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临洮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292820020230000756 |
颗粒名称: | 第二章 元、明、清教育简史 |
分类号: | G527.42 |
页数: | 3 |
页码: | 459-461 |
摘要: | 临洮在晚清以前为多民族聚居区,早期见诸史乘者,有狄、羌、、吐谷浑、土蕃、回、汉等民族。历代封建王朝统治阶级与地方各民族统治者之间,多因民族矛盾发生对抗冲突,战争频仍,民生多艰,近人考证秦长城故址,即在临洮,唐代哥舒翰驻兵洮河湟鄯一带,颂功丰碑,至今残存,均说明临洮自秦汉以来,历为战争要冲。自周代建都关中,历周、秦、汉、唐主要王朝,陕甘毗邻,临洮地接京畿,又为丝绸之路南线重镇,自兰州建为省会,兰临相距仅二百余里,地处黄土高原,植被复盖率低,旱灾多次出现。在此特定社会自然环境中,作为上层建筑的地方教育,在社会经济政治兴衰起伏的基础上,表现为曲折发展的过程,有其兴盛期,也有中落期。 |
关键词: | 地方教育 教育简史 临洮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