批斗。暑期教师集训会上,有149名教师被揪斗,送进牛棚,监督改造。以后,又开始革命大串连、徒步长征。上海一月风暴后,各学校成立了名目繁多的战斗队,继县委、县政府"二・一二"夺权后,相继夺取了各类学校的领导权。战斗队逐渐形成针锋相对的两大派组织,由激烈辩论发展到持械武斗,无政府主义思潮大泛滥,学校门窗玻璃被打碎,桌椅被砸坏,图书资料被破坏或拿去,学校名存实亡,陷入瘫痪状态。1967年"复课闹革命",实际复课不复学,单纯搞政治斗争,特别在1968年刮"十二级台风"中,各中学领导、教师中惨遭迫害的人更多。
1969年,各学校废弃校长分工负责制,成立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救改、后勤三个组,全县改建九年制学校28所,七年制学校139所,中学在数量上创历史最高纪录。但由于对教师视为改造对象,将原有完全中学教师大批下放到各新成立的中学,教师层层拔尖,从小教中选初中教师,既削弱了小学教育,又破坏了初高中教学质量。1971年错误的执行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批判了十七年的教育制度和《中学五十条》。根据《纪要》对建国十七年的教育做出的两个错误估计(即教育路线基本是黑线统治的,学校的知识分子基本是资产阶级的),提出了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打破"条条专政"、"垂直领导"等口号,错误的将中学下放到公社,由贫下中农管理。公社、大队把学生当做劳动力任意调动,随时使用,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1968年8月,《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文章发表后,工宣队、贫宣队开进学校。临洮驻军根据"三支、两军"精神,派进了军宣队。九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开始,县城高、初中毕业生一律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学生一律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叫"回乡青年"。先后有10184名学生上山下乡,其中454名到边远山区安家落户。中、小学教师254人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
1972年以来,在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的号召下,教育形势有所好转。
1975年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批判"教育战线的资本主义回潮",推广"小靳庄经验","远学昔阳大寨、朝阳农学院、近学中川","上好阶级斗争课",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要求现有十七所中学"转轨定向",分期分批走出学校(每期三个月),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各中学从初一起,增设了为"四化"服务的专业课(劳动课),走"五七"道路,办小三场(小农场、小林场、小饲养场)。这样,广大师生整天忙于办场(厂),突出生产任务,教学时间很少,又一次破坏了刚刚恢复起来的教学秩序。
1976年粉粹四人帮,教育战线进行拨乱反正,批判并推翻了"两个估计",澄清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平反昭雪了冤假错案,对1968、1969两级插队的大学毕业生21人及中专生55人安排了工作,学校教育逐步走向正规。1977年,恢复了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0月县委召开了先进集体、先进教师代表会议(先进集体92个、先进个人310人),批判了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树立了先进集体10个,先进教师20个。1978年,撤销合并了文化大革命中盲目发展起来的中学,保证了保留的十一所中学的师资。1980年,撤销上营高中为独立初中,将24所戴帽中学改为五年制小学。各中学、学区党支部注意了从教师中吸收党员,逐步解决了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新发展党员68人。截止1985年,全县中小学公派教师2186人中,有共产党员435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3%;团员697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32.5%。全县中学共为国家输送大专学生1445人,中、初专学生10470人。
