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66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分类号: F123
页数: 1
页码: 365
摘要: 1953年,国家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物价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稳定物价的方针,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比价的“剪刀差”,调整个别不合理的价格。为了掌握货源,割断资本主义在城乡、地区之间、生产和流通之间的联系,在1953年底,全县对粮食和油脂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并执行全省统一的价格。
关键词: 临洮县 经济管理 物价管理

内容

1953年,国家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物价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稳定物价的方针,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比价的“剪刀差”,调整个别不合理的价格。为了掌握货源,割断资本主义在城乡、地区之间、生产和流通之间的联系,在1953年底,全县对粮食和油脂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并执行全省统一的价格。
  1954年9月,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县上根据国家规定的各项固定费率,核定市场批发价和零售价。并对生猪、畜产品等先后实行派购政策,其价格由省上制定。
  1955年3月1日,国家发行新人民币,规定每元等于旧币一万元。截止1955年4丿」1日,旧币停止流通使用。此次,发行新币,目的是缩小价格计算单位,以适应经济生活的实际。在发行新币前国家即规定,自2月1日起,商品价格一律不准调高,零售价格有尾数者不作变动。在旧币价格基础上,根据新币折算率,折成新币牌价,一律不准下舍上入。当时为使买卖双方不吃亏对零星小商品,如缝衣针、火柴、水果辘等采用找零办法。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物价趋势是:继续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这期间,除工业品价格基本稳定外,还有计划的提高了一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从而缩小了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比价。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