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集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8200202300005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集镇建设
分类号: F303.3
页数: 2
页码: 256-257
摘要: 临洮在1949年前,大集镇有新添、窑店、衙下、辛店、站滩、漫洼、太石等处,集市贸易虽有发展,但无显著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新辟上营、连湾、塔湾、康家集、三甲、褚家寨子、玉井、北二十铺、巴下、康家崖、东四十铺、苟家滩等集镇。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大小集镇21个。
关键词: 临洮县 城乡建设 集镇建设

内容

临洮在1949年前,大集镇有新添、窑店、衙下、辛店、站滩、漫洼、太石等处,集市贸易虽有发展,但无显著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新辟上营、连湾、塔湾、康家集、三甲、褚家寨子、玉井、北二十铺、巴下、康家崖、东四十铺、苟家滩等集镇。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有大小集镇21个。现将衙下、新添集镇简介如下:
  衙下集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靠近寺洼文化发源地寺洼山,现为衙下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的中心,也是全县农、副、畜产及木材等商品集散地的区域性中心集镇之一。按农历一、四、七日逢集,每月九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衙下集是临康乡公所所在地,住户不到百家,土房占95%,西犬街长约150米,宽4米,北街约长60米,宽4米,南街长约100米,宽5米,每逢集日约有八九百人,镇内有寺洼山小学及私人药铺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了紫松区公所。1952年,在衙下设立供销、金融、税务、粮食、邮电、医疗等基层企事业机构。1969年以来,对街道扩建中,延长南街150米,为粮食、生猪、山货等市场。贸易旺季上市人次约达8000多人次,平常集日亦不下3000人次,集上有摊贩100多户,贸易品种200多种,成交总额达8000多元(不计国营、集体商业)。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国家基层企、事业单位及公有房屋建设,亦有所增加。截止1985年底,衙下集有供销社、营业所、粮管所、邮电所、卫生院等25个单位。其中自建公房者21个,计占地91468平方米(137亩),房屋总建筑面积18815平方米。
  新添镇现为新添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8公里,甘川公路纵贯集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好。早在清乾隆时,新添已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历来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县北部最大集市贸易地,按农历二、五、八逢集,每月九集。镇为南北走向长街。1949年前,旧街长一华里,宽10米,另有七条小巷道,共有人家300多户,房屋1500多间。每逢集日,峡口、上营、好水、改河、辛店、城关、三甲、广河、康乐等地的粮食、油料及农副土特产品,多在此出售。集镇附近一带出产黄烟,镇上有7家黄烟作坊,成品远销碧口、中坝。下街有糖厂1处及熬糖户20多家,饮食业7家,中药房7家,私人诊所6处,有小学两所学生40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6年将街道延长为3华里,扩宽为10米,铺为柏油路面。县供销社建瓦平房门市部5处,新添乡政府建砖混结构两层楼约400平方米,农业银行新添营业所新建砖混结构楼房约410平方米。1985年,供销社又建造700平方米的两层贸易大楼一幢。镇上有乡办企业小型加工厂、建筑工程队、砖瓦厂、农具厂和石灰厂等,年产值达120万元。有从事修理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小手工业及经营其他小摊者117户,商品达200多种,每集成交额4万余元。上市人数淡季每集6000多人次,旺季达16000人次。有省、县派出单位和乡级单位20个,共有楼房4幢及大小瓦平房877间(总计21644平方米)。有小学两所,中学一所。
  临洮县集镇建设概况简表

知识出处

临洮县志

《临洮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洮县志》上册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史志一体,详今略古、立足”为原则;力图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编新志。要求实事求是,体现思想性、性、资料性;要求记述有据、褒贬得宜,达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修志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真实的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临洮县
相关地名