临洮中学1926年创建,定名狄道县立初级中学。1927年,招收第一班初中生。1934年迁入新址文庙旧址(今临洗农校),校名改为临洮县立初级中学,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1937年,初中学生参加毕业会考,成绩仅次于兰州。该校经费,原从全县田赋附加项下提取二成,作为固定费用,每年仅能招收初中一班。1935年地方人士王德邻捐助白洋5000元,以贷放利息收入作每年增招一班的教育经费。自此每年招二班,为地方人士赞助扩校的显著成效。1941年,改为甘肃省立临洮中学。1942年,招收第一班高中生,成立完全中学,初中设双班,高中设单班直至解放。1949年,临洮中学、临洮女师初中部、私立明德中学合并,定名临洗联合中学,迁原临洮师范校址。1950年,定名甘肃省立临洮中学。1958年,改为甘肃省临洮县第一中学。1969年,将临洮二中及旭东农中归并临洮中学,实行"工农兵上讲台,红卫兵作教师",学校隶属关系由省属改为临洮县城关人民公社领导,校名改为临洮县城关人民公社城关中学。1978年,改为临洮县第一中学,隶属县文教局领导。年底更名为甘肃省临洗中学,属省、地、县三级领导,以地区为主。全校占地面积60.07亩,建筑面积6429平方米,至1985年有教学班30个(高中12班,初中18班),为六年制完全中学。在校学生1573人,教职员工127人,仪器2149件,图书11000册。自1979年恢复考试以来,历年考入大学的学生总数名列全县第临洮县独立初中概况表1949-1985年中学教育发展情况统计表1977—1985年临洮大中专考生录取表附:民国时期临洮教育的参考资料
(一)宣统元年至1940年临洮国外留学生统计表(二)宣统元年至1940年临洮专科以上毕业生统计表
(三)宣统元年至1940年临洮国内军完冬校毕业生统计表临洮二中1955年9月,设立临洮县第二初级中学。1958年,改为甘肃省临洮县第二中学,增设高中四班。1969—1977年,改为五·七学校。1978年,恢复为普通中学。学校占地总面积85.780平方米,建筑面积7799平方米,运动场地25950平方米,校内菜园6600平方米,校办木工厂一所,校外农场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至1985年有27个教学班(初中17个班、高中10个班),在校学生1470名,教职员工101名,有图书4751册,有电影机一台,幻灯机7台,电视机1台,显微镜22台,汽车1辆,拖技机1台,物理仪器、化学仪器、生物标本、教学教具,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
新添中学1955年,设立临洗县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改名为临洮县第四中学。1969年改名为新添中学,增设高中班,成立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为5769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881平方米,至1985年有20个班级,1350名学生,教职员工86名,有图书13000册,教学仪器1500多件(套)。
衙下中学1957年,在杨家庙小学开设了初中戴帽班,1959年正式设立初中,定名为临洮县第十一中学。1964年改为临洗五中,1968年迁校址于寺洼山,与当时农中对调校址,与寺注山小学合并,增设了高中班,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迁后改名为红涛中学。1972年改名为临洗县衙下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6.6亩(其中农场28亩),建筑面积2781.64平方米,至1985年有13班,学生550人,教职员工42人,图书800余册,教学仪器145件(套)。
窑店中学1959年设立临洮县第七中学。1976年改名为临洮县窑店中学。现有10个班,学生497名,教职员工42人,图书500余册,教学仪器500余件(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中铺中学1959年没立临洮县第九中学。1969年改名为中铺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至1985年有11班,458名学生,教职员工32人,图书300余册,教学仪器400余件(套),占地面积1364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3平方米。
八里铺中学1965年,设立八里铺农业中学。1970年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改名为东方红中学,1976年改名为八里铺中学,至1985年有16个班,780名学生,教职员工37名。图书200余册,教学仪器30件(套),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242平方米。
玉井中学1959年唐泉小学附设民办初中班,1961年初中班停办,1965年恢复民办初中班,改名为农业初中。1966年玉井农业中学与唐泉小学合并为九年制学校,增设高中班,改名为育红中学。1972年中、小学又分开设立,小学迁走,改名为红卫中学。1974年改名为玉井中学。至1985年有13个班,528名学生,教职员工41名,占地面积1998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5平方米,图书1000余册,教学仪器300余件(套)。
临洮三中1945年,设立洮沙县太石中学。1951年改名为临洗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改名为临洮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改名为临洮县第三中学,增设高中班5个,成为完全中学。至1985年有28个班,977名学生,教职员工86人,占地面积3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5598平方米,图书8000册,教学仪器300余件(套)。
