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运输 附汽车修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58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运输 附汽车修理
分类号: F570.3
页数: 4
页码: 267-270
摘要: 民间运输,自古以来,全赖人背担挑,骡马驮我挽运。自民国24--30年(1935—1941年)甘川公路兰会段、砼天、洮循公路建成后,临洮始有近代运输工具胶轮大车和汽车。但为条件所限,主要仍靠人畜力,当时全县有运输专用骡、马740多匹,驴2000多匹,牦、犏牛200多头,有专用工具木、铁轮大车200多辆。
关键词: 临洮县 运输 汽车修理

内容

第一节民间运输
  民间运输,自古以来,全赖人背担挑,骡马驮我挽运。自民国24--30年(1935—1941年)甘川公路兰会段、砼天、洮循公路建成后,临洮始有近代运输工具胶轮大车和汽车。但为条件所限,主要仍靠人畜力,当时全县有运输专用骡、马740多匹,驴2000多匹,牦、犏牛200多头,有专用工具木、铁轮大车200多辆。临洮至兰州、天水、陇西、岷县、临夏一带,去脚多为土产粮食、黄烟、卫生香、木器家具、酥糖等,回脚多为布匹及日用百货。南往四川中坝、成都的去脚全为土产黄烟,回脚多为川糖、茶叶、布匹、棉线、五金及日用百货等。西南去甘南、松潘一带,全系牝牛、犏牛驮运,去脚为丝绸、棉布、砖茶、水烟等,回脚多为皮毛、药材、酥油等。新中国成立初期,仍依靠民间运输力量。1954年春,县成立群众运输管理站,对民间运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价”办法,组织计划运输。1964年前后,新的运输工具架子车、自行车、拖拉机陆续增多。1976年,对民冋运输实行“统一货源、统一货票、统一运价、统一计划调度”的政策,允许从事运输业的城乡劳动者,参加各种短途搬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运输事业发展很快,有不少个体户已摒弃原来的人畜力工具,代之以不同类型的机动车量。至1985年,群众运输车辆,共有大、屮型拖拉机102台,小型拖拉机和各种机动车辆540台,年完成货运量1.6万吨,货运周转量91.8万吨公里。
  第二节合作社运输
  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有40户城、乡个体户,按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运输合作社,从事运输事业。至年底,入社户数发展到57户,有胶轮车52辆,木轮包胶车5辆,骡、马185匹,总折价9万多元。社章规定,每股金额1500元,按价入股,以股分红,两年间年均完成货运周转量20万吨以上。1958年,受“左”的影响,过渡为国营企业,经营不计核算,分配不计贡献,吃大锅饭,至1961年底,牲畜仅剩34匹,为原有的18.4%;胶轮车仅有8辆,为原有的15.2%;木轮包胶车,全部被当柴烧掉。1962年,仍恢复为集体所有,至1972年,胶轮大车又增加到13辆,牲畜增添为52头。1978年完成货运量23000吨, 货运周转量235000吨公里。比1972年翻了一番。1979年,转为地毯分厂,1983年,转为服务合作社,不再经营运输事业。
  第三节国营运输
  一、货运
  县运输公司货运:1958年,县上兴办地方汽车运输企业。当时,正值大办工业,因而购进美制4吨“斯帝贝克”一辆,3吨小道奇一辆和3吨布拉克柴油机一辆。1959年,又筹建零零一厂,而购进苏制吉尔三辆。这些车辆,均由计委物资仓库管理,实行以收顶支、不足报销办法。1962年清理整顿,建立汽车队,对外经营自主,对内实行独立核算,形成汽车专业运输雏形。1970年底,货运汽车增加至10辆/39.5吨,1982年底,増至15辆/58.5吨。1985年,完成货运量8529吨,货运周转量1630000吨公里。
  一客运解放前后,县客运业务均属省办。县办客运始于1974年。起初购进4吨38座轿车一辆,发放城关一中铺、城关一窑店两路班车。
  1980年,侨车增至5辆/20吨-190座,路线增为6条:临洮至兰州(100公里)、临洮至窑店(23公里)、临洗至站滩(65公里)、临洮至衙下(23公里)、临洮至上营 (35公里)、临洮至改河(41公里)。
  1985年底,客运轿车增至11辆/48吨―446座,客运线路增辟临洮至陇西(127公里),临洮至定西(103公里),临洮至临夏(112公里)3条。总计:客车营运路线9条/629公里。已有65%以上的乡镇通班车,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客运网。
  第四节洮河水上运输
  洮河自南而北,流经县境115公里,年平均流量146.4秒立方米。因落差大,水流湍急,南端海巅峡明礁、暗石,严重影响水上运输。长期以来,沿岸人民用牛皮筏过渡行人,或在一些重要渡口用木船摆渡人畜。清末,水上木材运输事业兴起,至民国初期,城西木厂村有木厂商庆泰、兴西等十多家,每年从洮河上游临潭、卓尼、羊沙等地放运木材至临洮、兰州,约2500—3000多立方米,另有部分林副产品、小型农具、毛竹、薪柴、木炭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笫一个五年经济建设期间,政府曾对洮河南起冶木河口,北至茅笼峡128公里的河床线路,进行了一次整治,清除了海巅峡的险礁龙王台,疏通了水运航道。
  一、洪河林业局水运队。从五十年代开始,洮河林业局即组成200多人的水运队,从洮河林区水运木料至临沈转运站或沙唠贮木厂。从1951年开始,到J985年底止,共集运木材330000多立方米。
  二、临洮县跳河运输队。1960年3月,县建立洪河运输队,有职工20名,货运汽车1辆/4吨,牛皮筏7付/35吨,至年底完成货运量5250吨,周转量236250吨公里。1962年,企业下马,人员财产并于县汽车队。
  第五节汽车修理
  随着汽车运输事业的发展,县汽车修理业亦有发展。1962—1965年,县汽车队只有四五个专业修保工,用镂刀、搬手、套管等工具,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1978年,建立汽车修理小组,人员增加到14人,修建了工棚、车间,添置了切削机床、钻床等机具,保修速度和质量有明显提高,达到三级保养水平。1979年春,在原修理组的基础上,扩建成40人的小型修理厂,拥有切削机床2台、钻床1台、电焊机3台、镗缸机1台、冷磨机1台、充电机1台、压气机1台及其他机具20多台(件),年大修货车8—10辆,客车1—2辆。
  在解决汽车配件上,情况也有了改变,1958年至1965年,因为只从省五金交电公司进货,货源紧缺,特别是发动机、差速器等大件更为知少,致使冇些4:辆因无法修理而长期停驶。1978年,地区成立汽车配件公司后,解决了部分配件进货的困难。1982年,县汽车修理厂与省汽车配件公司签订《代销合同》后,到1985年,不仅能保证本县所需材料的供应,还可向康乐、临潭、卓尼等县提供部分配件。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