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构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75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机构沿革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1
页码: 458
摘要: 元代,府学的教官,设教授、学正与直学。县学设教谕,设"明伦堂"一处,在文庙附近,主讲为教官,开讲之期定于每月朔望。明代,狄道县设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二员。清代管理地方学校,均设专职学官。顺治初年,各省设提学道,康熙年间,改为提督学政,各管本省学政事务,其地位相当于现今的教育厅长。
关键词: 地方教育 教育机构 机构沿革

内容

元代,府学的教官,设教授、学正与直学。县学设教谕,设"明伦堂"一处,在文庙附近,主讲为教官,开讲之期定于每月朔望。明代,狄道县设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二员。清代管理地方学校,均设专职学官。顺治初年,各省设提学道,康熙年间,改为提督学政,各管本省学政事务,其地位相当于现今的教育厅长。乾隆五年,改狄道为州,州设儒学学正一员,训导一员。狄道州儒学学正与训导的办事机构,至清末民初时,群众习称"老师衙门"(其地址即今南回槐巷至老东门一片),并称学正与训导为"学里老师”,主管全州地方学校。生员"违制"者,由"老师"施以杖责、降等、黜革除名等不同处分。清末州、县学政机构改为"劝学所",所址移至中区学校与县政府之间(今县委),设"劝学总督"1人。1916年改"劝学总督"为"劝学所",设所长1人。1925年改"劝学所"为"教育局",设局长1人,督学2人,事务员2人,教育委员13人,经费1379元。洮沙县设教育局长1人,事务员2人,经费114元(银币)。教育局下设两科,各设科长1人,科员1一2人。笫一科管理学龄儿童调查,督促就学,义务教育,初等,中等教育和教育经费等事项,第二科管理私塾改良、民众教育、文献征集、文化事业、编制教育年报。另设县督学3人,负责视察、指导教育工作。1940年元月,改教育局为教育科,设科长1人,指导员2人,解放后,改教育科为文教科,设科长1人,科员2人。1962年改文教科为文卫科,设正副科长、科员3人。1965年,改文卫科为文教局,设正副局长、事业干部8人。1968年,改设教育革命组,后改称文教组,设正副组长及事业干部8人。1971年,恢复文教局,发局长1人,副局长3人,事业干部8人。1978年至1981年,文教局增设"招生办公室"、"教学研究室"、"工农业余教育组",设局长1人、副局长3人,各室(组)事业干部27人。1984年,文化与教育分设,教育与体委合并,成立教育体育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4人,各室(组)事业干部28人、局下设办公室、教研空、人事组、财务组、职工教育办公室、招生办公室、体委。1985年6月,教育与体委分设,设立教育局,工作人员增加到29人。职工教育办公空改归成人教育局辖属。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