各小学附设初中班校名:牛家寺学校、杨家庙学校、紫松学校、杨家台学校、陈家嘴学校、河口学校、旭东学校、建设学校、窑店学校、达京保学校、北大坪学校、王家嘴学校、三十墩学校、孙梁家学校、刘家沟门学校、冯家沟学校、辛店学校、上杜家学校、安家嘴学校、巴下学校、下寨子学校、欧黄家学校、马家山学校、雁门学校。
第四节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在本县有悠久的历史,1916年,设立狄道师范讲习所。1919年,成立狄道公立工业职业学校。1928年,成立临洮县立女子师范学校。1934年,设立临洗县农业职业学校。
临洮师范:1916年,建狄道师范讲习所,后定名为"狄道公立师范学校"。1918年改省立,定名为"甘肃省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兼办初中班。1926年,原东山超然书院校址,遭地方军阀破坏,迁至城内小校场附小校址,附小迁马王庙庙址。1936年,改名"甘肃省立临洮师范学校",先设乙种讲习科,后设甲种讲习科,设本科、办前期、后期。该校早期即与江苏南通师范挂钩,代培教师,并由该校介绍专科教师任教,到1945年,已发展到有9个班,学生297人,教职工29人。在四十年代,成绩斐然,为临洮初等教育,培养了雄厚的师资队伍,驰名全省。1949年10月与"甘肃省立临洮女师”合并,成立了"临洗联合师范学校",在校学生600多人,除32名同学毕业分配工作外,有100多人参加革命工作,剩余492人,合编为15个班(中师6班,简师9班),教职员工43人,对各年级科目及教材进行了改革,停止公民、论语、童训、军训科目,简师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常识、历史、地理、理化、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艺术;中师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常识、历史、地理、理化、生物、体育、艺术等科目。1950年,改为甘肃省临洮师范学校,增设师训班三班,招收学员122人;增设速成班一班,招收40人。原有中师四班,简师六班,共十四班,在校学生共600人。1954年,师训班结业后停止招生,开办小学教师轮训班一班,由县文教科负责保送学员。1955年,将临洮农校初中部的四个班,拨入临洮师范二部,在校学生达850人。1956年,实行人民助学金,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实际困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57年,开始执行师范教学计划及初师教学计划,加强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增设农业生产知识及实习小学劳动教材教法两种科目。1958年,在临洮师范的基础上,设立了临洗师范学院,分设大学部、中师部、初师部。大学部设语文系、化学系、生物科、体育科。同年,暑期招生,秋季开学上课,全院共有学生956人(大学部143人,中师部571人,初师部140人),教职员工64人。12月份,地区撤销会川初级师范学校,将三班学生并入临洮师院初师部。1959年3月,临洗县成立县办初级师范学校,将原会川师范三班学生,并入临洮县师范学校,本校招生三班,在校学生308人。1959年,撤销临洮师范学院,将大学部与靖远师院大学部、陇西师院大学部合并成为定西师专,迁往定西,恢复临洮师范学校。1961年,撤销临洗县初级师范学校,除本届毕业生88人(保送中师4人,分配80人,回家生产4人),其余206人与该校中师速成班53人一律动员回乡生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招生,以流动办学方式,举办师资培训班,实际搞了政治运动。1972年,实行推荐招生,开设中师普通班十班,音美一班,在校学生322人,教职工36人。当时由于被推荐的学生,文化1949—1985年临洮师范发展概添表程度参差不齐,又因政治运动的频繁,教师不敢抓教学,结果毕业学生有33%的人不能胜任教学工作。1978年,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学校逐步走向正规,并有了新的发展。现有校址面积74亩多,校舍建筑面积7700多平方米,家属院二处,占地二亩多,校办厂一处,占地七亩多,图书馆藏书30800册,有大、中、小型体育器械及用具20多件,各种仪器214件,有620名学生,分设中师普通班、幼师班共十二班,教职工74人。1980年评定职称后,有副教授1人,讲师17人,专任教师25人,行政、工勤人员34人。现阶段学制为三年制和四年制并存,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和社请教师,培养小学和幼儿园师资。按班级开设语文、政治、文选和写作、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心理学、教育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儿童文学及语言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音乐理论、声乐、器乐、舞蹈、美术、图案、素描与色彩、命题画、唱歌、体育及体育教学法。
三十六年来,临洗师范为我县和兄弟县培养输送了6602名师资,为发展小学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临洮工业职业学校:创建于1919年,定名为"狄道公立职业学校"。
1922年更名为"临洮乙神工业学校"。1926年,改名"临正洗德职业学校"。1941年4月,改为"临洗县立初级职业学校",改原设肥皂、纺织两科为制革、纺织两科。有学生3班,70名,教职工14人。后又改为"临洗县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戚文波任校长期间,多方面设法筹增经费,改小学为中学,在原有分科的基础上,增设化工和制革两种,改校名为"临洮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8月,与临洮农校合并为"临洮县工农学校"。
临洮女子师范学校:临洮女子师范的前身为"狄道县立初等女学堂",创建于1911年。1914年,改名"从德女校"。1928年,在女校基础上成立"临洗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改归省办,地址为隍庙巷万寿宫旧址。该校自改省立后,全省师范会考总分均名列前茅。1947年10月,全省第一届运动会女子组球类及田径赛冠军,多为该校夺得。代表九区的临洗女子垒球队大显身手,与兰州市三次交锋夺得冠军,罗冬英获得"麻面将一棒定天下”的称誉。兰州和平日报选体育皇后,该校王佩英得票最多,选为皇后,李惜春被选亚后。1948年10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时,甘肃女子垒球队的13名队员中临洮队占8名。建国后,1949年10月,与临洮师范学校并校。
临洮农业职业学校:1935年,杨明堂呈请批准在临洮创办"农业职业学校",定名"临洮县立农业职业学校",校址设玉井乡唐泉小学。1938年,改为"甘肃省立临洮初级农业职业学校",设农艺、森林、畜牧三科。1941年,将原土司赵天一在会川的农场与临洮农场合并,该校部分班级迁住会川。1942年,改为"甘肃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设农、林、牧三科。1943年,省政府决定由该校占用原兰州乡师因抗日防空迁至临洮东山的旧校址,并将二百亩地作农场,该校遂由唐泉、会川迁至东山及山下新址,与陕西武功农学院在科研上合作,并由该院支援部分专业教师。此后,该校基础渐趋稳固,成绩仅次于兰州农校。到1948年,已发展有12个班,学生473名,教职工27人。1949年,将原甘肃省立临洗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临洗县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合并,成立甘肃省临洗1928-1949年临洮女师发展概况表联合工农职业学校,地址即今东街原临洗中学旧址,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开设课程有纺织、化工、农艺、森林、畜牧五个专业,10个班,在校学生308名,教职员工38人。1950年,归省教育厅领导,改名甘肃省立临洮高级工农职业学校,学制改为"三·三制",14个班,在校学生606名,教职员工41名。1951年,更名甘肃省临洮高级工农职业学校,10月,将化工科合并到兰州工校,纺织科停止招生。1953年,更名甘肃省临洗农业学校,设农学、林学、畜牧兽医3个专业,22班,在校学生860名,教职员工91人。1954年8月,将初级部7个班,338名学生并入临洗师范和兰州三中,全部开设中级班。
1955年,隶属省农林厅领导,更名甘肃省临洮农校,开设作物栽培、动物饲养、森林经营、造林、农艺、森林、畜牧专业,16班,在校学生630人。1958年,学校管理权下放定西专区,成立临洮农学院,设大专部,附设中级部。大专部设农学、林学、畜牧3个系4个班;中专部设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畜牧兽医3个专业9个班,在校学生900多人。1959年,将临洮农校改为定西地区农业专业学校。1961年8月,将定西农校并入该校中专部,增设农业机械、果树蔬菜专业,下半年调整原有专业,停办畜牧兽医、林果、果树蔬菜专业,将不合中专要求的136名学生和成绩太差的31名学生,动员回乡生产。1962年初,定西农专收归省农林厅领导,更名甘肃省临洗农业学校,5月份停办,学生全部动员回乡生产。1963年8月,重新开办。1969年,学校管理权下放定西地区,归临洮县委领导,县上决定停办,教师并入临洮二中,成立以县党校、普通中学、农业专业学校三位一体的临洗县五,七学校,校址在临洮二中。五·七学校期间,先后培训赤脚医生、卫生、医药、电工、广播、拖拉机、柴油机、电影、畜牧兽医等专业人员多次;培训大队干部、生产队长等农村基层干部13期。但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培训专业班学员的工作基本流于形式。1974年5月,定西地委决定恢复办农校,定名甘肃省定西地区农业学校,隶属定西地区农业局领导。开设农学、林果、牧医、农机4个专业4个班,在校学生120名,教职员工56人。1978年,将原设4个专业调整为农学、畜牧兽医两个专业,学制为三年。近儿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学校逐渐走向恢复发展的道路。至1985年有农、牧两个专业11个班,在校学生450人,教职员工132人。经过评定职称,有副教授2人,讲师21人,助理研究员2人,专任教师45人,辅助教学人员9人。学校现有教学大楼、实验室、师生宿舍、食堂等建筑面积18187平方米,实验农场一处,占地255亩。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仪器室一处,有各种教学仪器、标本、模型853件,教学实验室7个,兽医门诊部1个。开设语文、政治、体育、化学、物理、数学等基础课与测量、气象、农机、植物、土肥、果树、植物保护、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畜牧兽医等专业科目。该校自解放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中、初级专科技术人才3532人,大专毕业生62人。近年来,完成了部分科研项目,在冬春小麦良种选育工作中,先后培育出小麦品种,据1981年不完全统计,在定西、临夏、甘南三地(州)推广面积达60余万亩,荣获全省科技大会颁发的冬、春小麦良种选育成果奖。
临洮县卫生学校:1958年,设立临洗卫生学校,招生4班,在校学生196名。1961年撤销,学生一律动员回家生产。
1979年,又成立临洮县卫生学校,校址设在西河滩,至1985年有在校学生3班,93人,1949—1985年甘肃省定西地区临洮农业学校概况表备注:1969—1973年成立临洮县五·七学校办13期培训班共培训6207人。教职工8人,学校占地面积6393平方米,建筑面积1126平方米,固定财产13642元,教学设备有显微镜、人体模型、血压计、听诊器、幻灯机和录音机30多件,价值5052元。
临洮县教师进修学校:1980年,设立临洗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在西河滩,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72.6平方米,有图书四百余册,电器设备价值1200元,教学仪器价值4157元。开设课程为英语、语文、数学、政治、教育学、体育、音乐等。主要任务是负责对本县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至1985年有教职员工14人,已培训教师86人,现在校培训91人(两个班)。
第五节工农教育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工人和农民的文化学习,全县在城乡举办了各种民校,组织农民、工人、市民业余学习,提高工农政治、文化水平。
1951年,主要采取开展季节性的冬学和常年民办的形式,以识字为主。但因缺乏办学经验,组织不力,教学方法与群众的生产、生活不相适应,未得到巩固发展,年年上冬学,年年读一册。1952年,省上提倡速成识字法,组织农民集中识字,县上抽调各完小、初小教师76人,集训20天,学习速成识字法,工农业余教育蓬勃发展起来。12月,县上又集训城乡失业知识分子33人,分派城乡加强扫盲工作。月余内,全县开办民校42班,学员达376人,采取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以《农民识字课本》为主,结合当地实际,适当增加乡土教材,使学员逐渐掌握耕畜、农具和日用品名称,群众尝到了学文化的甜头,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据半年统计,90%的学员成绩达90分以上。1952年,县上开始扫盲运动,组织扫盲专任教师15人,下乡调查,发动义务教师,实行定点办学。11月,县上召开了76名冬学教师会,传达扫盲的方针和冬学工作的指示,使扫盲教师提高了思想觉悟,全县13个区、52个乡,分7片,由7名扫盲教师分赴各片协助工作,1月之内,办起了73个冬学班,17个识字组,学员3993人。
1956年,扫盲运动进入高潮,全县扫盲班学员有66617人,占文盲总数83437人的75%。全县开办民校550处,407个学习小组(其中高小班29处,4547]人,女的占42%;干部业余学习初中班6班,275人;高小班1班,46人;离职扫盲班1班61人),农民业余教师1063人,建立扫盲协会35个,会员7951人,常年学习的占80%,毕业5610人。县上召开了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总结了扫盲经验,奖励了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地处山区的达京堡乡,全乡9个社,成立6个识字班,42个学习小组,扫盲学员1034人中,65%的人脱了盲。城关镇开办民校23班,入学1209人,各居委会开办民校13班,入学773人,工商联家属班2班,入学96人,手工业社成立了职工业余学校,8个班,入学400人。1957年全县民校增加到770班,识字组727个,学员55056人,业余初中2班,67人。1958年临洗命名为"全国第二个文化县"。
1960年以后,业余教育停办。1964年,又逐步恢复起来。1965年,县文卫科抽调9名干部,深入各公社培训农民教师1433人,各公社聘请一名热心教育事业者担任辅导员,协助公社开展扫盲工作,全县共办起业余识字班1154个,学员34640人,办文化室906个,1953年临洮县扫盲概况表有42945名青壮年参加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业余教育停办。1976年以后,工农业余教育又恢复起来,全县结合普及教育,开办村学、半日制、隔日制、巡回制、早晚班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解决青少年新文盲就学问题。1981年,县上成立职工业余教育组,各系统分别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和学习小组,采取自学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职工文化水平,城区中小学教师积极协助各系统进行辅导讲课。1982年,县文教局组织了全县青壮年在职职工文化摸底第一次考试。1983年以来,县上先后在34个乡分别成立了文化站,配备了电视机,定期拨少量经费,订阅报刊杂志,辅助广大农民的业余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